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3篇
化学   51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5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4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主要介绍了提高氯蜡-70(CP-70)阻燃剂热稳定性的双层包覆微胶囊化技术。结果表明,采用密胺-硼酸锌双层囊衣包覆能使CP-70的热分解温度从185℃提高到245℃,软化温度从90℃提高到185℃。电子能谱、扫描电镜证实了CP-70已被密胺-硼酸锌包覆。低密度聚乙烯的流变性能测试表明,微胶囊化CP-70可提高材料的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82.
已知脂肪酶(EC3.1.1.3)在非水体系中能够催化合成脂肪族、芳香族和其它多种多样的酯类.这些反应中的大多数都是以链较长的脂肪酸为底物.其中一类反应是高级脂肪酸和脂肪醇合成酯蜡的酯化反应.合成的酯蜡用途广泛,可以用在化工、纺织、医药、日化、食品等工业中.利用传统的化学法合成酯蜡,需要在高温高压及强酸条件下进行反应,副反应多,产物的分离纯化困难,生产成本高,且对于长链脂肪酸和醇的反应难度增大.利用脂肪酶水解反应的逆反应酯化反应合成酯蜡的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产物的分离纯化容易等优点,能够弥补化…  相似文献   
83.
微生物除蜡、降黏技术因高效、经济、无毒、无污染的优点,被广泛研究和采纳。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嗜蜡菌SL-7以及用BH-12进行复配制成微生物菌剂SB7-12的除蜡、降黏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复配菌SB7-12对原油具有降黏与除蜡双重功效,对原油中石蜡的降解率达83.3%,降黏率可达到43.3%。显微镜结果表明,微生物菌剂的加入使原油中微观蜡晶结构呈现出小而分散的特点,表观黏度降低,从而有利于提高原油流动性。  相似文献   
84.
建立了用甲苯从褐煤中提取褐煤蜡的新工艺.通过正交试验对五个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得到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1.5h,料液比1∶5g/mL,水分14.64%,粒度0.5-1.0mm,在此条件下褐煤蜡产率可达6.82%,且品质较好,该工艺的建立可以为提高我国褐煤资源利用率,弥补褐煤蜡产量不足,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85.
高熔点蜡(熔点 > 80 ℃)具有高熔点、高稳定性、低针入度、低迁移率以及耐磨坚硬等特点,在食品化妆、材料加工、电子机械、国防航空以及医疗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但目前市场上的蜡产品熔点(50–70 ℃)较低。而我国高熔点蜡和特种蜡的需求量日益增加,预计缺口将突破70万吨。本文详细综述国内外合成高熔点蜡(熔点 > 80 ℃)的技术和工艺,包括聚乙烯蜡、费托蜡和生物质基蜡等,尤其对工艺涉及的催化剂和反应机理等进行了分析。聚乙烯裂解制备具有成本低、可以有效解决“白色污染”等优点,并且可以直接利用现有的催化裂化装置。但这一过程需要在高温的苛刻条件下进行,得到的蜡产品碳数分布较广、杂质较多,性能和色泽等方面不如直接乙烯聚合工艺的蜡产品。乙烯聚合蜡工艺则主要受限于复杂的工艺和昂贵的茂金属及非茂金属的配合物催化剂。高熔点费托蜡虽然性能优异并且技术也逐渐成熟,但其不同熔点的产品是通过不同长度碳链的精馏得到,产品是混合碳链的烷烃,仍然存在相对较宽的熔程。虽然生物质基蜡的合成研究刚起步,但其产物碳数单一,具有更窄的熔程;在合成过程中可根据需求选取特殊官能团的生物质平台小分子,还可根据特殊的使用场景对产品进行官能团化等。更重要的是,生物质基高熔点蜡更加契合世界各国的能源绿色可再生化和低碳化政策。展望了高熔点合成蜡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促进新的工艺和技术路线的涌现。  相似文献   
86.
在45#钢块表面采用喷涂方法制备了聚四氟蜡粘结复合涂层和聚四氟乙烯粘结复合涂层,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分析聚四氟蜡粘结复合涂层在不同固化温度下的结构变化,在国产MHK-5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固化温度、载荷及速度对2种复合涂层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复合涂层磨损表面及其偶件环磨损表面的形貌.结果表明:固化温度对聚四氟乙烯粘结复合涂层耐磨寿命的影响不大,而对聚四氟蜡粘结复合涂层的耐磨寿命影响很大;在120 ℃固化时聚四氟蜡粘结复合涂层的耐磨寿命比在常温固化时提高1倍;速度与载荷对聚四氟蜡粘结复合涂层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较大,在低载荷、高速试验条件下,复合涂层具有良好的减摩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87.
蜡酸铅薄膜准晶体的生长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88.
1987年,在浙江省青田叶蜡石矿床中发现了我国第一种规则间层粘土新矿物绿泥间蜡石.国际矿物委员会于1990年2月承认该矿是世界上第八种规则间层粘土矿物.绿泥间蜡石呈放射状晶体,硬度2.1,比重2.75kg·dm~(-3)左右,有分凝相锂绿泥石共生.经电子探针、原子吸收和热重分析,并假定一份绿泥间蜡石和X份锂绿泥石共存,得到该矿的化学式为(Li_(0:730)Al_(4:180))(Si_3AlO_(10))(OH,O)_8Al_2(Si_4O_(10))(OH)_2,我们用多晶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方法,测定了该矿的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89.
聚L-谷氨酸/石墨充蜡修饰电极测定多巴胺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林祥钦  晋冠平  崔华 《分析化学》2002,30(3):271-275
用充蜡石墨电极 (WGE)在L 谷氨酸 (GA)无水乙醇溶液中恒电位于 1.6V(vs.SCE)氧化制备了一种聚GA修饰电极 (GA/WGE) ,该电极可用于肾上腺素 (EP)和抗坏血酸 (AA)共存下对多巴胺 (DA)的测定。该电极的灵敏度和选择性主要取决于阳极极化电位与极化时间、富集电位和溶液的pH。DA在该电极上呈现一对循环伏安峰 ,Em=0 .14 5V ,为 1电子 / 1质子的准可逆氧化还原过程。AA和EP也能够在电极上富集和催化氧化 ,伏安峰分别在 0 .30V和 0 .17V。当AA浓度小于 0 .1mmol/L时 ,电极对AA基本不响应 ,可以用DA的氧化峰电流做定量分析。线性范围为 2 .0× 10 -4~ 5 .0× 10 -7mol/L ;检出限为 2 .5× 10 -7mol/L。当AA的浓度较大或在AA、EP共存下 ,可利用DA氧化的再还原峰电流做定量分析。线性范围为 1.0× 10 -4~ 2 .5× 10 -6mol/L ;检出限为 7.5× 10 -7mol/L。该电极制作简便 ,重现性良好 ,定量结果也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0.
溶剂萃取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头蜡中铅铬镉镍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高压溶样弹将头蜡用HNO3-H2O2溶解,经0.0500mol/L 8-羟基喹啉体氯仿溶液萃取,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痕量铅、铬、镉、镍和钴。方法回收率分别为99.0%、99.5%、96.0%、102%和98.5%,RSD分别为2.9%、3.0%、4.1%、3.8%和2.0%。方法可应用于出口头蜡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