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1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85篇
化学   145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614篇
综合类   28篇
数学   308篇
物理学   2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基于模糊随机广义可靠性分析向随机可靠性分析的转换,提出了模糊随机广义失效概率计算的自适应重要抽样法,该方法利用模拟退火智能优化,在模拟的过程中逐步逼近模糊随机广义设计点,并在模拟过程中自适应地构造重要抽样函数,从而使得模糊随机失效概率的计算效率和精度大为提高。与传统的重要抽样法相比,本文方法无需首先求解失效模式的设计点。对非线性失效区和复杂等价概率密度函数,由于模拟退火智能优化在寻找设计点时比诸如一次二阶矩法(FOSM)更为有效,因而所提方法适合非线性失效区和复杂等价概率密度函数情况下的广义可靠性分析。另外,随着重要抽样密度函数逐步向最优值的自动调整,抽取的样本数逐渐增大,使后续构建的重要抽样函数更能体现对广义失效概率贡献的重要程度,并使失效概率的计算更加准确。文中算例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2.
A single-surface yield function for geomaterials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Summary The article outlines a seven-parametric yield function for geomaterials such as soils and rocks. Proceeding from a geometric representation in the principal stress space, the yield surface exhibits a closed shape, thus reflecting the sensitivity of the plastic response of this type of media to hydrostatic stresses. The yield function is able to describe the effects of primary yielding, as well as of isotropic and kinematic hardening. In addition the failure envelope contains an open cone when the number of material parameters is reduced from seven to five.Dedicated to F. G. Kollmann on the occasion of his 60th birthday  相似文献   
93.
陕南公路软弱变质岩边坡变形破坏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德海  彭建兵 《力学学报》2007,15(4):559-563
陕西省是软弱变质岩分布广泛的省份之一。近年来,随着工程建设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加大,软弱变质岩斜坡灾害频繁发生,造成的损失也逐年增加。本文通过对陕南316国道早阳-蜀河段的实地调查,归纳了该路段软弱变质岩边坡的变形破坏特征,总结出顺层滑动、弯曲-倾倒、楔形体滑动、溃曲破坏以及滑移-拉裂5种典型的病害模式,并对每种变形破坏模式进行了具体的实例分析,从而为边坡成灾预警和选择经济有效的治理对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4.
角接触球轴承是航天器的许多重要功能的实施部件,因而对其润滑性能的要求极为严格,迫切需要弄清其润滑失效机理。因此,对MoS2溅射膜润滑的C6205球轴承进行了寿命试验,进而对经过丙酮超声清洗的各元件工作面的形貌和组成作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95.
碳钢的高应力冲击磨损行为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在高应力冲击磨损条件下,金属材料的磨损表面很容易形成硬度很高(HV≥1000)的白层.采用新的试验方法,研究了碳钢在高应力冲击条件下的磨损特征,并且从分析白层的结构出发,讨论了白层的形成机制和失效模式.结果表明,材料的高应力冲击磨损质量损失与冲击次数之间具有线性关系,韧性较好的低碳钢的耐磨性比高碳钢的好,原因是硬度越高,白层在磨损过程中越容易发生剥层与剥落.白层是一种高度塑性变形层,其内部精细结构的变形特征证实了白层的塑性变形机制  相似文献   
96.
矿山层状反倾边坡岩体移动规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现代工程地质力学理论与相似模拟原理, 采用地质力学模拟试验方法, 以某矿顶帮边坡为工程实例, 结合大量滑坡实例综合分析, 研究了层状反倾边坡岩体随采矿工程发展的移动规律和潜在滑坡模式。  相似文献   
97.
二硫化钼润滑失效的单电子转移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MoS2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固体润滑剂,为了考察它的润滑失效机理,在给定的试验条件下,对其在不同温度大气环境中的氧化状态与活性作了顺磁共振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研究.在Mo混合氧化物的Mo3d包络峰中解叠出2组峰,分别归属Mo6+,Mo5+和Mo4+这3种化学状态,Mo5+在4d轨道上有1个未成对的电子,这是Mo氧化物中的一种过渡化合状态,具有4d电子构型和顺磁性,可以在从室温到500℃范围内稳定存在,而且活性较好,在光电离作用下形成Mo的终态化合物.因此,MoS2在摩擦过程中由于周围环境和摩擦热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在摩擦表面生成Mo6+而失效,这是一种单电子转多过程  相似文献   
98.
Constitutive equations that describe the experimentally observed failure waves are proposed to model inelastic strains of brittle materials. The complete system of equations is hyperbolic, each equation of this system has divergent form. The model is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continual failure is the process of transition from an intact state to a “fully damaged” state described by the kinetics of the order parameter. The structure of stationary traveling compressive waves is analyzed using a simplified model. It is shown that in a certain range of amplitudes, the wave splits into an elastic precursor and a failure wave.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Prikladnaya Mekhanika i Tekhnicheskaya Fizika, Vol. 48, No. 3, pp. 164–172, May–June, 2007.  相似文献   
99.
100.
碳纤维布与钢板复合加固梁剥离破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2根碳纤维布与钢板复合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加固方式能有效地改善被加固构件的受力性能,但常由于复合加固层的剥离可能导致加固效果的降低。复合加固层与被加固构件之间的剥离是由于薄弱截面在剪应力及正应力的集中作用下而产生的,文中对复合加固层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剪应力及剥离正应力的计算公式分别进行推导,并进一步对碳纤维布与钢板复合加固的剥离机理进行分析,为工程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