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4篇
化学   2篇
力学   2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5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61.
PIN限幅二极管结温对尖峰泄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PIN二极管的Pspice子电路模型和热模型,模拟了PIN限幅器的瞬态特性。应用FORTRAN语言调用Pspice的仿真数据,计算了PIN二极管结温随输入脉冲变化的情况,讨论了PIN二极管的物理参数与温度的关系,结合结温的升高修改了Pspice软件中PIN二极管的子电路模型参数,模拟得到了不同结温下的瞬态响应曲线以及尖峰泄漏功率与脉冲频率、上升沿、结温的关系。模拟结果表明:输入脉冲的幅度越大,结温增长越快;在不同脉冲频率和上升沿情况下,升高的结温会导致限幅器尖峰泄漏功率增大。  相似文献   
62.
针对单级等离子体限幅器在防护高功率微波时可能出现的功率泄漏问题,提出等离子体限幅器与PIN限幅器在矩形波导中级联的新型防护装置.以功率为10 GW、频率为1 GHz高功率微波为例,通过计算单级等离子体限幅器的泄漏功率,分析比较了单级等离子体限幅器和级联式防护装置的防护性能.结果表明:对于单级等离子体限幅器不同情况的泄漏(即入射高功率微波场强小于限幅器击穿阈值场强和限幅器响应时间较长两种情况),采用级联式防护措施后,其泄漏功率被抑制在0.40 W以下.  相似文献   
63.
大功率PIN二极管限幅器对电磁脉冲后沿响应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利用PSpice电路模型数值计算了阶跃电磁脉冲后沿作用下大功率PIN二极管限幅器的瞬态响应。发现大功率限幅器在阶跃脉冲后沿作用下会输出反向脉冲,其幅度可能与限幅器尖峰泄漏的幅值相当甚至更大,这可能是一种新的影响限幅器性能的安全隐患。分析发现:反向脉冲幅度在一定范围内随激励脉冲持续时间的增加、幅度的加大、后沿时间的变短而变大;随射频扼流电感值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64.
本文建立了室温磁制冷系统的数学模型,就流体流速,运行频率,AMR长度等参数对磁制冷系统的温度跨度和制冷量的影响进行了模拟研究和分析。此外,本文构造了两个单目标优化问题,在压降损失小于150 kPa的约束条件下,最大化制冷量和温度跨度。利用算法求解这两个优化问题,得到以下结论:当温跨为20 K时,制冷量提高了26.4%;当限制利用因子为0.6左右时,制冷量最大;当限制利用因子为0.4左右时,温跨最大。  相似文献   
65.
PIN二极管的高功率微波响应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利用自行编制的半导体器件模拟程序mPND1D(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求解器件内部载流子所满足的非线性、耦合、刚性方程组),对PIN二极管微波限幅器在高功率微波激励下的响应进行了计算,比较了不同条件下的计算结果,并对二极管微波响应截止频率作了探讨。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激励源幅值的升高,器件截止频率增大;随着脉冲长度减小,器件截止频率降低;随着器件恒定温度值升高,截止频率下降。  相似文献   
66.
采用一个混合模拟方法研究计算了不同频率高功率微波(HPM)辐照下含有PIN限幅器的PCB电路上的耦合信号。该混合模拟方法基于瞬态电磁拓扑和器件/电路混合模拟技术,实现了场、路、器件的混合模拟,能够模拟计算出HPM辐照下屏蔽腔内PCB电路上的耦合信号。用该方法研究计算了频率分别为1,1.25和2.5 GHz的HPM在PCB电路上的耦合信号。计算结果表明:当PCB电路无屏蔽腔时,1 GHz HPM的耦合信号最大,而PCB电路有屏蔽腔时,2.5 GHz HPM的耦合信号最大;PIN限幅器在耦合信号较大时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7.
半导体制冷在新型环路热管的应用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主动式环路热管(ALHP).该环路热管系统采用泵代替了传统的毛细力驱动,通过控制储液罐的温度调节整个系统的压力.系统的压力决定了工作于气液两相区的蒸发器的工作温度.储液罐温度控制采用半导体冷却装置.为了使半导体冷却器能够更好的工作,文章提出了两种半导体冷却器的布置方式并对两种方案制冷能力进行比较,最后综合考虑各个因素提出了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