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8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208篇
化学   559篇
晶体学   21篇
力学   156篇
综合类   18篇
数学   110篇
物理学   15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由于多层地基的一维非线性固结问题求解的复杂性,其解析解很难求得。本文基于Davis和Raymond一维非线性固结理论,利用DQM(Differential Quadrature Method)导了初始有效应力沿深度变化、任意边界条件、任意荷载作用下成层地基一维非线性固结的统一表达式,求得了孔压、有效应力和平均固结度的解答。通过解的收敛性分析讨论了DQM解的有效性。由于DQM解对于固结间题各种复杂条件具有统一的矩阵表达式,更便于编程计算和工程应用。最后,用本文解答对三层地基一维非线性固结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52.
From the macroscopic point of view, expressions involving reservoir and operational parameters are established for investigating the stability of moving interface in piston- and non-piston-like displacements. In the case of axisymmetrical piston-like displacement, the stability is related to the moving interface position and water to oil mobility ratio. The capillary effect on the stability of moving interface depends on whether or not the moving interface is already stable and correlates with the wettability of the reservoir rock. In the case of non-piston-like displacement, the stability of the front is governed by both the relative permeability and the mobility ratio.  相似文献   
953.
上海深部硬土渗透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深部硬土层的沉降显著滞后于水位变化, 本文通过一系列渗透试验进行了相关问题的研究, 包括初始水力坡度, 结核对渗透性的影响, 压力对渗透性的作用, 以及孔隙比与渗透系数之间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硬土的渗透速率与水力坡度之间符合良好的线性关系, 满足达西定律; 大量的致密结核对渗透性影响微弱; 应力增加导致渗透性降低, 渗透系数与孔隙比呈指数规律变化。基于试验成果评价了1989~2007年天然硬土的渗透性变化, 此期间硬土层边界水位下降了近30m, 硬土层的沉降造成了该层渗透性的降低, 但土层的平均渗透系数改变不大。  相似文献   
954.
The dynamic properties of soil under impact loads are studied experimentally and numerically. By analyzing the microstructural photos of soils with and without impact, it is shown that impact loads can destroy the original structures in the compact area, where the soil grains are rearranged regularly and form the compact whirlpool structure. Simultaneously, the dynamic impact process of soil is simulated by using the software of Ls-dyna. The time-dependent distribution of the dynamic stress and density is obtained in the soil. Furthermor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reinforcement mechanism and the rule of dynamic compaction of soils due to impact load are also elucidated.  相似文献   
955.
??????????????????????о?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根据岩心实验提出了两参数的非线性渗流方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Buckly-Leverett 方程建立了非线性非混相驱替方程. 通过对该方程求解分析可知,与线性达西渗流相比,非 线性渗流的驱油相率较差;同一含水饱和度下的含水率更高;而储层中各点的压力梯度更大, 导致所需注采压差更大. 说明有效的开发低渗透油藏需要比中高渗油藏更小的井距和更高的 注采压力体系.  相似文献   
956.
研究了SrCo0.7Fe0.2Mo0.1O3-δ(SCFM)材料的相组成、微观结构、热膨胀系数、氧渗透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其结果和文献中的SrCo0.8Fe0.2O3-δ(SCF)做了对比.通过EDTA-citric混合方法成功获得了纯相SCFM材料.SCFM材料在500-1050℃显示出比SCF材料更低的热膨胀系数(24×10^-6—29×10^-6/K),表明其具有一种更稳定的结构,尽管由于Mo掺杂造成其透氧率比SCF材料低,但是SCFM的透氧率仍然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证实SCF中的Mo掺杂能够阻止晶格中的有序-无序转变,提高了其在CO2下的化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957.
研磨过程中产生的亚表面损伤层深度是影响单晶蓝宝石抛光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开展了游离磨料和固结磨料两种研磨方式研磨单晶蓝宝石的实验研究,采用三维形貌仪观察了加工前后的工件表面质量,运用差动腐蚀法比较了研磨方式对研磨后工件亚表面损伤层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刚石磨料粒径分别为W 50和W 14的游离磨料研磨加工蓝宝石晶片的亚表面损伤层深度分别为48.85 μm和7.02 μm,而相同粒径固结磨料加工的亚表面损伤层深度分别为5.47 μm和3.25 μm.固结磨料研磨后的工件表面粗糙度也优于相同粒径的游离磨料加工的工件.固结磨料研磨方式对于蓝宝石单晶表面研磨质量的改善和亚表面损伤层深度的降低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58.
通过化学镀方法,在金刚石颗粒表面制备一层不同P含量的Ni-P合金层;利用SEM分析了镀层的微观形貌;并用其制备了固结磨料研磨垫,比较了不同P含量金刚石研磨垫在加工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声发射信号及研磨垫的耐磨性;探索了不同研磨垫的加工特性;并与电镀镍金刚石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金刚石镀层P含量能够明显改变金刚石的形貌;研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材料去除速率和工件表面粗糙度随着P含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中磷金刚石磨粒对工件的摩擦力和切入深度最大,研磨垫的磨粒保持性与自修整性平衡;电镀金刚石表面粗糙度及加工性能介于低磷与中磷之间.  相似文献   
959.
随着科技的发展,化石燃料的利用在急剧增加,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例如大量的CO2加剧了温室效应以及全球变暖,因此CO2的分离回收再利用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膜分离技术具有无相变、操作简单、耗能低等优点,在解决气体分离回收再利用方面具有很好的优势.比较不同的聚合物材料,聚酰亚胺是一类成熟且商业化的聚合物材料,具...  相似文献   
960.
本文对采用截面显微检测法检测SiC晶片亚表面损伤时样品的制备、腐蚀液配方及腐蚀环境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并重点分析了固结磨料研磨SiC晶片(0001) Si面和(0001)C面亚表面损伤的深度及微裂纹构型.结果表明,采用腐蚀液配方为KOH:K2CO3 =20 g∶1 g,在420℃下腐蚀3min时亚表面损伤观测效果较好.在研磨压力为2 psi、金刚石磨粒粒径14 μm时,固结磨料研磨SiC晶片的亚表面损伤层深度约为2.6 μn,亚表面微裂纹构型有垂线状、斜线状、钩状、叉状、树枝状、人字状以及横线状.在相同的加工条件下,SiC晶片的(0001) Si面和(0001)C面的损伤深度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