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化学   8篇
力学   3篇
综合类   7篇
数学   6篇
物理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西藏多不杂铜矿床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北侧,是近年来发现的具有超大型规模前景的矿床,对矿区内含矿岩体进行了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探讨了成因类型及形成时代,认为多不杂含矿岩体主要为花岗闪长斑岩,岩石具斑状结构,块状构造,属于硅酸过饱和、铝过饱和类型,具有高钾、贫碱的特征,属于高钾钙碱性或钾玄岩系列。稀土元素特征显示岩体在岩浆形成后侵位至冷凝成岩过程中,未经历明显发生结晶分异作用。区内岩体属于S型花岗岩,形成于燕山晚期弧-陆板块碰撞背景下的火山弧区,共发生三期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22.
周露秋  卓嘎 《广西物理》2023,(3):131-133
本文选取拉萨市具有代表性的五所农牧区中学为例,以调研学校的28名教师,33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及课堂观察法对影响农牧区中学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发现物理课堂有效教学存在诸多困境。结合实际区情,从学科教师和学校层面对拉萨市农牧区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3.
曹臻 《中国物理 C》2010,34(2):249-252
Gamma ray source detection above 30 TeV is an encouraging approach for finding galactic cosmic ray sources. All sky survey for gamma ray sources using wide field of view detector is essential for population accumulation for various types of sources above 100 GeV. In order to target those goals, a large air shower particle detector array of 1 km^2 (the LHAASO project) at 4300 m a.s.l, is proposed, By adding two MagicⅡ- type telescopes in the array as proposed, LHAASO will be enhanced in source morphologic investigation power. The proposed array will be utilized also for energy spectrum measurement for individual cosmic ray species above 30 TeV. By re-configuring the wide field of view telescopes into fluorescence light detector array, the aperture of the detector array can be enlarged to cover an energy region above 100 PeV where the second knee is located. Cosmic ray spectrum and composition will be measured in order to transfer an energy scale to ultra high energy cosmic ray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24.
本采用因子分析法对西藏改革开放以来的区域经济发展历程做了动态的分析描绘,说明了西藏区域经济发展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当地经济更好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5.
羊八井50m2 RPC探测阵列的Monte Carlo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onteCarlo模拟研究了在西藏羊八井进行的 50m2 RPC宇宙线探测阵列实验 .对于实验数据分析给出方位角分布不均匀的结果进行验证和分析 ,得出在尺寸不对称 (8 6× 6 1m2 )的小面积阵列上x和y附近方向重建误差不同 ,从而导致重建方位角分布不均匀 .另外利用模拟数据给出了该阵列的角分辨、能谱响应等  相似文献   
26.
用75%乙醇回流法提取出藏药"西藏猫乳(生等)"的有效成分并浓缩精制后,采用HPLC梯度洗脱法,在选定的色谱条件{DuPont ZORBAX ODS C18色谱柱(4.6 mm×25 cm),用甲醇(A)-甲酸铵水溶液(pH=3.5,1.0 mL·min-1,B)进行梯度洗脱(甲醇浓度0~10 min,20%~25%;10~20 min,25%~40%;20~55 min,40%~55%;55~75 min,55%~75%;75~85 min,75%~90%),检测波长为290 am}下,对藏药"生等"的提取液进行了有效的分离与检测,并建立了"生等"药材的数字化色谱指纹谱(DFPS).所建立的方法能对藏药的产地归属进行有效的分辨.  相似文献   
27.
用异硫氰酸荧光素作为荧光探针,在碱性条件下标记酪蛋白,根据标记前后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的变化情况对异硫氰酸荧光素和酪蛋白相互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用 SephadexG-50 层析柱分离出荧光标记物,以荧光标记酪蛋白作乳化剂,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荧光标记酥油微胶囊,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湿微镜在488 nm 的 Ar+ 激光光源激发下断层扫描酥油微胶囊微结构.结果表明,酪蛋白是在油水界面膜和微胶囊表面聚结.制备出的酥油微胶囊有单核和多核两种形式,微胶囊为园球形,表面光滑,无裂缝,无凹陷,微胶囊壁表面完整,壁结构较为致密,其颗粒尺寸为有明显差异的大小颗粒组成,而且小颗粒附着在大颗粒上,形成了部分附聚粉,有助于微胶囊溶解,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微胶囊制品.  相似文献   
28.
西藏学生对汉语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较低,就如何帮助西藏学生理解运用汉语的珠算加减法口诀,笔者经过多年的探索与研究,发明出了一个多功能的珠算加减法口诀图表,解决了西藏学生理解运用汉语珠算加减法口诀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29.
立足高原雪域 登攀科学高峰——为西藏计划20年而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1986年“西藏计划研讨会”召开算起,为着开辟我国宇宙线研究新局面我们已走过了20年的艰苦历程。2006年ARGO地毯式阵列的建成,标志着“立足高原雪域”的目标业已实现,“登攀科学高峰”的基础已经奠立。特以路院长的题词为题,以20年的所思所历为事写成这篇文字,激励后来人的持续攀登。  相似文献   
30.
西藏兰科植物2新记录属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西藏兰科植物的2个新记录属-美冠兰属(Eulophia R.Br.ex Lindl.)和铠兰属(Corybas Salisb.),以及2个新记录种-无叶美冠兰(Eulophia zollingeri(Rchb.f.)J.J.Smith)和大理铠兰(Corybas taliensis T.Tang et F.T.Wang).凭证标本保存于西藏大学农牧学院-西南大学药用植物联合研发中心药用植物标本室(TAAHC-SWU).这2个种的分布生境与记载基本相同,而居群分布海拔则高出约500~700 m;此外,西藏采集的无叶美冠兰的花期比植物志记载的花期晚;大理铠兰花期比植物志记载的明显要早,反映了这2种植物具有更强的生态适应性和更宽的分布生态幅.美冠兰属和铠兰属植物在西藏境内的首次发现,进一步完善了兰科植物的地理分布信息和兰科系统演化的资料,丰富了西藏兰科植物属种的多样性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