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84篇
化学   232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73篇
综合类   18篇
数学   115篇
物理学   14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31.
Molecular dynamics of pyronin B (PyB) and pyronin Y (PyY) in aqueous solution containing different surfactants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absorption and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techniques. First, the interactions of PyB and PyY with the negatively charged surfactant sodium dodecyl sulphate (SDS)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below and above 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 (cmc). The H-aggregate formation of the dye compounds was observed for below the cmc of SDS surfactant. The absorbance of H-aggregate absorption band of PyB and PyY decreased according to the aggregate-monomer equilibrium by increasing SDS surfactant concentration towards the cmc. Therefore, equilibrium constants of the aggregate formation and oscillator strengths of monomer and aggregate of the dye compounds were calculated from spectral studies. Moreover, aggregate formation dynamics was discussed in terms of thermodynamic functions by using temperature studies. The interactions of PyB and PyY with the positively charged hexadec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 (CTAB) and neutral Triton X-100 (TX-100) were also studied and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re was no aggregate formation on the absorption and fluorescence spectra for below and above the cmc.  相似文献   
532.
为了理解在真实网络中偏好聚集机理如何影响交通输运系统的粒子稳定态分布,研究了基于偏好聚集机理的零区域作用(zero range process,ZRP)凝聚现象.与以往采用巨正则系综方法处理ZRP问题不同,通过平均场速率方程解析得到了系统的相变点和稳定态分布情况.研究发现当存在正偏好聚集时,随着粒子跳跃速率的增大,系统呈现出三种不同的相:完全凝聚相、部分凝聚相、均匀相;当存在负偏好聚集机理时,系统只出现两相:部分凝聚相、均匀相.不同于无权与加权网络交通情况,系统的稳定态分布依赖于边权、粒子跳跃速率以及偏好 关键词: 无标度网络 零区域作用 偏好聚集 平均场速率方程  相似文献   
533.
有机纳米分子聚集体PIC-I的Raman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分子聚集体PIC-I的吸收光谱可观测到J-带的红移和窄化,并可算出1368cm-1振模,以及本实验条件下聚集体单体数目为N≈3链长为3×0.3nm=0.9nm。测量了PIC-I聚集体的荧光光谱,将它与吸收光谱相比较可以看出,聚集体吸收带(572.5nm)和荧光发射带(572.5nm)是共振的。系统地研究了PIC-I聚集体的喇曼光谱(100~1800cm-1),验证了振动模 1368cm-1的存在。  相似文献   
534.
The singlet fission (SF) dynamics of pentacene linear aggregate models are investigated using the quantum master equation method by focusing on the Frenkel excitonic (FE) coupling effects on the SF rate and double triplet (TT) yield as well as on their aggregate size dependences. It is found that for the dimer model, unrealistically large FE couplings are needed to provid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SF dynamics, while for the larger aggregate models a realistic FE coupling causes significant variations in the SF dynamics: as increasing the aggregate size, the SF rate rapidly increases, attains the maximum at 8-mer (~3 times enhancement as compared to the non-FE-coupling case) and then decreases, approaching a stationary value after 12-mer, although the stationary TT yield at 20-mer remains slightly smaller than that in the non-FE-coupling case. These features are explained based on the relative relaxation factors between the adiabatic exciton states. The present results contribute to constructing the design guidelines for highly efficient SF aggregates. © 2018 Wiley Periodicals, Inc.  相似文献   
535.
随着浙江省水情信息化的不断推进,水情数据种类、结构和数据量不断丰富和发展,传统的单结构化数据存储管理方式已不适合当前信息化社会的应用和服务需求。 本研究采用先进的分布式数据采集、智能数据过滤、大数据存储等技术,构建基于大数据云平台技术的浙江省水情云数据中心,对各类分散的多源异构数据进行全面整合。实现了水情大数据的质量管控、深度挖掘和高效共享,丰富了水情信息的资源样本,拓展了服务深度和广度,提升了数据挖掘的服务效率和能力,为水利业务和事务的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36.
以氯化锶、硝酸锶为原料,碳酸氢钠、苯甲酸钠等为矿化剂,利用水热法合成了束状碳酸锶晶体聚集体.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对产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对苯甲酸钠的作用和聚集体形成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苯甲酸钠对碳酸锶晶体束状聚集体的形成有显著作用,得到的晶体产物束状结构形态特征明显、均匀性好;同时温度的提高有利于晶形完好的碳酸锶晶粒的形成.  相似文献   
537.
通过对4个缩尺比例为1∶2的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不同轴压比的T形再生混凝土(RAC)短肢剪力墙结构模型进行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试验,分析试验所得模型破坏形态、滞回曲线、正负向特征荷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T形RAC短肢剪力墙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同时,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滞回性能等指标逐渐增强,而随着轴压比的增大,各指标逐渐减小。最后,通过试验结果分析,建立了T形RAC短肢剪力墙正截面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并在此基础之上推导了其水平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利用所建公式对4个模型水平极限承载力进行计算,所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平均误差仅为9.45%。上述结果表明:该公式能够应用于实际T形RAC短肢剪力墙的设计计算之中。  相似文献   
538.
生物膜中脂筏微区结构的动态特征与稳定性决定着生物膜的功能。通过从动物细胞提取脂筏,实验不但观测到质膜微囊烧瓶状凹陷结构,而且还观测到大量的球状和椭球状结构.通过模拟脂筏微区结构,重点对二元体系和三元体系的超分子聚集体结构的多形性进行了研究和探索。研究发现随着表面压力的增加,鞘磷脂和胆固醇双层膜出现了紧密聚集不规则的微区结构,在 SM/Chol/DOPC双层膜中,SM/Chol形成的微区结构漂浮在液态DOPC小颗粒上部。当 DOPE加入到SM/Chol中,三种成份形成不稳定的双层膜结构.Ceramide促进了SM/Chol结构发生重排,微区形状从原来的不规则向着紧密聚集的圆形结构演变;混合单层膜的分子面积与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决定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当过量分子面积与过量吉布斯自由能为负值时,分子间相互作用表现为吸引力, 出现凝聚现象; 为正值时,分子间相互作用表现为排斥力, 促使单层膜出现相分离现象. 过量吉布斯自由能值越小, 单层膜的热稳定性越高.通过动物细胞提取脂筏与体外模拟脂筏相结合的方法,从超分子水平阐述了脂筏微区结构与功能的生物学意义,为生物膜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支持。  相似文献   
539.
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游走的混凝土多边形骨料投放的数值模拟方法,具有骨料投放效率高,填充率高,能保证骨料一次性投放成功的优点.投放算例验证了该数值模拟方法的有效性,骨料填充率可达到65%~70%,可以满足大体积、全级配、高强度混凝土骨料投放数值模拟的需求.  相似文献   
540.
基于均匀化理论的混凝土宏细观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细观层次上将混凝土视为由砂浆基质、骨料及其界面组成的三相复合材料,在此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混凝土弹性本构关系进行数值模拟,利用位移渐近展开技术和均匀化理论建立了多尺度力学框架下的有限元平衡方程,重点考察了单胞尺寸对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到了相对最大骨料粒径的最小单胞尺寸,即5~10倍最大骨料粒径.作为例证,对混凝土三点弯梁进行了宏细观尺度数值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本文方法可以较好地反映混凝土的宏观力学行为.此外,由于骨料、砂浆的相互作用,应力分布呈现出宏观渐变平滑与细观局部突变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