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8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53篇
化学   568篇
晶体学   14篇
力学   46篇
综合类   30篇
数学   7篇
物理学   15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岩体结构面粗糙度系数定量表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78年,Barton提出的节理粗糙度系数(joint roughness coefficient,JRC)被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作为评估节理粗糙度的标准方法.然而该方法存在人为估值的主观性缺陷.就此,国内外学者围绕岩体结构面粗糙度定量化表征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首先,从二维节理轮廓线到三维岩体结构面,系统地阐述了其粗糙度定量化表征方法研究进展,并总结了各方法参数与JRC的关系;评价了各表征参数的本质特性及其适用性;指出了各方法参数获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采样间隔的影响,三角形单元划分的影响,如何确定综合参数法中各参数的权重;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笔者的一些想法、建议.与此同时,对结构面粗糙度表征的两个热点问题,即各向异性和尺寸效应的研究也进行了详细总结分析.最后,笔者认为:(1)分形维数因是描述自然界复杂几何体的一种简洁有力的工具,其仍是结构面粗糙度定量描述的有效方法;(2)3D打印技术的应用,有望在开展结构面各向异性、尺寸效应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02.
5E教学模式在我国的教学实践及其国外研究进展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E教学模式在国际科学教学中具有广泛应用,是当今重要的探究教学和概念转变的教学模式,在我国基础教育中也有较多的研究和实践。5E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环”模式,包括引入、探究、解释、精致和评价5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专门的教学策略。系统地梳理了5E教学模式的起源、内涵及特征,对我国现有的基于5E教学模式的实践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描述5E教学模式在我国的实践应用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积极的改进建议,促进我国探究教学的深入推进。通过阐释5E教学模式的发展演变和研究进展,描绘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内容。  相似文献   
103.
电沉积制备磁性纳米线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孔阳极氧化铝为模板制备纳米结构材料具有独特的优越性,颇受人们的关注,近年来获得了深入的研究.文章介绍了用电化学沉积方法制备一维磁性纳米线的最新研究进展,阐述了各种结构磁性纳米线,包括单质、合金、多层、超晶格磁性纳米线的研究现状,展望了磁性纳米线的研究方向和在高密度垂直磁记录与巨磁电阻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4.
木质素是一种在自然界中含量高的天然高分子物质,其分子中含有大量的羟基.目前国内所开发的木质素产品已经有数百种,但由于木质素本身结构复杂、种类繁多,使得开发的木质素产品基本还停留在较为初级的阶段,且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纳米材料的比表面积大,表面活性高,将木质素加工到纳米级别能有效地改善其一部分基本特性.文章结合木质素本身的特点和近年来对木质素的深入研究,分别从微粒、薄膜、纤维三方面介绍了木质素在纳米材料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5.
拉曼光谱及其检测时样品前处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拉曼光谱具有操作简单,所需样本量小,检测灵敏度高等特点,可进行现场快速筛查、检测及鉴别。样品前处理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而且操作繁琐费时。发展快速、高效的样品前处理技术进而结合拉曼光谱检测技术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特别是与增强拉曼光谱相结合进行食品、农产品中等残留物的衡量检测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阐述了拉曼光谱产生的原理,介绍了拉曼光谱的起源和发展,讨论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针尖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和壳层隔绝纳米粒子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并对拉曼检测之前的样品预处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6.
铈锌氧化还原液流电池与其它液流电池相比,具有电压高、原材料资源丰富和价格便宜等优点,在储能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发展潜力。 本文总结了铈锌液流电池的研究进展,特别是对电解液的发展进行了重点总结,并指出了今后铈锌液流电池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7.
沈莹  齐莉  毛兰群  陈义 《色谱》2013,31(4):290-296
整体柱作为新一代色谱固定相,具有原位制备、快速传质和高通透性的特点,近年来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智能型聚合物作为一类功能性材料,能在温度、pH和盐等环境因素的刺激下产生特异性响应变化,通常被修饰到固相载体表面用来构造环境敏感性材料,使得该智能材料在药物控释、化学传感和细胞生长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在整体柱上构造智能型表面更为其在色谱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智能型整体柱在色谱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8.
    
半个世纪以来, 航天动力学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中国航天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先后成功实现了\东方红一号" 卫星、载人航天工程和探月工程三大里程碑的跨越. 2012 年6 月29日, 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顺利完成, 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水平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航天器和运载火箭作为体现航天技术发展的主要载体, 其研制、发射和运行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而动力学分析、设计及试验验证则是航天器和运载火箭研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动力学建模、分析方法及试验技术的正确合理性直接影响着航天器和运载火箭的设计水平, 甚至决定着航天任务的成败.   相似文献   
109.
水溶性卟啉及金属卟啉在DNA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现侠  陈灿玉 《化学学报》2012,70(24):2475-2483
近年来, 卟啉及金属卟啉与DNA的相互作用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通过对卟啉及金属卟啉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将有助于更深地认识DNA本身的结构和功能, 有助于卟啉及金属卟啉在医学上的应用, 对认识很多疾病的治病机制和药物的设计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阐述了卟啉及金属卟啉与DNA相互作用的方式和影响因素, 并将水溶性卟啉及金属卟啉分为三类: 具有吡啶基或铵基的阳离子型卟啉及金属卟啉, 具有磺酸基或羧基的阴离子型卟啉及金属卟啉, 以及非离子型的卟啉及金属卟啉. 重点论述了这三类水溶性卟啉及金属卟啉与DNA之间的相互作用, 以及这三类水溶性卟啉及金属卟啉在DNA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