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3篇
  免费   323篇
  国内免费   158篇
化学   149篇
晶体学   11篇
力学   551篇
综合类   52篇
数学   1562篇
物理学   85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238篇
  2011年   277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176篇
  2008年   209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在解析几何中有二次曲线与直线位置关系的讨论、二次曲面与直线位置关系的讨论,而二次曲面与平面相关位置关系的探讨较少.本文给出二次曲面a11x2+a22y2+a33z2+2a12xy+2a13xz+2a23yz+2a14x+2a24y+2a34z+a44=0(1)和平面Ax+By+Cz+D=0(2)的相对位置的判别式Δ=a11a12a13a14Aa21a22a23a24Ba31a32a33a34Ca41a42a43a44DA B C D0(aij=aji).(3)并证明了:若Δ>0,则二次曲面(1)与平面(2)相交;若Δ=0,则(1)和(2)相切;若Δ<0,则(1)和(2)相离.  相似文献   
102.
拟共形映射和John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芳  高纯一 《数学杂志》2008,28(3):313-318
本文研究了(R)∫ΩBn中的John域与一致域和线性局部连通域的关系.利用平面中John域和拟圆的关系,获得了(R)∫ΩBn中的John域成为一致域和线性局部连通域的几个充分条件,它们是(R)2的推广.  相似文献   
103.
在平面问题中,如果已知边界某点处的应力函数值和偏导数值为零,吊边界上的外载荷来构造出Airy应力函数。章利用虚拟荷和坐标变换的办法,避免了在构造Airy应力函数时可能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4.
介绍了另一类几何问题取得最值的必要条件,并通过实例说明其应用.  相似文献   
105.
利用柯西不等式及球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对方程组{x^2+y^2+z^2=u ax+by+cz=v(其中各参数均为实数,且u〉0,a,b,c全不为零)及其推广形式的解的情况及解法进行探讨。利用引理重点讨论椭球面方程与平面方程的解法与解法与解  相似文献   
106.
简洁推导平面电磁波的基本关系式并由此讨论平面电磁波的性质.  相似文献   
107.
顾日新 《数学通讯》2009,(12):21-23
1问题的提出 平面向量中有这样一个常用结论:如图1,在AABC中,若点D为BC边的中点,则AD=1/2(AB+AC).尽管这个结论简洁、常用,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  相似文献   
108.
“极点”和“极线”原是射影几何学中的概念 ,本文旨在概略地介绍它们的一些初步性质及在平面解析几何中的应用 .我们知道 ,在射影几何里 ,常把直线 p: 1- 3i,j aijpixj=0称为点 P( p1,p2 ,p3)关于二阶曲线S: 1- 3i,j aijxixj=0的极线 ,点 P被称为直线 p关于二阶曲线 S的极点 .在这样的定义下 ,每个不在二阶曲线上的点总有极线 .回到解析几何 ,设 S:Ax2 2 Bxy Cy2 2 Dx 2 Ey F=0为常态二次曲线 ,P( x0 ,y0 )为不在S上的点 (有心二次曲线的中心也除外 ,下同 ) .点P关于 S的极线就可定义为直线 p:Ax0 x B( x0 y y0 x) Cy0 y…  相似文献   
109.
110.
杨同伟 《数学通讯》2013,(12):37-40
1问题提出如图1,若AC=λCB,则OC=OA+λOB/1λ.这个结论便是线段的定比分点的向量表达式笔者在研究向量的线性表示问题时,产生了将此结论推广到平面及空间的想法.于是提出了以下两个问题.问题1如图2,已知点M是不在△ABC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