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7篇
  免费   404篇
  国内免费   198篇
化学   197篇
晶体学   13篇
力学   652篇
综合类   43篇
数学   142篇
物理学   105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利用压力辅助法合成批量、高纯CdSe多晶原料,进行籽晶定向高压布里奇曼法生长,制备出φ(50 ~ 55) mm×(80 ~ 100) mm高品质单晶棒,加工出多相位匹配角度、多规格尺寸(6 ~8)2×(40 ~50) mm3晶体元件.元件在2.1 μm、2.6 μm、10.8 μm等多波段o、e偏振光测试下,吸收系数分别≤0.02 cm-1、≤0.02 cm-1、≤0.01 cm-1,通过光参量振荡实验,元件在10.1~10.8 μm波段实现1.05W长波红外激光输出.  相似文献   
992.
过量开采地下承压水会引起地基土体的变形,进一步导致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等地质灾害,抽水引起地层的变形过程是土层中孔隙水和土颗粒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两步法和流固耦合法是计算地面沉降常用的两种思路,它们的适用性各有不同.本文基于理想的地层模型,分别建立两步法计算模型和流固耦合计算模型,利用FLAC3D6.0有限差分软件对模型进行求解,对比分析两类方法计算结果的差异.结果表明流固耦合法符合力学机制,能够更好地反映土体变形的发展过程,但计算时间更长.而两步法适用于稳定流,在渗流达到稳定流时两步法计算的孔压分布和地面沉降能够满足工程精度要求.本文的研究成果为合理选取地面沉降计算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3.
低温液体蒸发气再液化系统漏热引起的储罐内低温液体蒸发气(BOG)蒸发速率和压力有效控制是试验正常进行的关键,通过对储罐内低温液体的热响应分析,建立罐内低温液体和BOG计算模型,对制冷机关闭情况下储罐内压力(BOG压力)和BOG蒸发速率随储存时间的变化过程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储存时间的增大,储罐内压力升高、压力增长速率加快、BOG蒸发速率减小;液氮和BOG温度升高对储罐内压力升高速率具有显著的影响;制冷机可以实现对罐内压力和BOG量的调节控制。为制冷机控制方案的制定和后续开展低温液体BOG再液化试验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4.
介绍了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以及用压力传感器制作电子秤并校准的实验过程。  相似文献   
995.
为解决扩散硅压力传感器因非线性特性及易受温度影响从而导致其测量精度降低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曲面拟合的补偿方案。建立了传感器的被测压力、工作温度和输出电压间的曲面拟合数学模型,在获得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和工作温度后能简便地计算出被测点的压力值。实验表明,该  相似文献   
996.
张敏  吴玉清 《化学进展》2011,23(10):2003-2011
高压诱导蛋白质发生构象变化,引起蛋白质去折叠,并在某种条件下发生聚集,其结果是蛋白质原有的构造被破坏、发生变性。这些过程与蛋白质本身的结构密切相关。同时,折叠中间体结构的揭示对于研究蛋白质去折叠过程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高压诱导下多种谱学方法用于蛋白质构象变化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高压红外光谱、高压荧光光谱及高压小角X射线扫描等多种技术手段在研究中蛋白质构象变化方面所能提供的重要信息,并对相关领域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997.
通过保留压力Poisson方程源项中的粘性项,建立了交错网格上的一种求解压力Poisson方程的新方法.该方法的推导过程显示,新建立的压力方程与抛射法中的压力方程具有相同的形式.数值计算显示这两种求解压力的方法不会影响速度和压力的结果,而且计算耗时相当.  相似文献   
998.
分子间相互作用对硫醇分子膜电输运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弹性散射格林函数方法,对硫醇分子膜的电学特性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由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导致分子膜的导电能力比单分子提高2~3个数量级.分子结的导电能力随着压力增加而增加,电极距离的变化使分子与电极以及分子间的耦合增强、分子结的链内隧穿和链间隧穿几率增大,导致电流增加.  相似文献   
999.
针对稠油非牛顿特征,在Bingham流体渗流方程基础上,通过对动半径和粘度进行表征,建立同时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动半径变化和粘度变化的非牛顿稠油不稳定渗流数学模型,完善Bingham型稠油渗流数学模型.通过空间、时间离散差分及Matlab数值计算,得到非牛顿稠油非稳态渗流地层压力分布.结果表明,相同产量下,随启动压力梯度增大,动半径向井方向移动;启动压力梯度越大,压降曲线越陡,相应近井压降越大;相同启动压力梯度下,产量越大,不同吞吐周期压力差距越大.将半径和粘度动态变化相结合,弥补了现行非牛顿稠油渗流数学模型的-个缺陷.  相似文献   
1000.
魏晨慧  朱万成  白羽  李帅 《力学学报》2016,48(4):926-935
在采矿工程、地下交通工程和水利水电工程等岩体开挖工程中,爆破法仍是一种主要的破岩方法. 实际天然岩体中存在的裂隙、节理等不连续面和所处的地应力场环境,都会对爆破荷载传播过程和最终的破碎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把岩石爆破视为爆炸应力波动态作用和爆生气体压力准静态作用两个独立的先后作用过程,同时考虑初始应力场的静态作用,建立岩石爆破的力学模型. 基于渗流方程描述爆生气体在爆生裂纹中的传播过程,进而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实现爆生气体准静态压力对裂纹尖端的力学作用. 爆炸应力波主要在孔周引起压碎区和径向微裂纹区,随后爆生气体压力楔入径向裂纹尖端,促使裂纹进一步扩展,形成径向主裂纹. 数值模型可以再现孔周压碎区、径向微裂纹区、径向主裂纹区萌生、扩展的完整演化过程. 针对不同节理角度和地应力条件下岩石双孔爆破过程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初始地应力场的压应力作用不利于爆生裂纹的萌生与扩展,但节理的存在对裂纹的扩展具有明显的导向和促进作用,有利于爆生裂纹沿节理面方向的扩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