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2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340篇
化学   801篇
晶体学   35篇
力学   101篇
综合类   43篇
数学   91篇
物理学   51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流动注射-原子吸收法间接测定扑尔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扑尔敏(马来酸氯苯那敏)是一种最常用的抗组织胺类药物。对其含量的测定,药典法采用非水滴定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此外还有分光光度法、电化学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ICP发射光谱间接测定法。这些方法均存在操作步骤繁琐的缺点。雷氏盐在酸性介质中可与大部分的有机碱(胺类、季铵盐类、含氮杂环类、生物碱类)等药物定量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络合物,故可以进行这些药物的鉴别、分离和含量测定。采用流动注射方法在线快速分离原子吸收法测定  相似文献   
32.
用柠檬酸盐法合成出La_(1-_x)Sr_xFeO_3(x=0.1,0.2,0.3,0.4)原粉,再经固相反应得到纳米晶粉末,用TG、DTA、XRD、IR进行了表征,确证复合氧化物La_(1-_x)Sr_xFeO_3为钙钛矿型结构,粒径在10~25nm之间。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固相反应条件不同,产物粒径呈规律性变化.气敏特性研究表明,该纳米晶材料对乙醇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其选择性顺序为La_(0.9)Sr_(0.1)FeO_3>LaFeO_3>LaFeO_3(大晶粒)。  相似文献   
33.
四(2,4—二叔戊基苯氧基)酞菁铜(Ⅱ)的合成及其LB膜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合成了标题酞菁铜衍生物,并通过元素分析,高压液相色谱,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电镜,顺磁共振谱及质谱加以确认。该化合物在稀氯仿溶液和LB膜中各以单,双分子缔合的形式存在。Z型沉积形成的单层LB膜对氨气有很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34.
阿斯美胶囊中四种组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斯美胶囊中氨茶碱、盐酸甲氧非那明、马来酸氯苯那敏及那可汀四种组分的含量。色谱柱为SpherisorbC8,5μm,200cm×40mmID,流动相为体积分数05%的三乙胺溶液(磷酸调节pH55)+乙腈+甲醇(550+368+82),检测波长为264nm,线性范围分别为:氨茶碱3125~250mg/L,γ=09996,盐酸甲氧非那明15625~1250mg/L,γ=10000,马来酸氯苯那敏25~200mg/L,γ=09999,那可汀875~700mg/L,γ=09999;回收率(n=3)分别为1012%,1008%,999%,995%;精密度:日内平均RSD(n=6)分别为07%,04%,04%,06%;日间平均RSD(n=3)分别为10%,10%,11%,12%。  相似文献   
35.
钯 8 羟基喹啉 5 磺酸形成的络合物的峰电流 (pH 8.6 ,- 0 .6 8V)具有吸附特性 ,为不可逆电极反应过程。其电子转移数 (n)、电子转移系数 (α)及饱和吸附量 (Γs)分别为 2、0 .4 6和 2 .2× 10 - 9mol cm2 ;钯 与8 羟基喹啉 5 磺酸的络合比为 1∶2 ;稳定常数 (K)为 8.73× 10 7。加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未形成三元络合物 ,催化电流是由与十二烷基硫酸钠共吸附在电极表面上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氧化了络合物的电极反应中间体所产生的。  相似文献   
36.
胶束增敏荧光光谱法测定吡哌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不同表面活性剂对吡哌酸在胶束体系中的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发现在酸性介质中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吡哌酸有较强的增敏作用,据此建立了胶束增敏荧光光谱法测定吡哌酸的新方法。方法线性范围为0.07-0.36μg/mL,检出限为0.04μg/mL,平均回收率为98.6%-101.3%,相对标准偏差为1.1%-1.2%。样品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7.
本文研究了Mn~(2+)和Co~(2+)对7-(8-羟基-3,6-二磺基萘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硼砂反应体系的混合荧光增敏作用。实验条件下,荧光增敏强度满足线性加和关系的范围是:Mn~(2+)浓度0~2.9×10~(-7)mol/L;Co~(2+)浓度0~8.8×10~(-7)mol/L;总浓度不超过1.0×10~(-6)mol/L。检出限量为Mn~(2+)4.5×10~(-9)mol/L和Co~(2+)1.4×10~(-8)mol/L。实现了Mn~(2+)和Co~(2+)的连续测定。  相似文献   
38.
Because of its high sensitivity, wide dynamic range and relative freedom from interferences,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CP-MS) has been develop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race and ultra-trace levels of elements in various fields1. Due…  相似文献   
39.
有机溶剂对镧和钇ICP光谱信号的增敏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考察了有机溶剂(乙酸丁酯)及有机试剂(PMBP)引入ICP-AES对稀土元素镧和钇光谱信号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有机溶剂的引入明显增大了待测物的传质效率,从而导致分析灵敏度的改善。与水相相比,有机相的引入对ICP激发温度未产生明显影响,但使线对强度比(LogI^ /I)增强,有利于待测物的电离。  相似文献   
40.
彭会明  施明连 《分析化学》2002,30(8):1021-1021
1 引  言硝基三唑类化合物 (NTR)是一种新型的放射增敏剂 ,在体内外均能特异的增强乏氧细胞对射线的敏感。此类化合物的增敏作用与硝基的氧化还原有关。因此 ,研究这类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机理有助于阐明其体内过程。本文应用直流极谱、循环伏安和库仑分析等方法研究了 4种具有放射增敏效果的NTR1 、NTR2 、NTR3、NTR4 (X、Y分别为H ,CH2 COOCH2 CH3;CH3,CH2 COOCH2 CH3;H ,CH2 CONCH2 (CH2 ) 3CH2 ;CH3,CH2 CONCH2 (CH2 ) 3CH2 )的电化学还原机理 ,并观察到质子化的硝基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