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13篇
  免费   3332篇
  国内免费   4824篇
化学   4896篇
晶体学   319篇
力学   1243篇
综合类   278篇
数学   1004篇
物理学   7529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276篇
  2022年   356篇
  2021年   368篇
  2020年   246篇
  2019年   301篇
  2018年   311篇
  2017年   399篇
  2016年   412篇
  2015年   464篇
  2014年   859篇
  2013年   786篇
  2012年   728篇
  2011年   788篇
  2010年   742篇
  2009年   923篇
  2008年   925篇
  2007年   710篇
  2006年   773篇
  2005年   707篇
  2004年   665篇
  2003年   529篇
  2002年   415篇
  2001年   408篇
  2000年   296篇
  1999年   264篇
  1998年   214篇
  1997年   192篇
  1996年   173篇
  1995年   167篇
  1994年   153篇
  1993年   95篇
  1992年   102篇
  1991年   117篇
  1990年   103篇
  1989年   91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2 毫秒
21.
约束层对激光驱动冲击波压力影响机理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顾永玉  张永康  张兴权  史建国 《物理学报》2006,55(11):5885-5891
针对刚性约束层、柔性约束层以及液体约束层,从激光诱导冲击波阵面状态、汽化物(包括气体和等离子体)扩散以及冲击波的反射进行分析,发现对于脉宽小于冲击波通过汽化物层的时间间隔的短脉冲激光,约束层并不能直接提高冲击波的冲量,而对于脉宽大于冲击波通过汽化层时间间隔的激光,其增强冲击效果是通过约束汽化物的扩散,提高压力幅值和由于冲击波在约束层与工件表面的多次反射而延长对工件的作用时间来实现的.刚性约束层能最大地增加冲击冲量,而柔性约束层和液体约束层的主要优点是其形状可与非平面形工件表面符合. 关键词: 激光 约束层 扩散 反射波  相似文献   
22.
双纠缠原子在耗散腔场中的纠缠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姜春蕾  方卯发  吴珍珍 《物理学报》2006,55(9):4647-4651
研究了能量损耗腔中,两纠缠二能级原子与单模辐射场相互作用过程中原子的纠缠动力学.结果表明:双纠缠原子的纠缠度演化特性决定于初始两原子间的纠缠度、纠缠形式、腔场的平均光数、腔场的衰变系数.当原子初始处于一特定纠缠态时,其纠缠度可以放大,并且不受腔场损耗的影响. 关键词: 二能级原子 纠缠度 密度算符 单模辐射场  相似文献   
23.
孔英秀  韩军  尚小燕 《应用光学》2006,27(4):336-339
为了准确计算出镀膜过程中每层膜的折射率,介绍了实时监控过程中确定膜层折射率的2种方法:一种是由实测的透射比光谱直接反算出膜层的折射率;另一种是用最小二乘法的优化算法实时拟合折射率。试验结果表明:在线反算适合单点监控,所得折射率误差小于2%。然而在实际镀膜过程中,由于宽带内膜层参数误差较大,一般大于25%。为此,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即在整个宽光谱范围内采集每个波长点的信息,所得结果误差很小,一般都在2%~5%之间,有时可达到10%,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实际镀膜时膜厚监控的精度。  相似文献   
24.
醇+N-甲基哌嗪二元体系的体积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振荡管式数字密度计分别测定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丁正醇和异丁醇与N-甲基哌嗪组成的二元体系在298.15K下的密度,计算了超额摩尔体积、超额偏摩尔体积、表观摩尔体积、偏摩尔体积等体积性质,从分子相互作用角度讨论了这些二元体系的体积性质的变化规律,为N-甲基哌嗪的开发和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信息。  相似文献   
25.
[Na(18-C-6)]2[Cu(i-mnt)2]的合成与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18-冠-6与Na2[Cu(i-mnt)2][i-mnt=异丁二腈烯二硫醇阴离子,S2CC(CN)2-2]的反应,得到的配合物[Na(18-C-6)]2[Cu(i-mnt)2](1)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结构分析.配合物为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晶体学结构数据a=1.2819(11),b=1.1793(10),c=1.4928(13)nm,β=99.121(16)°,V=2.228(3)nm3,Z=2,Dcaled.=1.369g/cm3,F(000)=958,R1=0.0521,wR2=0.1003.1中的[Cu(i-mnt)2]基团通过配体i-mnt的氮原子与两个[Na(18-C-6)]基团中的钠原子成键,形成稳定的中性配合物.  相似文献   
26.
Negative energy density and the quantum inequality are examined for the Dirac field. A proof is given of the quantum inequality for negative energy densities in the massive Dirac field produced by the superposition of two single particle electron states.  相似文献   
27.
As in other parts of physics, we advocate the interaction approach: experiments ←→ (… are influenced and their importance is determined by … and vice versa) phenomenology ←→ low-energy effective (field) theory ←→ microscopic theory to probe the microscopic origin of gravity, Using the X-g phenomenological framework, we discuss the tests of equivalence principles. The only experimentally unconstrained degree of freedom is the axion freedom. It has effects on the long-range astrophysical/cosmological propag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and can be tested/measured using the future generation of polarization measurement of cosmic background radiation.The verification or refutal of this axionic effect will be a crucial step for constructing an effective theory and probing the microscopic origin of gravity. The interaction of spin with gravity is another important clue for probing the microscopic origin of gravity. The interplay of experiments, phenomenology and effective theory are expounded. An ideal way to reveal the microscopic origin of gravity is to measure the gyrogravitational ratio of particles, Three potential experimental methods are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28.
29.
Using Schroedinger-Maxwell formalism, we propose and analyse a cw four-wave mixing (FWM) scheme for the generation of coherent light in a five-level double-∧ atomic system based on electromagnetically induced transparency. We derive the corresponding explicit analytical expressions for the generated FWM field. The influence of hyperfine sublevel on the amplitude of the generated FWM field is predicted in detail. We also give 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experimental realization of the proposed scheme.  相似文献   
30.
云中客 《物理》2003,32(7):493-493
在自然界或实验室内 ,“理想化”总是一个难以实现的概念 .但最近美国休斯顿大学的P .Vekilov教授及其同事们发现 ,他们常常可以将胰岛素晶体生长成理想的晶体形式 .他们让胰岛素蛋白质在一个已有的胰岛素晶体的螺旋位错缺陷处进行生长 ,蛋白质将绕着这个缺陷发生晶化并形成一个理想晶状胰岛素 .这是因为螺旋位错常常使晶层间产生一个微小的角度偏差 .对于大多数的晶体来说 ,晶层间的相互作用能促进晶体生长时界面间的配置 ,并导致晶层阶跃发生束缚和形成一个有条纹的晶体 .除此之外 ,在溶液中输入被溶解物质也能引起晶层阶跃的约束 .胰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