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化学   88篇
综合类   1篇
物理学   1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色谱法分析环境中铝形态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色谱法在环境体系铝形态研究中的应用进展,比较了离子交换色谱、体积排阻色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快速蛋白质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以及流路中嵌入色谱小柱的流动注射分析法的优缺点。引用文献55篇。  相似文献   
32.
The comparative studies of Pb and Cd adsorption to the surface coatings (Fe, Mn, AI oxides, organic materials, and associated minerals), which were developed on glass slides in five natural and two technical waters (plant effluents), were carried out under controlled |aboratory conditions(mineral salts solution with defined speciation, ionic strength 0.05 mol/L, 25 ℃ and pH 6. 0). The classical Langmuir adsorption isotherm was applied to estimating the equilibrium coefficients of Pb and Cd adsorption to the surface coat-ing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adsorption of Pb and Cd to the surface coatings mentioned above varied widely. There was a systemic increase in the maximum adsorption of Pb and Cd to the surface coatings with increasing the contents of Mn and Fe oxides in the surface coatings in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respective-ly, not only highlighting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the metal oxide fraction for Pb and Cd adsorption to the surface coatings developed in natural and technical water samples, but also implying the same adsorption mechanisms of Pb and Cd to the surface coatings developed both in natural and technical water samples.  相似文献   
33.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天然水中痕量和超痕量金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程温莹  杨建元 《分析化学》1995,23(11):1355-1355
  相似文献   
34.
35.
在 Tween-80存在下,pH10.5~12.0时,新试剂 Cadion AP 与镉(Ⅱ)生成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30nm,试剂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02nm,配合物的组成为1:2;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11×10~5l·(mol·cm)~(-1);0~18μg(Cd)/25ml 符合比耳定律。在混合掩蔽剂存在下,直接测定了地面水中的镉;以萃取分离法测定了人发及碱式氯化铝中的镉。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8~109%,方法的标准偏差为0.19,相对标准偏差为3.4%。  相似文献   
36.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应用于天然水及化妆品中痕量铅的测定,对分析的条件进行了试验并予以优化,所用的铁氰化钾在配制溶液时须用酸洗的活性碳处理以除去试剂中可能存在的包括铅在内的杂质.在0.25 mol·L-1的硝酸介质中,当硼氢化钾浓度为30 g·L-1时,荧光强度与铅(Ⅱ)浓度之间在1 000 μg·L-1以内呈线性关系,其检出限为0.62 μg·L-1,在此浓度区间,测得的RSD值(n=8)在1.25%~1.29%之间,所得的回收率试验的结果在90.4%~104.4%之间.  相似文献   
37.
DBF-偶氮氯膦分光光度法富集测定水中痕量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铋是环境中的稀有分散元素,在地壳中的丰度约为0.2mg/L,海水和天然水中也有铋存在。铋对人体是有毒元素,主要积累在哺乳动物的肾脏,造成病变。白鼠试验表明,1.5mg/d有中毒症状,160mg/d中毒致死,用含铋27mg/L的废水浇灌农作物,会使农作物中毒枯死,因此有必要探索水样中铋含量的测定方法。水样中铋含量测定可采用三波长吸光光度法,但该方法对仪器精度要求较高。近几年,一些新的不对称变色酸双偶氮衍生物试剂成为光度法测定铋的重要显色剂,该类方法具有分析速度快、灵敏度和选择性较高的特点。笔者利用DBF-偶氮氯膦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铋含量,该法未见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38.
报道了采用铬蓝黑R(EBBR)-示波计时电位法分别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直接检测天然水中的无机单核铝[Ali]和总单核铝[Ala]浓度.并用该法测定了酸消化水样中的总铝[AlT],由[Ala]-[Ali]间接得到有机单核[Alo],[AlT]-[Ala]得到酸溶态铝[Alr],从而实现了水中5种Al形态的电化学测定.实验条件和结果如下在碱性pH=8.0的0.5 mol*L-1 KCl+0.1 mol*L-1 Na2B4O7缓冲溶液中, EBBR切口为Ep1= -0.60 V,加入铝后出现新切口,Ep2=-1.05 V,检测线性范围为5×10-7~7×10-5 mol*L-1,检测下限为2×10-7 mol*L-1,在5× 10-6 mol*L-1 Al时相对标准偏差为4.6% (n=10).分别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测定了水样中的铝浓度,发现在酸性下测定的是无机单核铝,而在碱性下则是总单核铝(包括无机单核铝和有机单核铝两部分).据此实现了对铝形态的区分,测定了20多个实际水样,与Driscoll方法所获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9.
利用低压离子色谱法(电导检测器)测定了沈阳地区自来水、湖水、河水和雨水中的Cl-,NO-3和SO2-4。当以1.44mmol/LNa2CO3作淋洗液、流速为1.2mL/min时,分离效果良好,3种阴离子的检出限分别为0.0136,0.204和0.161mg/L,回收率为90%~104%。选定的色谱条件同样适用于NO-2和SO2-3的测定。重点讨论了用低压离子色谱法测定阴离子时在选用淋洗液组成上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0.
薄层树脂相吸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铁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提出了薄层树脂相吸光光度法,并以Fe(Ⅱ)-Phen体系为例进行了应用,实测了几种天然水中铁含量,灵敏度高(ε=1.12×106L·mol-1·cm-1)。稳定性好,精密度理想(测定5μgFe10次,RSD%=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