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42篇
  免费   1207篇
  国内免费   1775篇
化学   1142篇
晶体学   10篇
力学   980篇
综合类   391篇
数学   12012篇
物理学   1889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242篇
  2022年   266篇
  2021年   236篇
  2020年   164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178篇
  2016年   219篇
  2015年   331篇
  2014年   822篇
  2013年   679篇
  2012年   1370篇
  2011年   1282篇
  2010年   1139篇
  2009年   940篇
  2008年   1282篇
  2007年   880篇
  2006年   684篇
  2005年   663篇
  2004年   476篇
  2003年   626篇
  2002年   492篇
  2001年   580篇
  2000年   494篇
  1999年   296篇
  1998年   233篇
  1997年   211篇
  1996年   197篇
  1995年   245篇
  1994年   202篇
  1993年   142篇
  1992年   130篇
  1991年   126篇
  1990年   129篇
  1989年   97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2 毫秒
51.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对炼油厂废水中痕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进行了定性分析,简化了预处理过程,总分析时间为1h左右.对比处理前后的废水样品的MS定性结果,为废水处理工艺的评价以及有机物降解机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2.
讨论了求解无约束线性最小二乘问题的一种并行单纯形法以及对它的改进算法并行共轭梯度—单纯形法 .算法本身具有很强的并行机制 ,能够充分地发挥并行机快速省时的特点 .本文也对算法做了理论分析 ,对算法的收敛性给予了证明 (在二维情形下 ) .最后做了数值实验 (由于软硬件条件的限制 ,并行算法未能在并行计算机上实现 ,鉴于这种情况 ,我们所做的数值实验均是在串行机上完成的 )  相似文献   
53.
王光怀 《物理实验》2004,24(12):14-15
外推法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在物理学的研究中,经常用它来验证某些不能直接验证的实验和规律.其实,外推法不仅在实验中有重要应用,在物理解题中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运用外推法来求解某些物理问题时,可以大大缩短解题时间,提高解题效率。  相似文献   
54.
趣味实验     
张久伟  房云恒 《物理实验》2004,24(11):64-64
物理实验是学好物理知识的基础,是解决物理问题不可缺少的过程,是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的关键.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电池的工作原理,现介绍几种课堂以外的、有趣的、简易电池的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55.
王孟宁 《物理实验》2004,24(10):51-52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也是一门与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科学”,尤其是电学问题,现代人几乎时时事事都在用电改善自己的生产、生活.下面举几例说明电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6.
华罗庚(1910——198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哈贝斯坦教授曾任美国依利诺伊大学数学系主任 ,研究方向是解析数论 ,现已退休 .华罗庚教授曾在 1 948— 1 95 0年间任伊利诺伊大学的教授 ,回国之后与哈贝斯坦的友谊保持终生 .哈贝斯坦教授的这篇有关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传记文章 ,发表在美国科学院出版的《科学家传记》第 81卷 (BiographicalMemoirs,Vol.81 ,TheNationalAcademyPress,Washington ,D .C .2 0 0 2 )中 .该传记丛书每卷大约 5 0 0页 ,包括 2 0名科学家 .据查 ,在 70—81卷中 ,只收录了一位大陆科学家———华罗庚 .本传记中的观点均属于作者本人 ,并不一定反映美国国家科学院的观点 .本刊特别约请著名数学家王元教授将此文翻译成中文 ,以飨广大读者 .  相似文献   
57.
本文对三层BP神经网络中带有惩罚项的在线梯度学习算法的收敛性问题进行了研究,在网络训练每一轮开始执行之前,对训练样本随机进行重排,以使网络学习更容易跳出局部极小,文中给出了误差函数的单调性定理以及该算法的弱收敛和强收敛性定理。  相似文献   
58.
设V是一个n维线性空间,V_x~m(G)为V上的张量对称类.A为V的线性算子T的矩阵,K(A)为V_x~m(G)上的诱导线性算子K(T)的矩阵.本文从K(A)的数值半径Υ(K(A))和可分数值半径Υ_x(K(A))定义出发,研究了Υ(K(A))、Υ_x(K(A))与范数||A||_p(1≤p≤2)、广义矩阵函数d_x~G(A)的关系,得到了它们之间的两个不等式.  相似文献   
59.
田志承 《数学通报》2007,46(4):9-11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休.”本文就是利用形象的直线“y=x”模型来研究某些递推数列问题,不仅使这一类问题的解决简捷明快,而且更具有直观性和启发性.1递推数列在某已知图象上例1(2005年辽宁高考题)一给定函数  相似文献   
60.
马国祥 《数学通报》2007,46(3):19-20
《新课程理念下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思考》(以下简称《思考》,王学青《数学通报》2006年第2期)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途径和方法,笔者读后深有启发,特别是在利用教材内容、教材例题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方面的观点本人和作者有高度的一致,但对其中的有些内容和观点,笔者有不同的见解,在此提出来与其商榷,以求共同提高.1师生双向互问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方式之一《思考》一文在第一点思考中指出,“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方式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过程中问题都是由教师提出的,课堂中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