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56篇
化学   103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10篇
综合类   6篇
数学   28篇
物理学   6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We have measured the fusion cross sections for ^48Ca+^90,96Zr around the Coulomb barrier and presented them along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of ^40Ca+^90,96Z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improved quantum molecular dynamics model calculations. It is shown in comparison that the dynamical effec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ub-barrier fusion reaction  相似文献   
103.
104.
 路易·维克托·德布罗意(Louis-Vietor De Bro-glie)是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现代波动力学的奠基人之一.由于发现电子具有波动特性,于1929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世界上享有盛誉的理论物理学家.德布罗意1892年8月15日出生在法国迪埃普,早年就读于索邦大学和巴黎大学;1910年获得理学学士学位,1924年获得博士学位.1928年任巴黎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1933年被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1942年任法国科学院常务秘书.  相似文献   
105.
差谱技术用于实时遥测化学蒸气微弱光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FX-40干涉型被动式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用于远距离遥感化学蒸气微弱红外光谱。本将着重讨论化学蒸气红外辐射的传输特性及差谱技术用于抑制大气辐射对微弱目标的影响,增强化学蒸气光谱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6.
系统研究邻硝基苯基荧光酮与钛的显色反应,试验多种表面活性剂对体系的作用及相应的光度性质,从而确定Ti(Ⅳ)-ONPF-Tween-40为较佳体系,在0.084-0.15mol/L HCl介质中形成紫红色配合物,其波长在530nm处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1.79×10^5L·mol^-1·cm^-1,配合物组成中Ti:ONPF=1:4,钛浓度在0-1.2μg/10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应用于直接测定硅铁合金中钛,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7.
TiSiW12O40/TiO2催化合成丙酸乙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余新武  王建  赖国松 《合成化学》2003,11(4):366-367,370
以自制的固载杂多酸(盐)TiSiW12O40/TiO2为复相催化剂,通过丙酸和无水乙醇反应合成了丙酸乙酯,探讨了诸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反应条件下,收率可达78.1%。  相似文献   
108.
本文提出了三通进样技术-火焰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环境样品中的钾,消除了样品中钠对钾测定的干扰,方法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准确性。方法检出下限以三倍标准偏差计算,固体试样为30微克/千克;液体试样为1×10^-3毫克/升。能满足环境样品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9.
 宇宙中的天体,体积宠大,数目繁多,距离遥远。如何测量这些天体的距离和大小是古今人类非常关心的问题。实际上,科学发展到今天,人类已经掌握了许多测量天体的方法。这些方法总体来说是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本文运用一般数学、物理、天文的知识深入浅出地介绍天体距离测量的几种方法。希望对有兴趣的非天文专业读者有所帮助。为研究方便起见,我们先要确定天体的方位。大家都有一个直观的感觉,“天”,就是以观察者为球心的半球面。而宇宙中的星星等天体好像分布于一个以观察者为球心,以适当长度为半径的球面上,这一假想的球面就称为天球。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