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5篇
  免费   1362篇
  国内免费   2471篇
化学   3255篇
晶体学   152篇
力学   557篇
综合类   215篇
数学   1557篇
物理学   2992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80篇
  2022年   165篇
  2021年   195篇
  2020年   178篇
  2019年   207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226篇
  2016年   261篇
  2015年   316篇
  2014年   480篇
  2013年   373篇
  2012年   401篇
  2011年   406篇
  2010年   346篇
  2009年   381篇
  2008年   456篇
  2007年   409篇
  2006年   402篇
  2005年   407篇
  2004年   405篇
  2003年   304篇
  2002年   313篇
  2001年   309篇
  2000年   213篇
  1999年   219篇
  1998年   153篇
  1997年   151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C_2及 C~*-代数上的初等算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文英 《数学学报》1992,35(6):809-814
Bojan Magalna 和 Sen-yen Shaw 分别在[4][5]中讨论了导算子δ_(AB):X→AX—XB 和初等算子 τ_(AB):X→AXB 限制在 C_2上的自伴性及正规、次正规性,并指出所得结果对一般初等算子不成立.本文首先给出一般初等算子为自伴算子的充要条件,进而得出τ_(AB)为 C_p(1≤p≤+∞)类算子的充要条件,并将结果推广到了 C~*-代数上.  相似文献   
32.
电子与原子、离子碰撞过程的相对论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屈一至  仝晓民  李家明 《物理学报》1995,44(11):1719-1726
在玻恩近似下,建立了高能电子与原子、离于非弹性碰撞过程的相对论性理论计算方法,并以类Li等电子系列为例,阐明了电子与原子、离子非弹性碰撞过程的相对论效应.它包括:1.靶原子的相对论效应,它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大.低z靶(如Li)的相对论效应可以忽略;对Au~(+76)靶的2_3—3p跃迁,广义振子强度相对论性计算值比相应的非相对论性值小27.1%.2.入射电子的相对论效应,它随入射电子能量的增加而增大.对高能入射电子,在特殊角度,要考虑广义振子强度横场项对微分截面的影响.在极端相对论情况下,如入射电子动能 关键词:  相似文献   
33.
关于SIS环     
通过自内射环和半本原环给出了SIS环的定义,即如果RRR是内射的并且J(R)=0,我们称此环为SIS环;并且得到了它的一些刻画和性质.  相似文献   
34.
肖杰 《数学学报》1989,32(5):659-677
本文结果:(1)确定了 D_n 类两角代数(two-cornered algebra)的不可分解模结构.(2)给出了不可分解模的 Loewy 因子和 socle 因子的计算公式.(3)证明了不可分解模由其 Loewy 因子,socle 因子二者之一唯一确定;还证明了,非单的不可分解模由其 top 与 socle 唯一决定.  相似文献   
35.
36.
本文证明了环面上具有间断梯度的势函数的模拟退火过程:dXt=-VU(Xt)dt √2dWt概率收敛到势函数的全局极小集附近。  相似文献   
37.
高功率固体激光放大系统相位自校正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邓青华  张小民  景峰 《光学学报》2003,23(10):225-1229
就光学元件间低频相位误差叠加提出用相关系数作为叠加相位结果的估计参量,并通过模拟计算和验证实验证明了相关系数能有效地对低频相位叠加结果进行比较估计,在此基础上就高功率固体激光放大系统中放大片的选取和安装提出了自校正方法并实现了自校正过程。  相似文献   
38.
The aggregation behaviour of styrene-vinyl benzoic acid (PSm-b-PVBAn) amphiphilic diblock copolymers in selective solvents with different m and n was investigated by synchrotron small-angle x-ray scattering (SAXS). We have carried out a detailed analysis of scattering intensity, dimension, shape and microstructure of the diblock copolymers of narrow distribution in water, methanol, ethanol and isopropanol selective solvents, respectively. We have found that the aggregation behaviour of the copolymer depends on the nature of the solvent and the micelle forms fiat disc objects with the ratio of radius ω=0.4. The average radius gyration Rg of the copolymer decreases as solvents change from isopropanol to ethanol and to methanol, and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pH in aqueous solution, but decreases with the addition of COCl2 in ethanol solvent. The scattering intensity of diblock copolymer micelle follows I(h) ∝ h^-α in different selective solutions, suggesting that the PSm-b-PVBAn coils have self-similar structure behaviour or a fractal structure in the selective solvents. All of these revealed that the aggregation behaviour of the diblock copolymer changes dramatically with experimental condition in the selective solvent. The increase of mass fractal dimension (Dm) from 2.12 to 2.47 indicates that the copolymer chain changes from a swollen coil to a rather compact disc in the course of changing solvents, decreasing surface fractal dimension (Ds) from 2.98 to 2.58 indicates that the copolymer micelle change from a rather rough surface to a smooth form in the course of increasing pH in aqueous solutions, and increasing Dm and Ds from 2.29 to 2.35 and 2.70 to 2.90, respectively, indicates the shrinkage of copolymer micelle to a rather compact and rough disc form by adding COCl2 in ethanol solvents.  相似文献   
39.
屈炜  张洁  沈嘉  施雨阳 《现代物理知识》2003,14(6):35-37,41
 磁悬浮列车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提出来的,后来,德国、法国、日本等国相继效仿,都进行了开发与试验。磁悬浮列车是一种与传统方式完全不同的崭新列车。它不是用普通机车牵引,而是靠通过磁场推动。它不接触导轨,而是靠一种看不见的“磁垫”使这“悬浮”在导轨上。研制磁悬浮列车要解决许多问题。首先是悬浮、前进问题。对于列车的车身和轨道也有较高的要求。一、磁悬浮列车原理悬浮作用只在列车行驶时才有。行驶时磁铁产生的磁力线切割地面上的短线圈,使线圈产生感应电流,这一电流引起的磁场,极性正好与车体上磁体的极性相同。  相似文献   
40.
本文实验发现具有较大密度和较高速度的93W钨合金长杆模拟弹的穿靶深度反而比密度较小,速度较低的90W钨合金长杆弹的穿靶深度小.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两种材料在侵彻环境下的细观响应特性的差异上给出了有实验根据的合理分析,结论是90W在侵彻环境下较易于形成绝热剪切带,从而在弹头部发生“自锐化”效应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