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4篇
  免费   1240篇
  国内免费   988篇
化学   1206篇
晶体学   136篇
力学   454篇
综合类   110篇
数学   883篇
物理学   2833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323篇
  2013年   233篇
  2012年   297篇
  2011年   289篇
  2010年   260篇
  2009年   302篇
  2008年   327篇
  2007年   249篇
  2006年   252篇
  2005年   245篇
  2004年   184篇
  2003年   198篇
  2002年   197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159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98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Band gaps of 2D phononic crystal with orthotropic cylindrical fillers embedded in the isotropic host are studied in this paper. Two kinds of periodic structures, namely, the square lattice and the triangle lattice, are considered. For anisotropic phononic crystal, band gaps not only depend on the periodic lattice but also the angle between the symmetry axis of orthotropic material and that of the periodic structure. Rotating these cylindrical fillers makes the angle changing continuously; as a result, pass bands and forbidden bands of the phononic crystal are changed. The plane wave expansion method is used to reduce the band gap problem to an eigenvalue problem. The numerical example is given for YBCO/Epoxy composites. The location and the width of band gaps are estimated for different rotating angles. The influence of anisotropy on band gaps is discussed based on numerical results.  相似文献   
992.
YU  Fa-Jun LI  Li 《理论物理通讯》2010,53(5):793-798
In this paper, we extend a (2+2)-dimensional continuous zero curvature equation to (2+2)-dimensional discrete zero curvature equation, then a new (2+2)-dimensional cubic Volterra lattice hierarchy is obtained. Fhrthermore, the integrable coupling systems of the (2+2)-dimensional cubic Volterra lattice hierarchy and the generalized Toda lattice soliton equations are presented by using a Lie algebraic system sl(4).  相似文献   
993.
利用 1H NMR方法, 研究了高浓度的P123(PEO20PPO70PEO20)在重水溶液中的溶胶-凝胶转变过程. 升高温度使得体系发生溶胶-凝胶转变, 进一步升高温度, 体系发生凝胶-溶胶转变. 通过对不同质子基团的谱线宽度和化学位移偏移的分析, 同时结合流变学频率扫描和同步辐射(SR)研究, 发现质量分数为30%的P123的重水溶液在凝胶化过程中, 结构经历了由立方相(cubic)-六角柱状相(hcp)-层状相(lamellar)的转变过程, 其中立方相为面心立方(fcc)和六角密堆积球状相(hcps)的混合相. 高温时从凝胶到溶胶的转变主要体现为P123形成富集区与水发生相分离的过程.  相似文献   
994.
镁热还原法制备圆片状氮化硼多晶微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三氧化二硼(B2O3)、氯化铵(NH4Cl)和镁粉为反应物, 以三氧化二铁(Fe2O3)为催化剂, 利用镁热还原法在700~850 ℃下反应, 制备了氮化硼多晶微粉. 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 产物为六方相, 晶格常数a=0.2499 nm, c=0.6682 nm. 产物的红外光谱中在790和1380 cm-1处出现了六方氮化硼的特征吸收峰.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到产物为圆片状颗粒, 平均直径约为0.9 μm, 平均厚度约为100 nm. 讨论了Fe2O3的存在对产物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5.
魏雪霞 《力学进展》2010,40(1):13-27
超晶格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不同的薄膜交替生长而形成的人工周期性结构材料.超晶格材料中具有连续介质力学``小尺度效应'和量子力学``大尺寸量子效应'并存的现象.阐述了超晶格材料周期结构特征和制备技术,介绍了超晶格材料量子化能带结构及其奇异的光电特性.探讨了超晶格材料微观结构及其变形机理,归纳了超晶格材料量子化电子结构的几种常用计算方法,如紧束缚方法、赝势方法和k$ \cdot $p微扰方法等.重点介绍了外力场和应变对超晶格材料量子化电子结构及其光电性质影响,包括作者所在研究小组近期在端部摩擦、点载荷、有限界面和各向异性等对超晶格微观变形及其量子化电子结构影响的跨尺度一体化研究方面的最新工作进展.   相似文献   
996.
张衡  张武 《计算力学学报》2010,27(4):673-676
讨论用块三对角线性方程组的可扩展并行算法,求解带Dirichlet边界条件的一阶二维双曲型方程初边值问题。用本文方法在上海大学超级计算机"自强3000"上进行数值实验,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得到线性加速比,并行效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997.
我们从理论上研究了囚禁在光晶格中自旋为1的理想的原子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在粒子数和磁化强度守恒的条件下,首先,我们研究了自旋为1的无相互作用原子系统和凝聚分数.我们发现含有自旋自由度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现象和标量原子系统相比,展现出更丰富的相变.然后我们将研究扩展到有一个外部磁场存在的情况,这样相变过程再次发生了一些值得讨论的变化.  相似文献   
998.
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炉膛内流体流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采用一维LDA技术通过旋转方法对四角切圆燃烧煤粉锅炉炉膛内的冷态空气动力场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了该流动定量化的流动特征:中心较明显的向下流动;下部燃烧器区外旋气流沿壁面向下流动;在屏式过热器下面仍然存在较强的旋转流动。本文所提供的数据可用于数值计算结果的检验。  相似文献   
999.
何亦宗  赵永刚  朱美红  曹必松 《物理》2001,30(10):647-649
介绍了一种利用金属材料的热膨胀而产生的位移代替传统的机械电机提拉晶体的新方法,可以预见这种新型提拉方法既可以消除晶体提拉过程中由于拉速的不平滑而引进的晶体生长条纹,同时也可以作为研究晶体生长机理的有力工具,另一方面,该方法可以用来提拉这样的一灰晶体,这种晶体溶质的浓度周期地分布于其中,且其周期远小于用机械电机所提拉的晶体溶质浓度的周期,同时,另一种新颖的控温方式被首次提出,即先把金属棒加热膨胀至一定的长度再冷却使之收缩,由于这种控温方式温度波动极端微小,使得金属棒收缩所产生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率达到微观的平滑极限。  相似文献   
1000.
大气对流边界层光传输的实验室模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湍流池模拟大气对流边界层的光传输,同时测量了到达角起伏和光路上的温度脉动。结果表明,在混合层的上部,对数温度谱偏陡,和大气中的观测结果一致,到达角起伏谱也偏陡,但到达角起伏谱曲线反映了湍流在小尺度范围内具有各向同性的特征,此时利用温度脉动方法得到的折射率结构常数小。当边界层顶部逆温层消失,发展为完全对流状态时,温度谱幂率等于“-5/3”,到达角起伏谱害虫率等于“-8/3”,两种方法测量得到的折射率结构常数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