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3篇
化学   172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13篇
综合类   7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33 毫秒
71.
采用低温硫化工艺和复分解反应制备了无臭硫化廿二酸,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其在菜籽油中的减摩抗磨行为及承载能力,并对钢球磨损表面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SEM)、电子探针(EPMA)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通过与廿二酸和硫化异丁烯的对比研究发现,在廿二酸中引入硫后,氧与硫产生了明显的协同减摩抗磨及承载作用。钢球磨损表面XPS分析结果表明,在摩擦过程中硫化廿二酸发生了摩擦化学变化,表面EPMA分析结果表明其表面保护膜富含氧和硫。  相似文献   
72.
铅染毒对大鼠体内钙、锌、铁元素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Wistar大鼠每天腹腔注射醋酸铅649mg/kg,在第4周醋酸铅剂量降至329.5mg/kg,8周停止染毒。结果表明,随着铅染毒,大鼠出现高尿铅、高尿锌、高尿钙;脑、肝、肾中铁、锌、钙却都有不同程度提高,肝脏中锌、钙、铁、肾脏中锌、钙增加极明显;在8周停止染毒后,脑铅含量大幅度降低(P<0.01),肝脏铅却梢有上升(P>0.05),肾铅急剧增加,从47.9320μmol/L升至633.85μmol/L,大约上升13倍(P<0.01)。  相似文献   
73.
隧道支护结构体系及其协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隧道支护结构体系是围岩稳定性控制的关键,也是隧道设计的基本任务,而对支护结构之间相互作用过程和机制的系统认识则是定量化设计的基础. 本文从隧道围岩结构性和支护作用的本质特征出发,提出隧道支护具有"调动"和"协助"围岩承载的基本作用,明确了二者的功能分配原则和实现方式,即分别通过超前支护的保障作用、初期支护的核心作用和二次衬砌的安全储备作用共同完成;针对围岩的正面挤出、前倾式冒落和后倾式冒落等三种超前破坏模式,分别给出了相应的超前支护方式和支护效果评价方法;提出初期支护作为隧道围岩附加载荷的主要承担者,包括锚固体系与拱架及喷射混凝土结构,分别通过"调动"和"协助"围岩实现其承载功能,且同时具有"支"与"护"的作用;阐明了二次衬砌结构作为安全储备功能的内涵,建立了二次衬砌结构的载荷分担比率与刚度匹配性、支护时机的关系,并据此给出了二次衬砌结构参数和施作时机的建议值;建立了以围岩变形量$S$最小和协同度$\xi$最优为目标,基于超前支护、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与围岩相互作用三阶段的协同支护优化模型,明确了支护结构体系与围岩、不同支护结构之间以及支护结构要素之间三个层次的协同关系,并提出了隧道支护结构体系协同优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4.
Zn/HZSM—5分子筛上乙烯,乙烷芳构化的协同作用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NH3-TPD、IR-OH、Py-IR、CO-IR及XPS等手段对Zn/HZSM-5及其浸碱催化剂的酸组分和金属组分构成的L酸性质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对乙烯、乙烷的芳构化作用,发现Zn/HZSM-5中形成了Zn^2+-L强酸中心,使分子筛的B酸中心减少,浸碱也可使分子筛的B酸减少,芳构化反庆的活性和选择性均与Zn/HZSM-5的双中心Zn^2+-L酸的相互匹配密切相关。B酸和L酸存在最适合  相似文献   
75.
Synergetic effects for p-nitrophenol degradation were observed in the combination of two-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UV/Fe^3 and electrocatalysis. The enhancement of removal rate for p-nitrophenol and COD was around 123% and 278%, respectively. The possible contributions for the synergetic effects were the electrochemically regeneration of ferric ion and the role of the oxygen that formed on the anode.  相似文献   
76.
《分析化学》2006,34(7):950-950
毛细管电色谱作为一种新型微分离分析技术,其分离过程具有多种机理协同作用的特征。对于毛细管电色谱的理论研究不仅要考虑系统的电属性,还要兼顾溶质的两相分配特征。该书系统地阐述了毛细管电色谱的基本理论,讨论了分离过程中影嗡峰展宽的因素及其规律。基于作者发展的弛豫理论和唯象的输运过程处理方法,阐述了毛细管电色谱中的动力学和热力学问题,分别就不同的分离模式的选择性规律和柱内富集理论与技术、梯度洗脱的溶质输运特征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77.
铁酸镧(La Fe O3)属钙钛矿型氧化物,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磁性和化学稳定性。采用超声辅助溶剂热法,通过调节水/丙三醇混合溶剂配比合成结晶度良好、表观粒径介于200 nm~1μm的La Fe O3多孔微球,在紫外光(UV)下共激发过二硫酸盐(PDS),构建UV/La Fe O3/PDS复合体系用以降活性黑五(RB5)。结果表明:La Fe O3投加量0.5 g·L-1,PDS浓度为0.5 mmol·L-1,RB5初始浓度为20 mg·L-1,p H为初始值(p H=5.6)时,在25 W紫外灯照射下体系50 min对RB5的降解率可达98.19%。p H变化对RB5的去除率影响不大,但溶液偏酸时反应速率常数最大,碱性次之,中性最小。PDS对光生电子的捕获促进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是光催化和PDS高级氧化产生协同作用的主要原因。1O2,SO4-·和·OH 3种活性物质共存于UV/La Fe O3/PDS体系使得RB5快速、高效降解。  相似文献   
78.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高比表面积的MnxCo3−xO4球形催化剂,研究了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x性能。Mn-Co金属氧化物具有尖晶石结构,随着Co含量的增加,晶体结构由四方相转变为立方相。高浓度的表面活性氧物种和变价元素的强有效电子转移(Co3+ + Mn3+ ↔ Co2+ + Mn4+)有利于提高MnxCo3−xO4 (x = 1.0、1.5、2.0)尖晶型石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催化剂表面的Mn富集作用形成了氧缺陷结构和丰富的表面活性位点,进一步促进SCR脱硝反应,呈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Cotet(CoMn)octO4晶体结构中,Mn离子(Mn3+和Mn4+,以三价锰为主)和部分Co离子被配置到八面体中心,这些物种作为活性位点存在着较强的电子转移交互作用,该构型对促进低温脱硝活性和保护活性位点耐受SO2毒害具有重要的意义。Mn-Co尖晶石表面的NH3-SCR脱硝反应过程主要遵循Eley-Rideal反应机理,即吸附态NH3与气态NO (或NO2)的反应路径。随着反应温度的增加,反应生成的NH4NO3中间体很可能转化为NH4NO2物种,进而分解为N2,提高了催化剂的氮气选择性。  相似文献   
79.
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了硼、磷共掺杂铁钴材料(Fe-Co-B-P)。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技术对所合成材料的形貌、结构和组成进行表征。利用线性扫描伏安(LSV)、循环伏安(CV)、电化学阻抗谱(EIS)等技术研究材料电化学析氧反应(OER)性能。结果表明,Fe-Co-B-P表面疏松且粗糙,颗粒间有许多空隙。在电流密度为10和100 mA·cm-2时,其过电势分别为278和309 mV,Tafel斜率为24 mV·dec-1,说明该材料具有较优的电催化析氧性能。其在连续进行10 h的计时电位测试过程中,电势基本保持在1.55 V (vs RHE),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电化学稳定性。这是由于铁钴双金属与硼、磷非金属之间的协同作用促进了电子的传递。  相似文献   
80.
在质量分数为3%的NaCl溶液中,利用磁致伸缩空蚀试验机研究了碳纳米管改性的无机-有机复合水性富锌涂料的空蚀行为.测量了静态和空蚀条件下涂层的极化曲线,比较了常态和阴极保护下空蚀时的腐蚀电流变化,通过分析涂层在静态、空蚀以及阴极保护下空蚀的交流阻抗谱(EIS),进一步探讨了空蚀机理.结果表明:涂层的空蚀行为是力学因素和电化学腐蚀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在阴极保护条件下,电化学腐蚀减弱,空蚀过程以力学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