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3篇
化学   48篇
数学   247篇
物理学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2 毫秒
71.
赖丽明 《化学教育》2000,(7):42-43,62
本文根据高三复习课的特点和认识心理学的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在高三总复习时以单元复习式进行复习,并对其指导思想、教学程序和教学策略,评价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2.
钟国华 《化学教育》2022,43(17):87-93
以2021年高考广东卷为例进行试题情境与类型研究,发现试题情境化的特点。分析情境教学的研究现状,提出基于真实情境的高三化学微专题教学设计模型,概述其要素构成、一般流程。基于课例探讨从回归教材知识、深度挖掘试题、制造认知冲突等方面创设教学情境,结合三元整合教学策略提出设计课堂问题的角度,以期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高三化学微专题复习提出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73.
本文以“解三角形中的一边一角问题”的课堂教学为例,详细介绍了如何有效进行高三二轮复习的教学,提出一题多变的教学是一种有效的高三二轮复习方法,并给出了教学感悟与反思.  相似文献   
74.
丁益民  金鹏 《数学通讯》2023,(8):48-51+54
高三专题复习要突出教学组织的整体性,可以围绕一个开放情境进行一境到底的教学探究,也可以围绕一个典型问题进行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的教学实施,还可以围绕一个主线进行一线串通的教学组织,提升专题复习的质量,促进学生思维的培养.本文以解析几何解题教学为例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75.
运用分类讨论思想解决数学问题在高考试题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并且具有较强的选拔功能.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发现,运用分类讨论思想的数学问题,在各种题型、各部分数学内容中都经常出现,在压轴题中也频频出现.所以,在复习备考中就必须对它重视,并进行专项训练.  相似文献   
76.
新课程标准非常强调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强调学生课堂教学参与的广度、参与的深度、参与的态度.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是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数学学习方式”.高三数学教学是整个中学教学的归宿,但是受学生年龄特征和教师教学方式的影响,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不尽如人意,有的课堂气氛沉闷、缺乏师生交流;  相似文献   
77.
近几年来,不等式恒成立问题成为了高三复习迎考训练与高考的一个热点与难点,它涉及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圆锥曲线的性质及图像,渗透着分类讨论、化归与转化、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等数学思想与方法,能充分考查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在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备受命题者青睐.常用的“三招”解题方法为解决等式恒成立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78.
祝敏君 《数学之友》2020,(4):11-12,15
高三是高考复习备考的重要阶段,有别于新授课的解题教学是高三数学复习的重要环节.高考是通过数学题来考学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成为解题高手自然需要解题训练.许多教师将数学复习课的重心放在解题教学上,这样的选择自然无可厚非.可是大量的事实表明,教师不辞辛劳地加班加点,学生在题海中苦苦挣扎,并没有带来正比的收益.要如何提高高三数学解题教学的效率,是数学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圆锥曲线是高考数学重要的考查内容,也是教学中典型的低效复习内容.本文以圆锥曲线内容为例,对解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希望能够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79.
2010年上海高考秋季入学数学试卷,注重数学内涵,强调数学思想,形成了双基和能力并存的考查主题.  相似文献   
80.
郑丽兵 《数学通讯》2010,(10):22-23
以平面几何图形为背景的应用题在高考或模拟考试中屡见不鲜,此类问题第一问多数考查学生构建或寻求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或方程的能力,第二问则用函数关系研究函数的最值或值域.这类问题切入点较多,思路开阔.例如,2010年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年级第二次数学模拟考试第19题就是这种情形,下面先看原题及解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