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42篇
  免费   1131篇
  国内免费   740篇
化学   818篇
晶体学   33篇
力学   606篇
综合类   414篇
数学   2395篇
物理学   2947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200篇
  2021年   210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228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204篇
  2016年   176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338篇
  2013年   285篇
  2012年   299篇
  2011年   389篇
  2010年   353篇
  2009年   337篇
  2008年   446篇
  2007年   332篇
  2006年   265篇
  2005年   312篇
  2004年   306篇
  2003年   285篇
  2002年   232篇
  2001年   195篇
  2000年   154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147篇
  1997年   108篇
  1996年   118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3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971.
江南水乡古镇凭借独具魅力的吴越文化和水乡风情,在近年来的旅游开发中显示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在全面剖析太湖流域古镇概况的基础上,以六大古镇为例,重点从自然地脉和历史文脉两个层面展开研究,得出古镇在形成类型、地域分布、空间结构、文化承载、人文生态等方面存在共性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这些共性特征在历史文化研究、旅游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972.
本研究采用时域核磁共振(TD-NMR)技术探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木塑复合材在吸湿与吸水过程中水分的状态和自旋-自旋弛豫(T2)特征.并比较PMMA木塑复合材的阻湿率和拒水率,分析PMMA木塑复合材的阻湿和防水性能与原理.研究对象为浸渍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单体聚合生成的PMMA木塑复合材.首先对绝干的PMMA木塑复合材进行核磁共振T2检测,然后分别进行吸湿和吸水实验,并每隔一段时间测定试件质量及其T2信号量.结果表明:PMMA木塑复合材的吸湿率和吸水率低于未处理材,具有良好的阻湿和防水性能,且MMA浸渍浓度为100%,浸渍时间为24 h时,在温度为(40±0.2)℃相对湿度为(96.4±0.4)%恒温恒湿环境下木塑复合材吸湿率低于15%,常温下吸水试件的吸水率低于30%.PMMA木塑复合材的吸湿率和吸水率明显降低,T2峰面积也逐渐减小.这说明木塑复合材内部的PMMA起到了防止水分进入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3.
夏振炎  姜楠  王振东  舒玮 《力学学报》2006,38(6):741-748
采用热线风速仪测量受吹吸扰动的壁湍流边界层的流向速度,用傅里叶变换和子波变换研究 吹吸扰动对壁湍流能谱的影响,结果显示施加的低频扰动使边界层内层大尺度结构的能量减 少,小尺度结构的能量有所增强,远离壁面时扰动强度逐步衰减直到在外层中消失;通过VITA 法和子波变换法检测猝发事件,表明该扰动降低了猝发强度,使猝发周期延长,条件平均速 度波形的幅值降低、持续时间变短,说明扰动明显抑制了相干结构的猝发过程. 利用子波变 换可以实现湍谱分析,能有效检测猝发中的湍流结构,是一种客观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974.
智能变形、变色、变温、变谱技术发展趋势下,低特征目标加速实现与自然地物背景的特征融合,导致复杂自然背景环境下低散射、微反射、弱辐射目标的检测与评估愈发困难,特定场景下潜在威胁目标的检测方法快速决策与准确评估成为了难题.为了提升离散目标、伪装目标、弱小目标、异常目标等低特征目标与复杂自然背景环境融合场景下的多特征检测算法...  相似文献   
975.
976.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asymptotic behavior of global classical solutions of the Cauchy problem for general quasilinear hyperbolic systems with constant multiple and weakly linearly degenerate characteristic fields. Based on the existence of global classical solution proved by Zhou Yi et al., we show that, when t tends to infinity, the solution approaches a combination of C1 travelling wave solutions, provided that the total variation and the L1 norm of initial data are sufficiently small.  相似文献   
977.
判别蓝宝石成因及产地是宝石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区分蓝宝石属于变质岩型或玄武岩型通常需要使用光谱学分析、内含物分析、化学成分分析结合的方法.选取斯里兰卡变质岩型蓝宝石和老挝玄武岩型蓝宝石进行研究.两地蓝宝石的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测试、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分别符合变质岩型和玄武岩型蓝宝石的基本特征.三维荧光光谱测试表明,...  相似文献   
978.
研究污泥农用后溶解有机质(DOM)的释放特征,有助于评价和预测土壤中共存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和效应。以河南省洛阳市某污泥处理厂好氧堆肥后的市政污泥作为样本,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总有机碳分析仪、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凝胶渗透色谱(GPC)、三维荧光光谱(3D-E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波谱(NMR)等表征技术,研究污泥农用后释放DOM的浓度、分子量、组成和结构等性质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污泥还田60 d内,释放的DOM微观形貌上存在较大变化,由致密块状物变为不规则松散物质;污泥农用后释放溶解性有机碳(DOC)量在4.25~6.22 mg·g-1污泥范围,呈现先上升后稳步下降的趋势;释放过程中,污泥DOM的分子量和芳香性等性质也存在显著的变化:污泥DOM重均分子量由0.5 d时2 674 g·mol-1的逐渐升高为60 d的129 026 g·mol-1;污泥还田后释放的DOM分子中芳香性物质逐渐积累;3D-EEM结合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模型分析污泥释放DOM中的荧光物质...  相似文献   
979.
采用硬脂酸作为防团聚剂改良的溶胶一凝胶法制备了TiO2光催化荆,并用BET、XRD、Raman光谱对样品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硬脂酸(STA)和钛酸丁酯摩尔比、焙烧温度以及催化剂用量等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硬脂酸有效抑制了TiO2光催化荆粒径的增大,增高了TiO2光催化刑晶型转变温度;拉曼数据显示催化剂粒径越小,拉曼特征峰发生蓝移,能级间隔略有增大;硬脂酸(STA)和钛酸丁酯摩尔比为1.51,焙烧温度450℃,催化剂浓度2 g·L-1时催化剂活性最好,300 W高压汞灯光照2 h,对苯酚的降解率达97.0%.  相似文献   
980.
特征线谱提取是舰船目标识别的一个重要研究环节,常采用传统的DEMON谱分析方法,处理过程中,一般对舰船噪声时域信号未予抑噪,低信噪比情况下,传统DEMON谱分析性能差。对此,提出一种采用遗传算法优化变分模态分解方法,用于分解舰船噪声原时域信号,获得抑制噪声后的舰船噪声重构信号,进而有效提取了舰船目标噪声幅度调制特征线谱。该方法首先采用遗传算法优化变分模态分解的两个关键输入参数(分解所取模态个数和惩罚因子),对变分模态分解得到的各阶固有模态分量加以判别,去除噪声主导分量,保留信号主导分量,使重构舰船噪声信号显著抑制了干扰噪声,然后对降噪后的重构信号进行频谱分析,获得目标噪声调制特征线谱。理论分析、仿真和实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相比传统DEMON谱分析法,基于遗传算法优化变分模态分解的舰船噪声特征线谱提取方法具有更好的噪声抑制能力,所获取的舰船噪声幅度调制特征线谱信噪比明显高于传统DEMON方法,具有一定优势,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