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39篇
化学   519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2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51.
利用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和理论计算对中性酪胺和多巴胺分子的光诱导解离过程进行研究.在较低光子能量下,通过近阈光电离仅得到母体离子信号.当增加光子能量到11.7 eV甚至更高时,从酪胺和多巴胺分别得到四个清晰可辨的碎片离子信号.另外通过测量母体离子的光电离效率曲线,酪胺和多巴胺分子的电离能分别为7.98和7.67 eV(实验误差为±0.05 eV).结合理论计算建立这两个分子的详细碎裂路径,包括相似的胺乙基消除路径.其中碎片C7H8O2(m/z=124)和C7H8O(m/z=108)的生成认为来自McLafferty重排,该过程经历分子内的γ氢迁移诱导的β开裂反应. 另外,C7-C8键直接开裂可以生成CH2NH2+(m/z=30)碎片离子,并且该过程和McLafferty重排为主要的裂解路径.  相似文献   
552.
采用溶液法制备出铈金属有机框架(Ce-MOF)材料前驱体,在700°C下碳化得到CeO2/C碳基材料,进一步酸化得到OA-CeO2/C。通过扫描电镜、 X射线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技术对材料进行表征,制备的OA-CeO2/C具有规整的形貌。用OA-CeO2/C复合材料构建了电化学传感器,并用于检测多巴胺。响应信号与浓度在0.1~1.3μmol/L和1.3~5.2μmol/L之间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4μmol/L,回收率为93.9%~100.7%,相对标准偏差为0.11%~0.21%。该电化学传感器可应用于牛血清中多巴胺的检测。  相似文献   
553.
以机械强度高、柔性好和耐热耐酸的高硅布(HSC)为基底,通过一步接枝法和自聚合法对其浸润性给予改性。采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作为“双面胶”接枝在其表面:一面利用静电作用沉积纳米SiO2提供表面粗糙度,另一面聚合具有强亲水性的聚多巴胺(PDA),获得了超亲水/水下疏油高硅布(APTES/SiO2/PDA@HSC)。研究了不同尺寸(50、300和500 nm)的SiO2对油水分离性能的影响,发现随着SiO2尺寸增加,分离效率逐渐降低,其中APTES/50 nm SiO2/PDA@HSC的油水分离性能最好。它的水接触角为0(°),表现出明显的水下疏油性能,对汽油-水混合物分离效率为98%,滤液含油量低至37 mg/L,油水混合物通量为7184 L/(m2·h),10次循环分离效率仍能达到97.4%,对花生油和泵油也有明显的油水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554.
彭浩南  李红 《大学化学》2023,(1):103-110
多巴胺发现于2007年,引起了材料表面修饰领域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回顾了聚多巴胺的发现过程及其形成反应机理,进而阐述了聚多巴胺在传感、癌症光热疗法、催化领域的应用现状,最后,对该领域的未来研究和应用进行了合理展望。  相似文献   
555.
面对体内的复杂环境,传统医用粘合剂缺乏优异的组织粘附性能。贻贝启发的粘合剂凭借优异的水下粘附能力,在生物医用领域的应用备受关注。多巴胺与贻贝蛋白中的邻苯二酚具有相似的结构和性能,通过引入多巴胺而制备的粘合剂被广泛研究。首先,多巴胺基粘合剂中的高活性酚羟基凭借共价或非共价的相互作用,在生物组织表面可以实现稳定粘附;其次,高活性酚羟基还可以赋予粘合剂优越的细胞亲和力和细胞粘附性。多巴胺基粘合剂可以实现在水环境下粘附性能的保持,并且具有生物相容性、细胞粘附性等特性。由此可见,多巴胺的引入为组织粘合剂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文综述了多巴胺基粘合剂在生物医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根据引入多巴胺的方式,从超支化聚合物的功能化和线形聚合功能性小分子两个方向分析其结构设计、粘附强度的影响因素;最后讨论了多巴胺基粘合剂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56.
构建了一种基于新型酶联金纳米复合探针(E-GNPs)的磁分离竞争免疫传感器,用于检测莱克多巴胺(Ractopamine, RAC)。通过链霉亲和素与生物素的特异性相互作用,在抗体上标记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 HRP),采用静电组装法将抗体修饰于金纳米颗粒表面得到E-GNPs,引入卵清蛋白(Ovalbumin, OVA)-RAC半抗原(Hapten)复合物包被的磁珠进行竞争反应,通过显色反应实现目标物的定量分析。当目标分子RAC浓度变化时,酶催化底物显色随之改变,并且RAC的浓度与显色信号强度呈线性关系。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征结果表明,一个E-GNPs可携带11个HRP分子,使得该免疫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检出限低至1.75 pg/mL,较传统酶联免疫方法灵敏度提高了10倍。交叉反应实验结果表明,此传感器对RAC的选择性良好,可应用于猪肉、牛肉和羊肉等实际样品中RAC的检测,加标回收率为88.3%~103.4%。本方法为动物源食品中RAC的快速筛查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557.
以金属有机骨架ZIF-67为牺牲模板,通过Cu2+调控结构,制备了层状双氢氧化物CoCu-LDH。以CoCu-LDH修饰玻碳电极(GCE),构建多巴胺(DA)电化学传感器(CoCu-LDH/GCE)。结果表明:CoCuLDH/GCE对DA具有出色的电催化活性。在DA浓度3~1000μmol/L和1000~5000μmol/L范围内,该传感器的氧化峰电流与DA浓度呈线性关系,灵敏度分别为708.22μA/(mmol/L·cm2)、 285.72μA/(mmol/L·cm2)。CoCu-LDH/GCE在10倍浓度干扰物质存在时对DA响应的电流强度变化小于10%,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558.
采用循环伏安法制备了聚多巴胺修饰电极,并在NaOH溶液中进行电化学活化,得到木犀草素电化学传感器。通过循环伏安法探讨了木犀草素在传感界面的电化学反应机理。结果显示,活化后的多巴胺修饰电极对木犀草素具有显著的电催化作用,氧化峰电流较裸电极增强了91.7%。在最佳条件下,通过微分脉冲伏安法,建立了木犀草素氧化峰电流与浓度的标准工作曲线,线性范围为0.10~200.00μmol/L,检出限为31.65 nmol/L。将该传感器应用于市售金银花颗粒样品和金银花露样品中木犀草素测定,根据反向延伸法,计算得样品中木犀草素含量分别为297μg/g和2.15μg/mL;标准加入法回收率分别为98.5%~115.0%和93.6%~11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