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1篇
  免费   728篇
  国内免费   371篇
化学   79篇
晶体学   7篇
力学   178篇
综合类   22篇
数学   118篇
物理学   203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205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3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目前,世界上已有3个实验组独立成功地利用激光场的尾波加速单能电子束。当一束强的激光脉冲进入气体或等离子体时。激光的电场可以加速运动的电子,直到相对静止的离子通过库仑场把电子拉回为止。等离子体波沿着激光脉冲的尾场运动。在合适的条件下,电子能够被等离子体波带着走;而以前。被加速的电子的能量是分散的。但是,只要加速过程在合适的时间停止。正在加速的电子可以超过等离子体波,而且所有的电子都达到相同的能量。由法国科研中心(GNRS)的维克多·莫片(Victor Malka)领导的小组和由英国伦敦皇家学院的斯多达·孟格利斯(StuartMangles)领导的小组已精确地调整其激光器和等离子体的参数,分别产生了能量约为170MeV和70MeV的准直电子束。  相似文献   
42.
单谐振腔外部Q值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带有耦合器的单驻波腔进行等效电路分析,推导出可计算带有耦合波导的单谐振腔外部Q值的反射相位法,该方法通过计算不同频率的反射相位来确定谐振频率和外部Q值。详细叙述了在CST Microwave Studio中用谐振模式求解法、直接时域跟踪法和反射相位法进行计算的步骤;用这3种方法分别计算了二次发射微波电子枪的外部Q值并和实验测量结果做了比较。结果显示3种计算方法都有很高的精度,但反射相位法的速度最快,耗时1 071 s。计算发现外部Q值与耦合口长度的4.1次方成反比。  相似文献   
43.
超导磁体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昂纳斯(Onnes)观察到水银在4K下出现超导现象,随后又发现铅、锡等元素也属于超导物质,但是这些元素的超导状态极易因磁场影响而被破坏,例如铅在550Gs的磁场下就会失去超导状态,因此无法用它们绕制磁体。直到60年代发现铌锆等合金材料具有超导性后,实用超导磁体才得以实现。但是,早期的超导磁体容易受到一些因素(如力、热等)的影响而转变为正常态,从而使磁体损坏;尤其是大型超导磁体,由于储能增加,当磁体失去超导态后极易将磁体烧损,加上冷却磁体的液氦不易获得且比较昂贵,因此它的实际应用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44.
在2×1.7串列加速器上利用束-箔方法和装有CCD的Spectrapro-500i光谱单色仪的测量装置,在2MeV束能下研究了250nm—350nm波长范围离化态氧原子光谱.在250nm—350nm范围已确定的201条光谱线,确定的跃迁大部分属于OⅡ到OⅣ原子的n,l能级间的跃迁,一些实验结果与现有理论一致.实验发现,在这个范围的光谱大都属于弱跃迁谱线,并且许多谱线是以前没有观测到的. 关键词: 串列加速器 氧离子 CCD 光谱  相似文献   
45.
“阳”加速器钼丝X-pinch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阳”加速器上进行了直径分别为10, 15, 20 μm, 交叉角为32°,45°,60°的钼(Mo)丝X-pinch实验。“阳”加速器产生的电流峰值约520 kA,上升时间80 ns。实验中通过X射线功率谱仪和纳秒分幅相机等仪器对Mo丝X-pinch辐射特性进行了诊断。实验表明:Mo丝X-pinch过程中会出现多次X射线爆发,箍缩过程中产生的热点辐射出能量超过3 keV的X射线,探测到的最小热点直径小于30 μm。  相似文献   
46.
离心泵快速启动过程外部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介绍离心泵快速启动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对一台出口直径为80 mm的小型管道离心泵进行试验研究,分别测试了试验泵的稳态性能和各项瞬态性能,比较分析了两者的区别。结果显示,启动过程中,离心泵的扬程紧跟转速到达最大值,转速稳定后的瞬态性能与稳态假设对应,流量和扬程的上升历程与管路阻力特性直接相关,而转速与其基本无关; 在启动初始阶段,无量纲扬程呈现很大值,继而迅速减小到低于稳态假设值,表现出明显的瞬态效应。  相似文献   
47.
本文介绍了兰州重离子加速器(HIRFL)的注入器(SFC)所用PIG离子源的研制和改进工作,使用新研制的PIG源,已在注人器SFC上获得了5μA的O_(16)~(5+)及10μA的C_(16)~(4+)的离子束。  相似文献   
48.
 1989年9月7日上午,美国参、众两院举行会议,表决通过了建造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加速器--超导超级对撞机(Superconducting Super Collider,即SSC)的决定.这台加速器,是周长87公里的质子-质子对撞机,质心系能量40TeV(1TeV=1012电子伏),建造在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南郊农场地下50米左右,耗资60亿美元,由美国能源部领导,SSC实验室(命名为罗纳德·里根高能物理实验室,实验室主任为R·Schwitters)负责,在1998年建成.  相似文献   
49.
加速管是一台加速器的核心部分. 一般电子辐照加速器的俘获效率在50%左右, 一半的电子都损失在加速管内. 丢失的电子打在加速管内壁, 产生轫致辐射、腔体发热量增加、真空变坏等许多负面影响. 采用一段等梯度加速结构, 相速沿加速管呈线形增加,调整相速变化规律及加速管腔体的尺寸参数, 设计出的加速管最终的俘获效率提高到90%以上, 同时平均加速梯度没有因此降低, 加速管总长度没有增加.  相似文献   
50.
齿轮系统间隙非线性振动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较为详细地评述了近20年来齿是隙非弛性动力学拓研究。文中分别从数学及力学模型求解方法、动态特性等方面介绍了关于“振一冲”问题、齿轮传动系统和汽车变速等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并提出了应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