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0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499篇
化学   1323篇
晶体学   49篇
力学   97篇
综合类   116篇
数学   70篇
物理学   40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Sub-micron sized phenolic epoxy resin waterborne particles were prepared by phase inversion emulsification. Micro-phase separation occurred during the curing process at high temperature. The as-prepared samples possessed on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Tg) and two exothermal processes during DSC heating scannings. After being thermally treated above the exothermal peak temperature, they possessed two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s with the disappearance of exothermal peaks, whilst a core/shell structure was formed. This was likely related with the outward diffusion of reactive oligomers to the outer layer of particles.  相似文献   
52.
丁苯、丁腈基聚氨酯的形态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示差扫描量热法 (DSC)、红外分光光度计 (FTIR)和原子力显微镜 (AFM)研究了端羟基聚丁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 (HTBS)、端羟基聚丁二烯 丙烯腈共聚物 (HTBN)和端羟基聚丁二烯 (HTPB)与甲苯二异氰酸酯、1 ,4 丁二醇构成的溶液法聚二烯烃基聚氨酯 (PU)的形态结构 .结果表明HTPB和HTBS基PU的相分离程度很大 ,而HTBN基PU的相分离程度小 .这可能归因于HTBS软段的极性低 ,不能与硬段形成氢键 ,而HTBN软段中的腈基具有很强的极性 ,且可以与硬段形成氢键作用 ,增加了软硬段间的相容性 ,相分离程度明显降低 .AFM表明HTBN PU随着硬段含量提高 ,表面粗糙度增大 ,由软段为连续相逐渐过渡到双连续结构 .在硬段含量 6 3%时 ,HTBN和HTPB基PU均呈双连续结构 ,而HTBS PU中硬段为连续相 .HTBN PU软段的相区尺寸在1 2nm左右 ,表面粗糙度较大 ,HPBS PU软段的相区尺寸在 1 1nm左右 ,表面粗糙度最小 ,HTPB PU存在 1 4nm和 5 0nm大小不等的软段相区尺寸 .力学性能表明 ,在软段中引入苯乙烯和丙烯腈结构 ,可使聚氨酯抗张强度分别提高 1 5和 2倍 ,模量和断裂伸长率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3.
用X-射线衍射、动态力学测定等手段研究了不同拉伸倍数的超高分子量聚丙烯薄膜的力学性能的变化.以X-射线衍射法并基于串联力学模型的假设得到的各样品的表观晶区模量E_c~(app)约为34-38GPa.样品模量E_b随拉伸倍数增加而逐渐增大,其变化趋势与非晶区取向因子的变化相类似,说明非晶区取向是左右样品模量的重要因素.室温下,69倍拉伸样品的模量为27GPa,约为表观结晶模量的3/4,且其值在-150-160℃的温度范围内没有急剧变化,说明超拉伸明显改善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在各拉伸样品中,考虑伸直链结晶生成的可能性,利用并串联力学模型对伸直链结晶的体积分数做了估算,并对X-射线衍射法所得表观结晶模量进行了修正,认为室温下聚丙烯的真正晶区模量约为47GPa.  相似文献   
54.
高密度聚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共混物高取向薄膜形态结构与力学性能的研究张伟广,赵勇,杨德才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开放实验室,长春,130022)关键词HDPE、UHMWPE、共混物、形态结构、力学性能如何提高高分子材料抗张强度和模量...  相似文献   
55.
煤中有机硫形态结构和热解过程硫变迁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利用热解 质谱并结合固定床热解反应装置,对煤中有机硫的形态主其对加氢热解过程 变迁特性的影响,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煤中有机硫的形态结构在褐煤中主要以脂肪族、芳香族硫化物为主,而在 煤中则主要以各种不同芳构化程度的噻吩结构为主,初步表明煤中有机硫形态结构随煤变质程度的变迁呈较强的连续递变性。煤热解过程中硫在呼产物中的变迁和分布与煤中有机硫的形态结构特点密切相关。较高芳构化噻吩结构不完全的氧  相似文献   
56.
合成了一系列含不同分子量聚环氧丙烷 (PPG)柔性间隔链的扩链脲 ,系统考察了扩链脲改性环氧树脂E 5 1/双氰双胺 (dicy)固化体系的固化反应活性、动态力学行为、冲击性能和断裂面形态结构 ,并对体系的冲击性能、形态结构与动态力学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 ,改性体系固化反应活性明显提高 ,固化反应表观活化能降低 ,固化反应峰顶温度从 190℃降低至 14 0℃ ,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由 14 5 5kJ/mol降至 70~ 80kJ mol;改性体系冲击强度明显提高 ,其中所含PPG柔性链分子量为 10 0 0的扩链脲改性的E 5 1/dicy体系冲击强度较未改性的E 5 1/dicy体系提高了 8倍 ,其冲击试样断裂面的形态具有明显的韧性断裂特征 ,微观两相网络结构的存在导致了改性体系冲击强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7.
热致液晶乙基纤维素与尼龙-1010共混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自制单螺杆小型挤出机上通过熔融共混的办法,制备了不同配比(5/95—25/75)的EC/Nylon—1010共混物.用WAXD、DSC、毛细管流变仪、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对共混物进行了研究.发现共混后尼龙-1010的形态结构有明显改变,其强度、模量都有提高,在高剪切速率下,共混物粘度大大降低.配比为1585时,这些性能的改进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58.
端羟基芳香酯二醇扩链的聚氨酯-酯的DSC研究陈静,余学海,杨昌正(南京化工学院应化系南京210009)(南京大学化学系南京210093)关键词嵌段聚醚聚氨酯-酯,结晶性,微观相结构,差示扫描量热法,形态结构众所周知,聚氨酯嵌段共聚物是一类结构特殊、用...  相似文献   
59.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以观测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形态的分析测试装置以及方法,包括充满电解质溶液的液池、光学棱镜、镀金属载波片、激光发生器、信号接收器及计算机处理系统;液池底面设置载波片,其上表面设有金属薄膜,待测样品设置在金属薄膜上;光学棱镜固定设置在液池底部下表面处;激光发生器和信号接收器分别设置在光学棱镜两侧,液池内还设有电极和扫描器以及串连设置在扫描器和电极之间的电流表和电压表,扫描器的下端部固定连接有探针;计算机处理系统与信号接收器、电流表、电压表电气连接,本发明不仅能够在线监测物质的形貌特征,而且可以测试物质的厚度,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检测灵敏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60.
研究了新型高活性乙烯气相聚合催化剂TiCl4/MgCl2/ZnCl2/SiCl4醇/Al(i-Bu)3体系中不同醇、不同C2H5OH/Ti摩尔比和正丁醚对聚合反庆及产物颗粒形态的影响,研究了预聚合反应及乙烯气相聚合反应规律,用扫描电镜和图象分析对催化剂、预聚物和聚合产物的形态和颗粒分布的研究表明:新型高活性催化剂和经预聚合制得的乙烯气相聚合物的颗粒形态类似球形,颗粒长短轴比值和大小粒径比值相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