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09篇
  免费   1646篇
  国内免费   3207篇
化学   4541篇
晶体学   105篇
力学   323篇
综合类   222篇
数学   1257篇
物理学   5014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182篇
  2016年   179篇
  2015年   189篇
  2014年   408篇
  2013年   319篇
  2012年   353篇
  2011年   360篇
  2010年   379篇
  2009年   426篇
  2008年   472篇
  2007年   395篇
  2006年   468篇
  2005年   424篇
  2004年   417篇
  2003年   517篇
  2002年   440篇
  2001年   433篇
  2000年   392篇
  1999年   364篇
  1998年   279篇
  1997年   313篇
  1996年   346篇
  1995年   384篇
  1994年   283篇
  1993年   293篇
  1992年   350篇
  1991年   363篇
  1990年   299篇
  1989年   285篇
  1988年   102篇
  1987年   80篇
  1986年   55篇
  1985年   47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2 毫秒
91.
纳米硅薄膜光吸收谱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湘娜  何宇亮  F. WANG  R. SCHWARZ 《物理学报》1993,42(12):1979-1984
用恒定光电导法测量了纳米硅(其晶粒尺寸为3-5nm,晶态成分比Xc为45%—50%)薄膜在0.9—2.5eV范围的光吸收谱。分析了在不同光子能量范围可能存在的对光电导作主要贡献的几种光跃迁过程,以及随着Xc的增加,材料由非晶、微晶转变为纳米硅薄膜时光吸收谱的变化。发现纳米硅晶粒之间的界面区(平均厚度约为1nm)中载流子的跃迁及传输过程对整个范围的光吸收谱起主导作用。联系纳米硅的这种特殊结构解释了有关实验结果。 关键词:  相似文献   
92.
铝—铬蓝黑R的极谱催化波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93.
杨锡震  陈枫 《发光学报》1997,18(4):357-359
将DLTS用于对InAs/GaAsQD结构样品的测量,测定了QD能级发射载流子的热激活能;获得了QD能级俘获电子过程伴随有多声子发射(MPE)、QD能级存在一定程度的展宽、以及在某些特定的生长条件下,存在亚稳生长构形的实验证据.结果表明:DLTS在QD体系的研究中有其特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94.
95.
96.
重离子在束穆斯堡尔谱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7.
一个膨胀的热夸克物质的双轻子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从能量-动量守恒导出的,用来描写一个膨胀的热夸克物质的相对论性的流体力学方程被普遍化,使之包括粒子数守恒.基于新的描述,我们研究了潜热和粒子分布在谱上的效应.计算表明,要获得一个合理的关于夸克物质形成的预言,这些效应是必须考虑的.  相似文献   
98.
本文研究了包括二阶离化过程的强激光场下的双光子自电离。导出了光电子谱的解析表达式,并对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光电子谱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9.
单扫描示波极谱测定痕量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提出了运用单扫描极谱直接测定银的方法。在含N-烯丙基-N′-对苯磺酸钠硫脲及四乙烯五胺的硼砂缓冲液中,银离子在-0.66V(相对饱和甘汞电极)有一灵敏还原波。运用经典极谱或单扫描极谱,此波均可用于微量银的定量测定。“银波”的单扫描示波极谱波可在5×10~(-7)~3×10~(-5)mol/L范围内检测银。方法已用于废定影液中银含量的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0.
 穆斯堡尔在阅读自己关于191Ir共振的第一篇文章时突然意识到,他可以直接由多谱勒位移实验来确定自然宽度的谱线--他预见到会有一场竞争.他把文章送到在他看来“没有多少人阅读的德文《自然科学》杂志上”发表.当立即有二百多人来索取复印本时,他“迅速意识到这竟是犯了一个多么大的错误”.他因发现这种“无反冲γ射线共振吸收效应”,获得1961年诺贝尔物理奖.鲁道夫·路德维希·穆斯堡尔生于1929年1月31日.他在一些工业实验室花费了一年时间,后来进入慕尼黑工业大学,1952年完成学位课程,1954年完成了他的论文.1955-1957年,他到马克斯-普朗克医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58年在慕尼黑工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