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8篇
  免费   817篇
  国内免费   3005篇
化学   2736篇
晶体学   59篇
力学   49篇
综合类   106篇
数学   1041篇
物理学   2149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142篇
  2017年   192篇
  2016年   210篇
  2015年   210篇
  2014年   359篇
  2013年   366篇
  2012年   362篇
  2011年   375篇
  2010年   362篇
  2009年   444篇
  2008年   416篇
  2007年   304篇
  2006年   327篇
  2005年   236篇
  2004年   202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根据密度泛函理论定义的有效原子电负性,讨论了分子中总体电负性与调和平均电负性之间的关系,得到了调和平均电负性非常接近于总体电负性的结论,同时,说明了两者相似的原因,并对一系列分子给出了它们的数值比较.  相似文献   
102.
1 INTRODUCTION The bimetallic nanoclusters are of standing inte- rest since they can exhibit catalytic, electronic and optical properties distinct from those of corre- sponding pure nanoclusters[1~4]. Palladium and pla- tinum, well known for their catalytic properties, are often used as the catalyst in different fuel cells[5~8]. Several experimental results illustrate that for the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ORR), which is one of the primary reactions taking place in many fuel cells and…  相似文献   
103.
DFT法研究分子筛催化trans-2-丁烯的双键异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一个3T簇模型模拟分子筛催化剂的酸性位,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 B3LYP/6-31G(d, p)方法, 研究了分子筛催化1-丁烯双键异构为trans-2-丁烯的反应机理. 对反应各驻点进行了全优化, 经过零点能校正后, 得到了反应的活化能. 研究表明, 反应分三步进行:物理吸附→化学反应→物理脱附. 分子筛的酸性位OH基团首先吸附1-丁烯的双键形成了π配位复合物, 然后按协同反应机理发生双键异构反应, 生成吸附态的trans-2-丁烯, 最后脱附成产物. 计算得到的表观活化能为57.1 kJ•mol-1, 与实验结果接近.  相似文献   
104.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 在6-311G*水平上对AlmN2和AlmN2 (m=1~8)团簇的几何构型、电子结构、振动频率和分子轨道进行了理论研究. 结果表明, AlmN2类团簇的基态结构有两种基本构型, 一种是以N—N键为核心周围与Al原子相配位形成的, 一种是由两个AlnN (n≤m/2)分子碎片通过共用Al原子或Al—Al键相互结合形成的. 对AlnN分子碎片相互结合形成结构的绝热电离能讨论得到, m为偶数的团簇比m为奇数的稳定.  相似文献   
105.
用密度泛函方法研究了LaC3n(n=-1,0,+1)分子簇的结构和稳定性,对这个四原子体系,提出了5种可能构型,其中3种具有C2v对称性,2种为C∞v对称性.在C2v对称性结构中,其中1个为La接在弯曲的C3链上,第2个是La通过2个键与C3环相链,第3个是La通过1个键与C3环相连;在C∞v对称性中,第1个La接在C3链的一端,而在第2个构型中,La被插入在C3链中.结果表明,环状结构当La接在弯曲的C3链上的是局域极小值并且最稳定  相似文献   
106.
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G(d,p)水平研究了次磷酸根(H2PO2-) 在Ni(111)和Ag(111)表面吸附的表面结构和电子特性。最稳定的结构是H2PO2-中的两个P-O键朝向基底表面。Mulliken布居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电子构型的微小差别,导致了H2PO2- 在Ni(111)表面上的吸附能远大于在Ag(111)表面上吸附能,Ni(111)表面上的电子给予与反馈数量远大于在Ag(111)表面上的电子给予与反馈数量。与吸附在Ag(111)表面上相比较,当H2PO2- 吸附在Ni(111)表面上时有更多的负电荷转移到基底,且P原子上有更多的正电荷。这意味着吸附在Ni(111)表面上的H2PO2-更容易被像OH-一样的亲核试剂进攻。因此,吸附在Ni(111)表面上的H2PO2-比吸附在Ag(111)表面上的H2PO2-更容易被氧化。这些结果表明对于H2PO2-的氧化,银表面不具有活化作用而镍表面则具有活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7.
硝基烃光异构化反应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DFT(B3LYP)计算方法, 在6-31G*水平上获得了反式-β-硝基苯乙烯、硝基乙烯和硝基甲烷基态异构化反应时的过渡态分子结构, 并计算了异构化能垒及激发态电子跃迁能. 结果显示, 反式-β-硝基苯乙烯和硝基苯与硝基甲烷相比具有较短的过渡态C—N键长, 较低的异构化能垒, 并且随着不饱和度的增加, 硝基苯和反式-β-硝基苯乙烯电子垂直跃迁能与基态异构化反应过渡态之间能量的差值ΔE迅速减小. 从能量的角度分析, 取代基的不饱和度越大, 越有利于激发态势能面与异构化反应势能面发生锥型或漏斗交叉, 因而越有利于光化学反应沿光异构化通道进行. 激发态分子的初始电子运动的定域或离域特征的差别可能是导致硝基苯等硝基芳烃与硝基甲烷等硝基烷烃光解通道不同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8.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系统地研究了已知的磷化镍晶体如Ni3P、 Ni12P5、 Ni2P、 Ni5P4、 NiP、 NiP2 和 NiP3等的结构、成键以及相关的热力学稳定性,对于结构简易化合物(Ni2P和NiP3)的弹性行为进行了预测。这些数据有助于更好的理解磷化镍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9.
在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1G^*水平下,研究了NH2与CH4的反应机理。通过振动频率和内禀反应坐标(IRC)分析,对反应过渡态进行了确认。在QCISD(T)/6-311G^*水平下进行了单点能计算,并进行了零点能校正,结果表明,反应NH2+CH4→N3+CH3是主要的反应通道。  相似文献   
110.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在B3LYP/6-31+G**水平上研究了2',3'-二脱氧-2',3'-二去氢鸟嘌呤核苷分子(D4G)的构象. 分别研究在气相中的孤立分子和一水合物异构体的相对稳定性和异构体之间的相互转变过程, 分析了水分子的参与对D4G异构体的相对稳定性和几何结构参数以及自然电荷的影响. 结果表明, 孤立的D4G分子在气相中存在8种稳定构象, 其中构象d4g-2是所有构象中最稳定的, 气相中D4G主要以d4g-2存在. 气相中各构象的相对稳定性为: d4g-2>d4g-1>d4g-5>d4g-3>d4g-6>d4g-4>d4g-8>d4g-7. 计算得到的各构象键长和键角数据与实验值接近. 一个水分子的加入对D4G分子的构型参数有所影响, 基本不改变D4G分子各构象的稳定性顺序, 但构象转变的能垒有所提高. 氢键在分子构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