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59篇
化学   24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302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16篇
物理学   6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一般情况下,入射P波在自由界面上的反射波中既包含一个反射P波,也包含一个反射SV波.通过对反射系数的数学分析,得到当泊松比μ∈(0,1/2)时,反射波中只出现其中一种波(特别是只出现SV波)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2.
本文中报道了一类制备方法简单且成本较低的双组份超分子凝胶,其具有良好的减摩抗磨性能. 双组份凝胶的两种凝胶因子选择的是对甲苯酚(p-cresol)和琥珀酸二(2-乙基己基)酯磺酸钠(AOT),它们在基础油中共同作用形成凝胶,将该双组份凝胶因子简称为p-cresol-AOT. 该双组份凝胶因子具有很强的自组装能力,可以凝胶化多种润滑油,包括矿物润滑油、合成润滑油和全配方商品润滑油等. 本文中通过氢谱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和RS6000旋转流变仪对凝胶的自组装机理和流变学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凝胶因子通过分子间非共价键作用发生超分子自组装. 采用微动摩擦磨损试验机(SRV-IV)对超分子凝胶润滑剂进行摩擦学评价,结果显示,p-cresol-AOT在不同的基础润滑油中形成的凝胶均能提高该基础油的耐极压,减摩和抗磨性能. 该凝胶润滑剂之所以具备良好的润滑性能主要归结于凝胶因子起到了润滑添加剂的作用,在摩擦过程中形成有效的边界保护膜从而减少了摩擦副的直接接触,起到了良好的润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3.
徐宗睿  郝奇  张浪渟  乔吉超 《力学学报》2022,54(6):1590-1600
作为典型多体相互作用非平衡体系,如何明晰非晶合金多场耦合激励下变形机制,建立非晶合金变形行为、流动特性与微观结构特征本征关联始终是非晶合金力学性能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以具有显著β弛豫行为的La56.16Ce14.04Ni19.8Al10非晶合金作为研究载体,通过开展宽温度应力窗口蠕变实验,着重考查了蠕变柔量、准稳态蠕变速率、特征弛豫时间、蠕变应力指数及蠕变激活能演变规律,系统研究了非晶合金蠕变行为与蠕变机制.基于准点缺陷理论分析了非晶合金蠕变行为由弹性向黏弹性及黏塑性逐步转变的过程,从微观结构演化角度构建了非晶合金蠕变行为完整物理图像.研究结果表明,非晶合金高温蠕变行为是一典型热力耦合、非线性过程,其潜在蠕变机制受控于温度、应力与加载时间.应力较低时,非晶合金蠕变机制对应于热激活单粒子流动.应力较高时,蠕变机制则对应于应力诱导局部剪切变形增强与温度诱导原子扩散等复杂耦合过程.非晶合金蠕变变形过程所涉及弹塑性转变源于非晶合金准点缺陷激活、微剪切畴经热力耦合激励形核长大、扩展与不可逆融合.  相似文献   
144.
介绍LF-6及LY-12铝合金从常温到400℃高温下,在扭转Hopkinson杆上作的动态剪切模量的测试研究,并给出了相应温度范围LF-6铝杨氏模量及泊松比。它们和现有文献中的静态结果比较表明,动态性能普遍高于静态值,在高温下更显著。实验结果表明LF-6和LY-12铝合金,对于温度和加载率都是敏感的,高加载率下相对于静态的温度,敏感性要弱一些。文中给出了剪切模量、弹性模量等与温度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45.
 介绍LF-6及LY-12铝合金从常温到400 ℃高温下,在扭转Hopkinson杆上作的动态剪切模量的测试研究,并给出了相应温度范围LF-6铝杨氏模量及泊松比。它们和现有文献中的静态结果比较表明,动态性能普遍高于静态值,在高温下更显著。实验结果表明LF-6和LY-12铝合金,对于温度和加载率都是敏感的,高加载率下相对于静态的温度,敏感性要弱一些。文中给出了剪切模量、弹性模量等与温度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46.
本综合比较了已有的磁通蠕变公式,用推广的磁通运动模型得到了一个新的磁通蠕变率S的表达式,通过对新的S表达式的初步讨论,对磁通里面变率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提出了新的可能解释。  相似文献   
147.
含稀土抗蠕变压铸镁合金的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商用压铸镁合金抗高温蠕变性能较差的现状,开发了抗高温蠕变压铸镁合金,其开发的目的是针对大马力柴油发动机汽缸罩盖,其抗高温蠕变性能应该能够保障其在150℃条件下稳定工作,而且其成本的增加应该控制在AZ91D合金成本的15%以内。讨论了稀土元素Ce,Y,Nd及Ca和Si的添加对压铸镁合金在常温拉伸性能以150℃条件下的蠕变行为、显微组织的影响,以及对表面处理和腐蚀试验的影响,并进行了实际产品的压铸牛产。试验结果表明,所开发的抗蠕变压铸镁合金具有应用于汽车动力系统部件的制造并大幅度减轻重量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8.
本工作测量了国产室温硫化硅橡胶十个品种的纵波和拉伸波波速与衰减常数,考察了频率和温度对纵波波速的影响,并将其性能与常规透声橡胶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这些室温硫化硅橡胶的纵波衰减常数,声速频散和温度系数明显低于常规透声橡胶,并且有与液体十分相近的泊松比.  相似文献   
149.
热塑性聚合物复合材料(TPCs)由于其力学性能优异、产量巨大,并具有价格优势,已被作为重要的结构材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聚合物的粘弹本性,其不可避免地会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随着时间延长而增加的形变,即蠕变.这种作用将对材料造成永久形变以及不可恢复的破坏,从而限制材料的应用.本文通过对TPCs蠕变的研究综述,详细探讨了TPCs蠕变的机理特征,分析了各类因素(诸如分子结构、填料、应力、温度等)对TPCs蠕变作用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简明扼要的分析并提出了有助于获得抗蠕变性能优异的TPCs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0.
蠕变损伤问题的有效模量法及差分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蠕变损伤问题中,以有效模量法将损伤变量引入本构方程,给出相应非线性问题的差分解;并将结果与一维实验数据及有效应力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