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6篇
化学   48篇
力学   47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5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The presence of uranium in soil and underground water generate an important issue against public perception on the risk, which the contamination poses to the environmental and human health. Uranium is the dangerous element found in nature, it found in all rocks with different ratios. As nuclear science developed, nuclear waste containing uranium increased. Contamination reached to soil, underground water and in some cases drinking water which has increased public health concerns due to the chemical toxicity of depleted uranium at elevated dosages. For this reason this review concerned to develop methods for uranium removal from low-grade and contaminated sources. There are several stationary phases and solvents used in uranyl separation process as amines in different type (primary, secondary, tertiary, and quaternary amine), phosphates, acetates, alcohols, phenols and amidoxime resins. The article addresses the main features of the following techniques for uranium: found on soil, chemical processes for separation from contaminated soils and liquor by various suitable solvent, removal by chelating resins, impregnated, and imprinted ones.  相似文献   
102.
深部煤矿巷道在高围压的作用下,围岩普遍出现破裂,而且围岩破裂范围在扩大的同时,往往出现继续破坏的现象,并形成不同的分区.论文针对长的圆形巷道,将围岩分成破裂、塑性和弹性三个区域,采用Hoek-Brown准则,进行非关联弹塑性分析,获得了其应力和变形的封闭解析解,并说明该解析解是不唯一的.通过利用在弹塑交界处应力连续的条件、以及在破裂和塑性交界处径向应变连续的条件,获得了确定围岩破裂区和塑性区半径的解析算式.最后,通过算例并分析了破裂区和塑性区应力和应变的分布特点、以及破裂区范围的影响.利用所获得的结果,可以为巷道的稳定性分析以及支护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3.
采用多重势面弹塑性分岔理论对裂隙岩体的局部化破坏进行计算模拟.基于多重势面弹塑性理论分析局部化问题,构造了适用于裂隙岩体破坏的多重势面不连续分岔模型,并使用数值方法求解局部化方阶在有限元方法的基础上,使用该模型计算裂隙岩体的局部化破坏条带.算例分析表明这一模型用于分析裂隙岩体的局部化破坏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4.
Limitations of resolution and absorption in standard chemical spectroscopic techniques have made it difficult to study fluids in sedimentary rocks. In this paper, we show that a 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pore fluids may be obtainedin situby magic angle spinning (MAS)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which is normally used for solid samples.1H MAS–NMR spectra of water and crude oil in Berea sandstone show sufficient chemical shift resolution for a straightforward determination of the oil/water ratio.  相似文献   
105.
106.
厦门海底隧道围岩稳定动态反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旭峰  王春苗 《力学学报》2007,15(2):228-232
位移反分析法作为联系理论与实际的桥梁,为工程决策、设计与施工提供了切实可行和有效的方法。为解决海底隧道勘察、设计与施工技术难题,减小设计与施工风险,通过对先行服务隧道建立动态反演预测模型,及时对主隧道前方地质情况进行超前预报,并对围岩稳定性进行准确判断,根据反馈信息,对主洞前方设计与施工方案进行科学合理地组织,必要情况下须对原设计的隧道支护参数与施工方法作调整和修正,做到动态信息化设计与施工,确保海底隧道顺利穿越。  相似文献   
107.
本文依照莫尔-库仑屈服条件和非关联流动准则, 从地应力场及地下巷道开挖工程特点出发, 提出对围岩塑性屈服状态进行判定的方法。对无支护巷道和水泥锚杆支护巷道围岩进行有限元分析表明, 巷道开挖以后及时支设锚杆, 对出现塑性屈服的围岩起到了等效提高其刚度和强度的作用, 从而增加了围岩稳定性。与现场实测结果对比说明, 非关联流动准则比关联流动准则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08.
利用锚杆轴力量测定围岩破坏区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玉银 《力学学报》1995,3(3):67-72
本文系统总结了锚杆轴力分布型式,分析了各轴力分布型式的力学机理。结果表明,在围岩不同区内,锚杆所受剪切力具有不同的特点,而且,锚杆所受剪切的特点在锚杆轴力分布中得到了反映。根据以上关系,提出了利用锚杆轴力量测确定围岩破坏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9.
根据地下洞室群的特点 ,选取岩体质量综合级别、块体状况、开挖位移及破坏区、岩爆烈度四因素为分类指标 ,建立了大型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分类体系。针对不同稳定性等级 ,提供了相应的开挖方式和支护处理建议。最后 ,运用该分类体系对某地下洞室群的主厂房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10.
冲击载荷下岩石动态应力-应变全图测试中的合理加载波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SHPB法测定岩石的动态应力-应变关系时,采用常规的等径冲击存在着明显的P-C振荡,严重地影响试验精度。为消除这种振荡,本文提出,在对岩石进行动态应力-应变全图测试时,应改变径冲头为锥形冲头,同时给出了两种冲头四种岩石的对比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