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5篇
化学   90篇
力学   487篇
综合类   9篇
数学   33篇
物理学   8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探究岩石的受力特点及破坏特性是研究岩石地下工程安全性的关键,诸多学者都期望能在岩石本构模型的研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此背景下,提出了一种能够描述循环加-卸载条件下岩石的本构模型。首先,假设岩石的微元强度服从八面体剪应力理论并且微元破坏服从Weibull概率公式,将岩石本构中的损伤变量以及岩石微元强度表达式里包含的损伤因子进行本构变换,得到关于应力、应变等其他表现加-卸载下岩石损伤本构模型的参数,表示出岩石微元强度和损伤变量,再将得到的岩石微元强度和损伤变量代入所提出的岩石本构模型中,并进行等式变换得到一个函数表达式。通过将其与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对比分析,得出修正后的拟合参数,将其代入函数式中,得到损伤本构模型的修正式。最后将拟合参数进行必要的敏感性分析,得出各拟合参数的实际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12.
灌浆理论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详细分析了两种灌浆液体的类型牛顿体和宾汉姆体的力学特征以及二者之间异同和联系,介绍了岩土体结构的基本理论、灌浆的基本理论、渗透灌浆理论机制及内容、劈裂灌浆理论机制及内容、压密灌浆理论机制及内容。  相似文献   
13.
采用具有超高分辨率的负离子电喷雾-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ESI FT-ICR MS)分析了储层岩石抽提物中的石油酸及中性氮化物的分子组成,得到了抽提物中杂原子化合物类型分布、等效双键数(Double bonds equivalent,DBE)及碳数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储层抽提物中含有多达16种不同杂原子类型的化合物,包括N1、N1O1、N1O2、N1O3、N1S1、N1S2、N2、N2S1、O1、O1S1、O2、O2S1、O1S2、O2S2、O3和O4,其中N1、N1S1、O2及O2S1类具有较高的相对丰度。抽提物中的N1类化合物以咔唑和苯并咔唑类化合物为主;N1S1类化合物以C2~C8烷基取代的咔唑并苯并噻吩类化合物为主;O2类化合物主要为1~2环环烷酸,其次还在抽提物中鉴别出具有较高相对丰度的DBE为5和6的O2类化合物;而O2S1类化合物中以DBE为7和8的O2S1具有最高的相对丰度。  相似文献   
14.
张涛  蔚立元  苏海健  罗宁  魏江波 《爆炸与冲击》2022,42(1):013103-1-013103-11
为探究循环冲击损伤后大理岩的静态断裂力学特征,基于有限差分(finite difference method,FDM)-离散元(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耦合的建模技术构建了三维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SHPB)数值模型,其中杆件系统和岩石试件分别采用FLAC3D和PFC3D程序建模。利用该模型对中心直切槽半圆盘(NSCB)试样进行了恒定子弹速度下的循环冲击,随后对受损试样进行静态三点弯曲断裂实验。通过编写Fish程序,提取试样断裂面数据,对断裂面进行重构并定量计算表面粗糙度。通过与相关室内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数值分析的合理性与可靠性。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循环冲击次数的增加,试样内部微裂纹、破碎颗粒均增加。连接力场分布混乱,部分力链发生断裂。力链的变化是试样力学性能劣化的根本原因。在静态三点弯曲断裂实验中,冲击5次后试样的静态断裂韧度较天然试样产生一定程度的降低。试样在静载过程中产生的微裂纹和碎块的数量随循环冲击次数的增加而增加,断裂面粗糙度随循环冲击次数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5.
A scheme is developed for analys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 foundation and a nonlinear rock and soil medium, in which the foundation is considered as a linear elastic body and a typical boundary integral equation method (BIEM) is employed. On the basis of taking the nonlinear properties of the medium into account, a perturbation BIEM is developed. The fundamental equations for the nonlinear coupling analysis are formulated, and typical problems are solved and discussed by the present method.  相似文献   
16.
Experimental trials of autogenous deep penetration welding between dissimilar cast Ni-based superalloy K418 and alloy steel 42CrMo flat plates with 5.0 mm thickness were conducted using a 3 kW continuous wave (CW) Nd:YAG laser. The influences of laser output power, welding velocity and defocusing distance on the morphology, welding depth and width as well as quality of the welded seam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s show that full keyhole welding is not formed on both K418 and 42CrMo side, simultaneously, due to the relatively low output power. Partial fusion is observed on the welded seam near 42CrMo side because of the large disparity of thermal–physical and high-tempera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se two materials. The microhardness of the laser-welded joint was also examined and analyzed. It is suggested that applying negative defocusing in the range of Raylei length can increase the welding depth and improve the coupling efficiency of the laser materials interaction.  相似文献   
17.
单裂隙流-固耦合渗流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较大尺寸的单裂隙岩体试块进行不同侧面加载的渗流试验,在实验室里开展了单裂隙流 固耦合渗流研究,模拟核废料贮藏库的围岩自由面的最危险部位的渗流量 应力耦合状态。分析了裂隙岩体渗流与应力的耦合机理,获得了几种典型情况下的试验数据,并拟合出不同应力条件下单裂隙岩体渗流量与应力间数学经验公式。从而说明并非任一方向的应力增加都能使渗流量减小,而是裂隙岩体的渗流量随着双向压应力的增加而减少,随着平行于裂隙面方向的单向压应力的增加而增加。缝隙开度虽然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加而逐渐减小,但最终不可能完全闭合,所以,此时流量不可能为零。同时,在试验过程中还通过闭环控制来实现被加载面的均匀受力,这为大尺寸岩体试验提供了一种很好的加载方法。  相似文献   
18.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rock under uniaxial tensile loading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rock under compressive loads. A micromechanics-based model was proposed for mesoscopic heterogeneous brittle rock undergoing irreversible changes of their microscopic structures due to microcrack growth. The complete stress-strain relation including linear elasticity, nonlinear hardening, rapid stress drop and strain softening was obtained. The influence of all microcracks with different sizes and orientations were introduced into the constitutive relation by using the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 describing the distribution of orientations and the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 describing the distribution of sizes. The influence of Weibull distribution describing the distribution of orientations and Rayleigh function describing the distribution of sizes on the constitutive relation were researched.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have shown to be consist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相似文献   
19.
溶蚀岩体是地质体中一种特定的岩体 ,它在水流等自然因素作用下 ,生成了许多溶蚀洞体 ,本文首先对作为其载体的三维地质体进行数学描述和显示 ,然后对如何确定椭球洞体形状和大小、复杂洞体的生成、三维随机洞体的数学模型以及确定性洞体的数学描述和计算机显示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本文提出的溶蚀岩体三维随机洞体的数学模型为溶蚀岩体的溶蚀率和渗透特性的研究提供了可视化手段 ,能够有力地指导溶蚀岩体三维随机洞体的计算机显示的编程实践  相似文献   
20.
破碎岩石渗透性的试验测定方法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传统的试验仪器和方法仅能测试岩石破坏前的渗透系数,文中介绍了一种自行设计并已获国家专利的破碎岩石压实渗透仪,依靠其与MTS815.02岩石力学伺服系统连接匹配。利用MTS的两套闭环系统施加轴压和孔压,可测试压力作用下岩石破碎后的渗透系数,对破碎砂岩进行高压下的渗透测试进一步说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利用该方法得出的测试结果。对破碎岩体中渗流问题研究及灾害防治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