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化学   4篇
力学   53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35篇
物理学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通过对2005年1月至2013年7月份的澳门博采毛收入数据进行季节分析,显示澳门博采毛收入有显著的中国节假日特征.其次分析入境澳门旅客数、酒店住客数、劳动力参与率、消费指数以及突发事件是否是澳门博采毛收入迅速增长的原因,通过计量经济学分析,得到酒店住客数、劳动力参与率、中国的节假日三个因素对澳门博采毛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而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对博采毛收入有显著的负的影响.最后结合实际给出了提高博采收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位于兰州至新疆的兰新二线是世界上首条穿越大风区的高速铁路,途径著名的烟墩风区、百里风区、三十里风区及达坂城风区,风区段铁路里程长达462.4 km,占新疆段线路总长的65.1%,大风对铁路的运营、养护和运输造成很大危害.为了降低大风对通行列车的危害,兰新铁路沿线设置了大量挡风墙.挡风墙发挥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铁路沿线的积沙问题.为了解决这一工程实践的现实问题,本文提出了在现有挡风墙背风侧的不同位置处,设立第二道挡墙以减弱铁路积沙的治理思路,并开展了对应条件下对现有单道挡风墙、以及在现有单道挡风墙背风侧坡顶处和坡脚处设置第二道挡墙,共计3种情景的风洞模拟实验,发现设置第二道挡墙后距轨道线路高0.1 m处的沙粒水平速度、数密度、输沙通量及沉积率较无第二道挡墙时明显减少,介于8%~12%,51%~69%,20%~73%以及26%~38%,而且在现有单道挡风墙背风侧坡顶部增设第二道挡风墙的效果更好.因此,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助于优化大风区已有铁路沿线、城镇等防沙治沙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铁路重力式桥墩的延性性能,提出了在墩底局部设置无黏结钢筋的设计方法。设计5个不同无黏结钢筋类型的桥墩,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无黏结钢筋数量及无黏结高度对桥墩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墩底设置无黏结钢筋可有效改善铁路重力式桥墩的延性性能,且对桥墩的承载能力和刚度影响较小,但是会增加桥墩滞回曲线形状的“捏缩”效应;无黏结钢筋比例越大,桥墩的延性性能越好,钢筋无黏结高度在一定范围内对桥墩延性性能的影响较大;数值分析验证了在墩底布置无黏结钢筋的方法提高延性抗震性能的可行性。本研究成果可应用于铁路重力式桥墩抗震设计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4.
针对铁路道床有砟-无砟过渡段的结构特点,采用离散元-有限元耦合模型分析散体道砟和无砟道床间过渡段的动力特性。散体道砟道床和无砟道床分别采用离散元方法 DEM和有限元方法 FEM模拟,而在过渡段将道砟颗粒嵌入无砟道床以增加道砟颗粒与无砟道床间的咬合力,并在离散元和有限元耦合区域实现了力学参数的传递。采用以上DEM-FEM耦合方法对有砟-无砟道床及其过渡段在列车荷载作用下的沉降过程进行了数值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离散元方法中道砟颗粒间的力链呈现非对称梯形分布,其与有限元方法中的应力分布趋势一致;采用嵌入式道砟颗粒的方法可以增加有砟-无砟过渡段道砟间的咬合力,有效约束道砟颗粒的位移,减少有砟-无砟道床间的沉降差异。本文计算模型可以合理地分析有砟道床的力链分布以及无砟道床的应力分布,确定列车荷载下道床有砟-无砟过渡段的动力学行为。  相似文献   
15.
曲线通过和蛇行运动时将会在轮轨间产生一定的冲角,为探究列车车轮在冲角工况下的损伤机理,利用JD-1轮轨模拟试验机对列车车轮进行滚动接触疲劳试验.结果表明:在冲角工况下车轮试件磨痕的不同区域存在不同的损伤机理,按损伤机理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塑性堆积区、疲劳损伤区和磨损区三个区域.在应力发生剧烈变化且应力方向由高应力区指向低应力区的区域将会出现材料的塑性堆积,并且在堆积处产生疲劳裂纹.滚动接触下的疲劳裂纹可以萌生于表面和亚表面,在较强应力作用下,车轮材料的晶粒发生了明显的细化,在横截面上呈现出纤维状组织.  相似文献   
16.
针对基于惯性技术对铁路基础设施进行精确测绘的需求提出一种多信息融合惯性基准方案,为测量测绘提供高精度位置和姿态参考。对载体运动特点和车载状态下惯性/里程组合导航航向角误差可观性进行分析,认为天向陀螺漂移和航向误差是导致测量精度下降的主要因素,针对该问题设计了基于双向滤波、双向平滑的多信息融合方案,针对缺乏绝对位置基准的应用情况,引入"正矢"概念和相对定位精度的评判方法。仿真及试验结果表明,在陀螺常值漂移0.2(°)/h条件下,该方案相对定位精度优于0.3 mm(300 m弦正矢),显著提高了车载铁路线路测绘位置、姿态基准精度,降低了对惯性器件的要求,利用中、低精度器件实现了高精度测量定位。  相似文献   
17.
路梓照  王曦  李广全 《实验力学》2016,31(4):458-466
通过线路测试得到我国通用线路C70货车车钩纵向载荷时间历程,利用雨流计数法得到车钩纵向载荷均值-频次谱。分别对我国通用线路C70货车车钩纵向载荷谱、大秦线C80B货车车钩纵向载荷谱、AAR90.7t漏斗车车钩纵向载荷谱及FMG矿石车车钩纵向载荷谱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对最大纵向载荷进行统计推断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铁路货车最大纵向载荷随着轴重、牵引吨位的增大而增大。经纵向动力学仿真分析发现,单车轴重、牵引吨位、编组方式的不同是导致上述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张志鹏  邵学君  庞庆 《应用光学》2022,43(3):460-465
通过对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铁路罐车中的应用研究,对扫描过程中发现的点云残缺及噪点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一种快速有效点云优化处理方法,新方法包括sp-H点云预处理和Eti-G建模优化。验证试验表明,采用新的点云优化处理方法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将扫描点云进行去噪及残缺修补,并能够快速高效进行模型重建,提升了不同工况环境下扫描点云的适用性,提高了扫描工作效率和准确度,铁路罐车容积测量结果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达到2.4×10?3,为铁路罐车容积扫描最高准确度等级,为三维激光扫描相关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9.
石太客运专线特长隧道涌水灾害预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旭晶  黄涛  肖再亮  杨辉 《力学学报》2008,16(2):255-257
介绍了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及其应用步骤,在分析石太客运专线特长隧道地质构造、围岩类别、降雨量、地表环境特征等因素的基础上,建立模糊综合评判矩阵对隧道涌水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能很好地预测隧道涌水量的大小等级。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new cellular automata model to simulate the railway traffic at station. Based on NaSch model, the proposed station model is composed of the main track and the siding track. Two different schemes for trains passing through station are considered. One is the scheme of "pass by the main track, start and stop by the siding track". The other is the scheme of "two tracks play the same role". We simulate the train movement using the proposed model and analyze the traffic flow at stati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cellular automata model can be successfully used for the simulations of railway traffic. Some characteristic behaviors of railway traffic flow can be reproduced. Moreover, the simulation values of the minimum headway are close to the theoretical values. This result demonstrates the dependability and availability of the proposed mod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