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1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72篇
化学   14篇
力学   1038篇
综合类   49篇
数学   214篇
物理学   9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首先借助阶梯函数,建立了含有任意分布的用作执行器的压电片的梁挠曲轴线方程。然后利用该方程,进行了梁的静变形控制的研究。最后结合实例,用“遗传+配点”法对压电片的位置和尺寸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挠曲方程形式简洁,求解简单:“遗传+配点”法优化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2.
123.
用待定系数法求梁变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4.
高扬 《应用数学和力学》1996,17(10):895-908
为研究摩擦接触问题,本文建立了一个具有二类独立变量的二维弹塑性梁模型,由此提出了一个新的非线性二次互补性问题。其中的外部互补性条件定义了自由边界;而内部互补性条件则控制弹塑性分界面。文中证明了此二次互补问题等价于一非线性变分不等式,并导出了其对偶变分不等式。  相似文献   
125.
钢筋混凝土箱梁开裂后剪力滞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级数分析方法分析了钢筋混凝土箱梁开裂后的剪力滞效应,推得了剪滞应力公式.根据应力公式,本文还探讨了剪力滞效应随配筋率ρ等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26.
127.
研究具有大范围运动和非线性变形的柔性梁的有限元动力学建模.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梁结构进行离散,利用Lagrange方程建立系统的精确动力学方程.该方程不仅增加了新的表征纵向、横向、侧向弯曲变形,以及扭转变形的耦合项,同时包含了变形运动与大范围运动之间的相互耦合项.  相似文献   
128.
不同压电分流电路对声子晶体梁带隙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在匀质基体梁上周期性对贴连有分流电路的压电片,可以形成一维声子晶体结构.不同分流电路将决定梁的带隙特性.电阻分流电路能够对梁的模态共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可以通过改变压电效应的强弱使Bragg带隙结构发生变化.LC分流电路会使梁产生局域共振带隙,其带隙是由压电片激励LC电路产生电磁振荡形成.引入电阻后会使LC电路的共振作用变弱,使得带隙衰减幅值变小,但可以扩宽带隙频率范围.  相似文献   
129.
弹丸对钢筋混凝土中钢筋交汇处侵彻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考虑弹丸在钢筋交汇处与钢筋直接发生作用的情况,提出了弹丸侵彻钢筋混凝土的近似模型。利用该模型得到了弹丸侵彻钢筋混凝土过程中弹丸的加速度时间历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用该模型分析了不同配筋结构、配筋尺寸和网眼尺寸对侵彻深度和侵彻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弹丸从钢筋交汇处侵彻时,当弹丸动能相对较小时,随着网眼尺寸的减小,弹丸的大部分能量均消耗在侵彻第一层配筋结构中,当弹丸动能较大时,不管网眼尺寸多大,第一层配筋均只消耗掉弹丸的部分能量;配筋直径和网眼尺寸对侵彻深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0.
A class of new light beams of dark-hollow beams, named sinusoidal dark-hollow beams, is introduced. The propagation formula for a sinusoidal dark-hollow beam through a paraxial ABCD optical system is derived. The propagation properties of the sinusoidal dark-hollow beam are comparatively studied and illustrated with numerical examp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