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3篇
化学   172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13篇
综合类   7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本文以甘草中甘草酸为研究对象,采用静电场协同超声方法提取,对其影响因素和强化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一系列的单因素实验和响应曲面方法,本项目考察了浸泡时间,液固比,超声电功率,提取时间,超声频率和静电压对甘草酸提取率的影响。运用曲面响应法得出甘草中甘草酸的最优化反应条件为:液固比为30 mL/g,提取时间为29 min,超声电功率为100 W,静电压为9 kV;在该条件下甘草酸的提取率为11.02%。影响提取率最显著的因素是液固比,其次是超声电功率。实验结果表明超声与静电场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2.
孙敬方  张雷  葛成艳  汤常金  董林 《催化学报》2014,35(8):1347-1358
采用固相浸渍法和常规湿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CuO/CeO2催化剂,并结合X射线衍射(XRD)、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激光拉曼光谱(LRS)、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in situ DRIFT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考察了制备方法对催化剂结构性质及其在CO氧化反应中性能的影响. XPS和H2-TPR结果表明,固相浸渍法更有利于得到高分散的铜物种,并促进CuO物种的还原. LRS结果表明,相比于湿浸渍法,固相浸渍法能产生更多氧空位,而这些氧空位可以活化参与反应的O2. CO氧化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当铜负载量相同时,固相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相比于湿浸渍法表现出更好的催化性能. 结合多种表征结果发现,催化剂CO氧化性能与其表面氧空位和Cu+-CO浓度紧密相关,提出了CuO/CeO2催化剂在CO氧化反应中可能的协同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3.
利用表面张力和荧光方法研究了表面活性素(surfactin)与3种长链烷基苯磺酸盐C16ABS、C17ABS和C18ABS之间的相互作用。计算了混合体系吸附单层和混合胶束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参数(βσ和βm)以及热力学性质。负的相互作用参数表明,尽管表面活性剂均为负离子型,存在静电排斥,但是混合后两者之间的排斥作用减弱,从而产生增效作用。这可能是由于烷基苯磺酸盐与surfactin在混合吸附单层和胶束中形成了一种既能减弱头基间静电排斥又能增强疏水链之间相互作用的空间结构所致。荧光结果显示,混合表面活性剂能形成更紧密、体积更大的聚集体,并且在高烷基苯磺酸盐含量时可能存在大型的棒、层状胶束或囊泡。  相似文献   
64.
田孟琪  卢定泽 《合成化学》2022,30(6):480-487
光催化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污染物去除方法,但高色度印染废水由于其色度高、透光率差的原因,限制了光催化方法在该领域中的应用。本研究通过简易的水热法制备花状钛酸/石墨相氮化碳(FT/g-C3N4)复合光催化剂。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等表征了FT与g-C3N4异质结的...  相似文献   
65.
氧还原反应是燃料电池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常规的氧还原反应催化剂是贵金属铂,但鉴于铂的高成本,研究者希望寻找一种低成本的替代催化剂,它更便宜并且具有相当于铂的催化效果。在前期研究中,已经对铁氮共掺杂石墨炔和钴氮共掺杂石墨炔进行了研究,它们均表现出了高效的氧还原反应活性,而与之具有相似电子结构的金属镍尚未研究。因此,此工作以氢取代石墨炔为基底,设计并合成了多种镍氮掺杂的石墨炔电催化剂,并进行了氧还原电化学测试,其中,镍质量分数2%并加入三聚氰胺进行烧制的镍氮掺杂石墨炔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氧还原电催化性能。对催化剂进行了一系列的物理表征: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一步分析了其结构和形貌。从物理表征及电化学测试结果可以看出,氮原子是构建催化活性位点的关键,而镍原子在提高催化剂性能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氮和镍的协同作用使得镍氮掺杂石墨炔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这使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6.
疏水缔合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是构建黏弹性流体的重要物质, 二者的相互作用对流体性质具有显著影响, 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但此前的研究仅聚焦于水溶液中室温及以上温度范围, 而零下极端低温环境中的相互作用尚未涉及. 本文以疏水缔合聚丙烯酸钠(HMPA)为模型聚合物, 研究了低温(-20~20 ℃)环境中其与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N-(顺-二十二碳-13-烯酸酰胺基丙基)-N,N-二甲基羧酸甜菜碱(EDAB)在乙二醇/水混合溶剂中的相互作用及混合体系的流变性质. 先后考察了HMPA溶解于纯水和乙二醇/水混合溶剂时的流变行为和HMPA-EDAB在乙二醇/水混合溶剂中的流变行为及自组装结构形貌. 研究发现, 加入50%(体积分数)的乙二醇会阻碍HMPA疏水支链形成缔合结构, 减弱其增黏性能, 但同时也会大幅降低体系的冰点. 在HMPA- EDAB混合体系中, HMPA疏水支链会进入EDAB胶束内核自组装形成混合胶束. 混合胶束的形貌取决于 HMPA和EDAB的浓度及环境温度, 进而影响体系的流变行为. 零下的低温有助于EDAB形成蠕虫状胶束, 因此HMPA与EDAB表现出更强的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67.
在模拟人体生理酸度(pH=7.4)条件下,运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和分子模拟技术,研究了磺胺甲恶唑(SMZ)和左氧氟沙星(LVFX)的协同作用.实验结果表明,SMZ、LVFX主要通过氢键和疏水作用与人血清白蛋白(HSA)发生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导致HSA的内源荧光发生静态猝灭.SMZ、LVFX在HSA上有相同的结合位点,即Site I位.在HSA-SMZ(或HSA-LVFX)体系中分别加入LVFX(或SMZ),其结合常数均明显减小,表明LVFX(或SMZ)的存在削弱了HSA-SMZ(或HSA-LVFX)体系的结合能力,使得LVFX(或SMZ)更多被释放,血液中游离的LVFX(或SMZ)浓度增大,SMZ与LVFX共存能够协同增强药效.  相似文献   
68.
采用低温硫化工艺和复分解反应制备了无臭硫化廿二酸,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其在菜籽油中的减摩抗磨行为及承载能力,并对钢球磨损表面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SEM)、电子探针(EPMA)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通过与廿二酸和硫化异丁烯的对比研究发现,在廿二酸中引入硫后,氧与硫产生了明显的协同减摩抗磨及承载作用。钢球磨损表面XPS分析结果表明,在摩擦过程中硫化廿二酸发生了摩擦化学变化,表面EPMA分析结果表明其表面保护膜富含氧和硫。  相似文献   
69.
铅染毒对大鼠体内钙、锌、铁元素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Wistar大鼠每天腹腔注射醋酸铅649mg/kg,在第4周醋酸铅剂量降至329.5mg/kg,8周停止染毒。结果表明,随着铅染毒,大鼠出现高尿铅、高尿锌、高尿钙;脑、肝、肾中铁、锌、钙却都有不同程度提高,肝脏中锌、钙、铁、肾脏中锌、钙增加极明显;在8周停止染毒后,脑铅含量大幅度降低(P<0.01),肝脏铅却梢有上升(P>0.05),肾铅急剧增加,从47.9320μmol/L升至633.85μmol/L,大约上升13倍(P<0.01)。  相似文献   
70.
Cdz+与乙二醛一双一((2-经基缩苯胺)所成配合物在水溶液中极不稳定,立即退色,无法测定其吸光度。本文试验了混合增效分析试剂(Triton X-100 + PVA -}- CTMAB)对此体系的增稳、增敏和增溶l}r用。在此三种增效分析试剂的协同作用下,使休系可稳定20min以上,表观摩尔吸光系数达1,12x10' L,mol-l}cm-',有可能应用于分析实践。并初步探讨了有关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