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6篇
化学   88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4篇
综合类   9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2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Two new oplopane sesquiterpenes, gmelinin A(1) and gmelinin B(2), were isolated from Artemisia gmelinii Web. ex Stechm. Their structures were established by spectroscopic techniques(mainly 1D and2 D NMR) and application of the modified Mosher method.  相似文献   
42.
基于阴、阳两极阻锈剂阻锈机理,对市售常用阻锈剂阻锈效果及其混凝土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得到阻锈效果和混凝土性能良好的阴阳两极复合型钢筋阻锈剂.研究结果表明:在多种阴阳极型阻锈剂中单掺苯并三唑和亚硝酸钠的阻锈效果最为明显,当苯并三唑与亚硝酸钠的质量配比为1:1时具有良好的阻锈及协同效应,且提高了混凝土密实度.  相似文献   
43.
推导出综合考虑混凝土塑性性能及混凝土与钢筋界面裂 隙等因素的混凝土保护层锈胀开裂时钢筋锈蚀率的计算公式,验证了计算公式的可行性,探 讨了影响混凝土保护层锈胀开裂时钢筋锈蚀率的相关因素,可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 估及寿命预测.  相似文献   
44.
新疆骆驼蓬属药用植物种类、生长环境与分布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新疆骆驼蓬属药用植物的种类、生长环境和分布进行了调查。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和采样,制作植物标本,并测定和采集生长地的海拔高度、经度、纬度等地理参数和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等气象参数。结果表明,骆驼蓬在全疆各地均有分布;骆驼蒿仅在哈密地区有少量分布,并与骆驼蓬混生,新疆境内未见有多裂骆驼蓬生长。可见骆驼蓬属耐干旱植物,新疆资源丰富,具有药用、绿化和水土保持等作用。  相似文献   
45.
目的测定刺苞南蛇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为刺苞南蛇藤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将样品经过预处理、高压釜消解后,以~(45)Se、~(72)Ge、~(115)In、~(209)Bi为内标物质,采用ICP-MS法进行测定。结果首次测定了刺苞南蛇藤中48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刺苞南蛇藤的临床用途和元素含量密切相关。结论刺苞南蛇藤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6.
从蒿属植物白莲蒿(Atemisia sacrorumLedeb.)地上部分分得4个肉桂酸类化合物,经理化常数测定,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质谱)分析,分别鉴定为:1,4-二咖啡酰奎宁酸(1,4-dicaffcoylquinic acidⅠ),水杨酸(salicylic acidⅡ),黎芦酸(veratric acidⅢ),琥珀酸(succinic acidⅣ),其中,1,4-二咖啡酰奎宁酸经药理活性试验证明有良好的抗质子过氧化和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47.
为了提高一枝蒿酮酸的生物活性,以一枝蒿酮酸和3-取代苯基-5-氨甲基-异噁唑为原料,在偶合试剂DCC,HOBt/DMAP的作用下,合成了6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含异噁唑的一枝蒿酮酸酰胺衍生物3a~3f.所合成的化合物均经过IR,1H NMR,13C NMR,ESI-MS等分析方法表征及初步体外抗A(H3N2,H1N1)型和B型流感病毒活性研究.初步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3c同时具有抗A(H3N2)型和B型流感病毒活性,化合物3c和3e表现出比母体化合物强的抗B型流感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48.
张淼  杨波  陈云建  杨霞  廖霞俐 《光谱实验室》2012,29(3):1326-1329
建立用HPLC测定蒿甲醚-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中蒿甲醚含量的方法。色谱柱为Lichrospher C18柱,乙腈-水(60:40,V/V)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0nm。包合物中蒿甲醚的含量在5—3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87%,RSD为0.66%(n=5)。  相似文献   
49.
为了提高一枝蒿酮酸的生物活性, 以一枝蒿酮酸和取代苄醇为原料. 在偶联剂DCC/DMAP的作用下, 合成了10种一枝蒿酮酸苄酯衍生物2a~2j, 所合成的化合物均经过IR, 1H NMR, ESI-MS等分析方法进行了表征, 并对所合成的化合物2a~2j进行了初步的体外抗A, B型流感病毒和单纯I, II型疱疹病毒活性研究, 结果表明: 大部分化合物对A, B型流感病毒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 其中化合物2e抑制A3, B型流感病毒的IC50值分别为5.5, 5.5 μmol/L, 化合物2i抑制A型流感病毒IC50值为: 7.8 μmol/L, 化合物2e和2i可作为抗流感病毒的先导化合物; 大部分化合物在0.1 μg/mL浓度下对I, II型疱疹病毒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50.
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并对该方法提取溶剂的选择、黄花蒿提取物与NaOH反应情况及最佳青蒿素碱转化条件进行了讨论。以正己烷或石油醚等非极性类溶剂作提取剂,对青蒿素的提取率较高,提取物中杂质含量较低;提取物中非青蒿素成分与NaOH反应能快速完成,且一般不引起292nm附近吸收值的变化,因此不干扰青蒿素含量的测定;青蒿素碱转化反应可选择在25℃下与0.3%的NaOH作用30min,或50℃下与0.2%的NaOH作用20min。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1.84%,相关系数r=0.9995,回收率为98%—1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