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10篇
  免费   690篇
  国内免费   382篇
化学   1180篇
晶体学   39篇
力学   603篇
综合类   126篇
数学   2065篇
物理学   216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156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184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228篇
  2013年   464篇
  2012年   281篇
  2011年   296篇
  2010年   258篇
  2009年   326篇
  2008年   313篇
  2007年   315篇
  2006年   298篇
  2005年   290篇
  2004年   255篇
  2003年   228篇
  2002年   205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156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0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2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理论上对二级相变中热容、体膨胀系数、等温压缩系数三个热力学物理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进而使用自旋链模型的基态能量和von Neumann熵随模型参数变化的突变行为对二级相变中这三个物理量的变化所引起的系统序变进行模拟,得到二级相变中热容、体膨胀系数、等温压缩系数的变化是由于系统内部微观上发生关联序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902.
采用Laplace 变换及奇异函数研究了受压构件支承在受弯构件上钢结构的固有振动问题. 推导出受压构件支承在受弯构件上钢结构的受压构件及受弯构件的振型函数,利用支承处连续条件得到了受压构件支承在受弯构件上钢结构的固有振动频率特征方程. 通过算例分析,得到了随着轴向压力的增大,受压构件支承在受弯构件上钢结构的固有振动频率也增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903.
现代高速飞行器结构热模态频率特性试验研究,对这类飞行器设计校核和飞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飞行过程中遭受的气动加热特性设计了瞬态热环境模拟系统,同时,根据高温环境的特点对测试中的激励和测量方式进行了重新设计,成功地将普通激振器应用于高温结构模态试验,最终将热环境模拟系统与振动测试系统组合,形成一套考虑瞬态热影响的热模态试验系统,实现了瞬态热环境下结构模态的地面测试。对一个切尖三角翼测量了各个加热区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验证了加热温度控制的精确性;在纯随机激励下对测得的激励和振动响应信号采用短时傅里叶变换(Short Time Fourier Transformation,STFT)进行时变模态参数辨识,获得了前四阶模态频率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并与结构有限元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试验与计算结果吻合得很好,验证了该试验方法对热模态测试问题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通过分别对瞬态和稳态热环境下结构模态频率试验和计算结果的分析,探讨了结构瞬态温度场对模态频率影响的机理,揭示了结构内部存在的热应力和材料属性的变化,是决定模态频率随加热时间变化趋势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904.
Quantum correlations in a family of states comprising any mixture of a pair of arbitrary bi-qubit product pure states are studied by employing geometric discord [Phys. Rev. Lett. 105(2010) 190502] as the quantifier. First, the inherent symmetry in the family of states about local unitary transformations is revealed. Then, the analytic expression of geometric discords in the states is worked out. Some concrete discussions and analyses on the captured geometric discords are made so that their distinct features are exposed. It is found that, the more averagely the two bi-qubit product states are mixed, the bigger geometric discord the mixed state owns. Moreover, the monotonic relationships of geometric discord with different parameters are revealed.  相似文献   
905.
We consider the problem of the two-point resistance on an m × n cobweb network with a 2r boundary,which has never been solved before. Up to now researchers just only solved the cases with free boundary or null resistor boundary. This paper gives the general formulae of the resistance between any two nodes in both finite and infinite cases using a method of direct summation pioneered by Tan [Z. Z. Tan, et al., J. Phys. A 46(2013) 195202], which is simpler and can be easier to use in practice. This method contrasts the Green's function technique and the Laplacian matrix approach, which is difficult to apply to the geometry of a cobweb with a 2r boundary. We deduce several interesting results according to our general formula. In the end we compare and illuminate our formulae with two examples. Our analysis gives the result directly as a single summation, and the result is mainly composed of the characteristic roots.  相似文献   
906.
A coupled system known as the Drinfel'd-Sokolov-Wilson equation is reexamined. With the help of a Lax operator of fourth order, its proper Darboux transformation is constructed. Also, a nonlinear superposition formula is worked out for the associated Bäcklund transformation and some solutions are calculated.  相似文献   
907.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Camassa-Holm equation and the Olver-Rosenau-Qiao equation is obtained, and we connect a new Camassa-Holm type equation proposed by Qiao etc. with the first negative flow of the KdV hierarchy by a reciprocal transformation.  相似文献   
908.
差分吸收光谱法(differential optical absorption spectroscopy,DOAS)是一种常用的污染气体监测方法,对所监测的光谱数据去噪可以提高反演精度。可采用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滤波法滤除光谱数据中的噪声,但该算法本身会引入误差。提出一种线性调频Z变换法(chirp Z transform,CZT),通过对傅里叶变换之后的频谱进行局部细化,能够在保留傅里叶变换滤波法去噪效果的基础上,对算法的误差进行补偿,从而进一步提高反演精度。实验配置了SO2及NO2进行浓度反演,结果表明,直接采用相除法反演浓度时误差较大且很不稳定,线性调频Z变换法能够获得比傅里叶变换滤波法更高的反演精度。模拟了SO2和NO2混合气体实验,频谱分析结果表明FFT算法无法解决特征吸收结构被扭曲、削弱等问题,CZT算法能完成特定频段频谱的精细化重构。  相似文献   
909.
采用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选区电子衍射、能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对草酸钙(CaOx)结石患者尿液中纳米晶体的组分进行了准确分析。这些技术检测到一水草酸钙(COM)、尿酸(UA)和磷酸钙(CaP)的存在,能谱分析检测到大量C,O,Ca和少量N和P等元素,表明尿纳米晶体的主要组分是COM,并含有少量的尿酸和磷酸盐。电子显微镜观察到CaOx结石患者尿纳米晶体的粒径主要分布在几十纳米,其结果与Scherer公式计算相符。采用不同孔径的微孔滤膜(0.45,1.2和3 μm)将尿液过滤后,得到的尿微晶衍射峰的数量随着滤膜孔径的增加而增加,表明尿微晶的种类增加。CaOx尿石的形成过程涉及尿液晶体的成核、生长、团聚和与细胞的粘附等过程。尿液中大量纳米COM晶体的存在是草酸钙结石形成的重要原因。纳米UA,CaP晶体能够作为晶巢促进草酸钙结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910.
针对岩石脆性系数高且发育天然裂缝的储层,提出表征水平井体积压裂形成裂缝网络的三种基本模式,并将渗流过程划分为油藏流动和缝网内部流动.在此基础上,利用势叠加原理导出油藏流动控制方程,利用有限差分方法建立缝网内部有限导流等式;其次,采用星三角变换法处理人工缝与天然缝的交汇流动;最后,耦合两部分流动矩阵方程得到水平井体积压裂缝网渗流数学模型.该模型表明:当水平井改造段长度一定时,压裂段数与段内分簇数是决定产能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人工裂缝半长和人工缝导流能力,而天然裂缝密度和导流能力对产量影响较小.实例应用表明,实际产油量与模型计算值一致,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