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58篇
  免费   2538篇
  国内免费   2599篇
化学   2526篇
晶体学   196篇
力学   1966篇
综合类   194篇
数学   781篇
物理学   5732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14篇
  2022年   203篇
  2021年   240篇
  2020年   201篇
  2019年   202篇
  2018年   199篇
  2017年   243篇
  2016年   257篇
  2015年   281篇
  2014年   549篇
  2013年   473篇
  2012年   445篇
  2011年   476篇
  2010年   466篇
  2009年   531篇
  2008年   575篇
  2007年   447篇
  2006年   592篇
  2005年   497篇
  2004年   513篇
  2003年   423篇
  2002年   369篇
  2001年   342篇
  2000年   274篇
  1999年   249篇
  1998年   239篇
  1997年   238篇
  1996年   237篇
  1995年   210篇
  1994年   208篇
  1993年   158篇
  1992年   206篇
  1991年   176篇
  1990年   182篇
  1989年   124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平面旋转场诱导下磁流变液的结构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平面旋转场下磁流变液中诱导产生的层状结构 ,提出了恰当的理论模型 ,该模型成功的解释了层状结构在同步旋转状态下 :层间距随磁场的变化关系 ;旋转层的滞后角随旋转角频率以及其他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层半径与旋转角频率之间的关系 .理论结果与文献中发表的实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72.
本文根据文[1]获得的多夹层扁壳非线性基本方程,求解了各种载荷及边界条件下矩形底面多夹层扁壳的非线性弯曲问题,多夹层板、扁柱亮在轴向压力作用下的稳定问题,以及一般形状的扁壳在边界作用力下的变形.  相似文献   
73.
本文在深入分析高能不等核碰撞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多源模型.计算了CERN和BNL两个能区的中心快度横能分布,成功地解释了高能时横能分布随靶核质量增加的加宽和低能时的饱和.给出了横能分布达到饱和(完全核阻止)的靶核质量.  相似文献   
74.
本文用荧光法测量Rb(62D)原子与基态Rb原子,H2分子碰撞转移截面。结果表明:Rb(62D)-Rb(52s)转移截面为σfs=67×10-14cm2tr=4.3×10-14cm2,Rb(62D)—H2转移截面为σfs 关键词:  相似文献   
75.
利用相对论修正扭曲波玻恩近似, 计算了类钠离子Ti11+ 和Cr13+ 的电子碰撞直接电离, 激发自电离和共振激发双自电离截面. 理论数据与实验结果在整个能区内很好符合. 共振激发双自电离截面对总截面的贡献约为20%-30%, 对速率系数的影响较大, 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76.
本文应用辉光放电发射光谱分析技术,以纯金属作标样,对几种用不同工艺处理的镀锌铁板钝化防护层进行逐层定量分析。得到了镀锌板中锌、铁的含量随浓度变化的曲线,取得了满意的分析结果,为铁板镀锌钝化防护层的工艺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7.
短脉冲载荷下金属材料的层裂破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用点炮加载聚酯薄膜飞片撞击金属靶材料,飞片速度0.714~2.24 km/s,脉冲宽度40~80 ns,击靶压力为2.280~11.952 GPa。在回收的铝、铜和钢靶样品上观察到层裂现象。通过金相分析发现它们的破坏方式与在一般较长脉冲加载下的破坏方式相似,铝和铜以延性方式破坏;钢则以脆性方式破坏。一维和二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通常的几种层裂判据在这个应力、应变和应变率范围内也基本上适用。  相似文献   
78.
79.
 利用高压淬火方法,在液态Ag-20at%Ge合金的凝固过程中,对比液态急冷低四个数量级的冷却速率得到了单相密排六方结构亚稳相,其点阵参数为a=0.289 8 nm,c=0.470 8 nm,c/a=1.625。  相似文献   
80.
一堂物理课     
 我是一位中学教师,我深爱《现代物理知识》,在讲授《卢瑟福核式结构》一课时,我向同学们言简意赅地介绍了那上面的一篇文章:《原子核壳模型发现前后》.当我讲述卢瑟福提出有效模型是怎样成功地解释盖革与马斯顿的实验结果时,同学们顿时活跃起来,纷纷想一展身手,体验一次科学发明的过程.然而,物理上的每一个发现,都是科学家凭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验事实而获得的.在教师的指导下,同学们通过阅读教材,得出了如下结论:“如果是枣糕式模型,α粒子穿过原子内部时,它受到原子内两侧的斥力相互抵消,使α粒子偏转不会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