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7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85篇
化学   515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243篇
综合类   49篇
数学   452篇
物理学   49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91.
本文研究了具有中心孔的正交复合材料板在双向载荷下的应力,建立了有限校核系数和双轴率以及之间板宽率的关系,并得到孔边的应力集中系数.这些结果对研究具有中心孔的正交复合材料板在双向载荷下的强度预测和应力分析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2.
稳定程度不足的边坡通常都需要进行加固。但在加固系统设计时工程师们必须搞清边坡的哪些部位应进行重点加固 ,哪些部位只需要一般加固 ,甚至不需要加固 ,以便合理地布置加固措施。在工程地质力学综合集成方法论 (EGMS)的基础上 ,作者提出了边坡工程加固需求度 (DRD)的概念及其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993.
A dynamic weight function method is presented for dynamic stress intensity factors of circular disk with a radial edge crack under external impulsive pressure. The dynamic stresses in a circular disk are solved under abrupt step external pressure using the eigenfunction method. The solution consists of a quasi-static solution satisfying inhomogeneous boundary conditions and a dynamic solution satisfying homogeneous boundary conditions. By making use of Fourier-Bessel series expansion, the history and distribution of dynamic stresses in the circular disk are derived. Furthermore, the equation for stress intensity factors under uniform pressure is used as the reference case, the weight function equation for the circular disk containing an edge crack is worked out, and the dynamic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equation for the circular disk containing a radial edge crack can be give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tress intensity factors under sudden step external pressure vary periodically with time, and the ratio of the maximum value of dynamic stress intensity factors to the corresponding static value is about 2.0.  相似文献   
994.
含双周期裂纹群弹性板的弱化问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王庚荪  袁建新 《力学学报》1995,27(Z1):37-50
应用隔离分析与叠加原理,研究了沿一个方向共线的双周期裂纹群的相互作用,提出了一种新的近似解法,将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及裂纹表面间断位移用解析或半解析的式子直接表达出来,进而求出双周期裂纹板的有效弹模及柔度矩阵,算法简单,结果精确,是一种处理双周期裂纹群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5.
刘益河 《实验力学》1992,7(4):364-370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在修建过程中,由于路表面气温的变化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很容易产生裂纹,这就出现了在温度梯度作用下,路面开裂后是否稳定的问题.本文探讨用脆性断裂力学研究这些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路面结构产生裂纹后,温变梯度作用是引起裂纹继续扩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6.
Subjected to the prior out-of-plane poling, the ferroelectrics can be toughened considerably. The present paper describes the variation of the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SIF) by 90° switching in ferroelectrics. The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for the combined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loading, with simple relations obtained for the case of the purely electrical loading. The out-of-plane poling is found to raise the SIF for the crack initiation, but appreciably reduces the SIF for the crack growth in a steady state. More stable fracture resistance curves can be achieved by the out-of-plane poling. This prediction is supported quantitatively by the testing data of SENB specimens of PZT-5 samples, when the toughening effects of polings in three orthogonal directions are compared. The project supported by Sino-Germany Center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2050/8)  相似文献   
997.
地层岩性、水文地质、地质构造对平寨坝址的工程地质条件起着主要作用。从岩溶形态入手 ,对平寨坝址左岸岩溶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 ,指出主要岩溶形态如洼地、漏斗、落水洞等在平面上呈带状分布 ;溶洞在垂向上具成层性、空间展布上具方向性以及平面分布具差异性等分布规律。对影响岩溶发育的因素进行了探讨的结果表明 :(1)灰岩的纯度越高、岩层越单一、层理的厚度越大 ,岩溶越发育 ;(2 )褶皱控制岩溶系统整体发育的方向、控制溶洞发育部位、规模及形态 ;(3)裂隙的发育程度和延伸方向决定岩溶发育的程度和发展方向。在岩溶发育规律的基础上对坝址左岸岩溶进行了如下预测 :(1)坝址左岸表层岩溶发育较强 ,岩体内部发育较弱 ;(2 )在坝轴线附近隐伏大规模溶洞的可能性较小 ;(3)平寨坝址河床深岩溶不发育。最后探讨了岩溶发育对建坝可能产生的渗漏与稳定性降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998.
文中采用激光散斑照相法确定了异弹模界面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实验结果与计算结果一致,说明采用的方法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999.
凌标灿  彭苏萍 《力学学报》2003,11(4):367-371
结合某地下工程实际,运用FLAC3D模拟了巷道断面形状、开挖面距离以及开挖顺序对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并模拟了围岩深部多点位移规律。结果表明,相同围岩条件下,不同断面形状其力学效应不同,同一断面在不同围岩条件下变形不一样;围岩水平位移曲线随开挖面的距离呈“S”形,围岩水平最大位移主要发生在距开挖面后方 2倍巷道长径的范围内;Ⅲ级围岩深部位移影响范围约 2 .8~ 4 .3m,Ⅳ级围岩影响范围 6 .9~ 7.8m;对较大断面,分步开挖有利于围岩控制。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复变方法和解析函数边值问题的基本理论,研究一类带孔洞的两个半平面焊接的界面裂纹问题。通过适当的函数分解和消元方法,将问题转化为一类简单的Riemann边值问题,从而得到弹性体应力函数的封闭解,给出了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一般表达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