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8篇
  免费   474篇
  国内免费   43篇
化学   28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71篇
综合类   105篇
数学   46篇
物理学   106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971.
何谦  程刚  王潇  刘帅  朱昱铭 《应用声学》2016,24(12):60-60
为了满足船载统一测控系统沟通无线偏馈射频链路进行遥测误码率测试的要求,进一步构建系统联调联试的动态射频信号环境,设计了船载测控雷达偏馈信号动态控制系统。通过系统监控台手动或自动远程控制位于天线背部中心体的数控衰减器,可实现雷达天线在对冷空的情况下接收偏馈射频信号幅度的变化,也可实现船载测控雷达系统联调过程中模拟目标动态变化情况,进而分析对系统跟踪性能的影响。该系统经过数次海上测控任务的检验,证明其方法科学有效、操作方便快捷、运行稳定可靠,达到了充分检验设备性能、提高任务准备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972.
为解决S+X双频合建大型测控天线S、X不能同时发射上行功率的技术难题,对天馈线系统主要组成部件包括:天线反射面、S/X双频馈源、S/X双频段旋转关节等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结构实现与电气设计上的技术难点,给出了解决方案:电气设计上采用TM01模式作为X频段圆波导主要传输模式,采用TEM模式作为S频段同轴波导传输模式;在结构上使用两通路同轴嵌套的形式,完成了双频关节设计;通过电气性能仿真,得到了满意的结果,据此完成了双频旋转关节方案设计。通过计算、仿真与优化,结果表明所设计双频关节的电气性能均优于指标要求。采用该方案设计的某S+X双频合建大型测控天线实际使用表明:S、X能同时发射上行功率,同时构成天地测控回路。  相似文献   
973.
王子龙  路景泽 《应用声学》2016,24(7):141-143
雷达导引头是空空导弹的核心部件,实现导弹探测、制导和控制等功能,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导弹跟踪和截获目标的准确率。为了全面测试空空导弹雷达导引头,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CPCI总线的雷达导引头测试系统,并完成了软硬件设计。硬件部分完成了调理电路的设计、外设的搭建以及硬件电路方面的可靠性设计;软件部分协调控制雷达导引头、角位置模拟器、回波模拟器和转台,通过部件之间数据流的传输,完成了各个模块的测试功能。该系统能够真实模拟雷达导引头的工作环境,设置导引头参数,接收处理导引头发回的信息,进而测试雷达导引头的精度、灵敏度、可靠性等指标。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工作性能良好,可靠性高,能够长期稳定运行,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74.
红外弱小目标的检测是红外搜索跟踪系统(IRST)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常用的目标检测算法存在受海杂波严重、虚警率较高等问题,分析了海天背景下红外图像的背景、小目标的特征,提出了一种海杂波背景下的红外小目标检测算法。首先统计图像的行均值和梯度,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海天线,然后利用形态学算子抑制图像背景,并采用自适应阈值将图像二值化,最后分析图像的梯度特征,抑制海杂波和云层的干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精确地提取海天线,稳定地提取海天背景下的弱小目标,虚警率低于5%,目标检测概率超过97%。  相似文献   
975.
唐智灵  于立娟  李思敏 《物理学报》2016,65(7):70701-070701
在高速移动通信中, 多普勒频移对通信性能产生严重的影响, 通常需要对接收信号的多普勒频移进行估计并进行补偿. 本文研究在对单个天线接收的高速移动通信信号进行频移估计和补偿的基础上产生多路无频偏的信号, 并虚拟为天线阵列的输出以提高系统的接收增益. 首先讨论了“均匀时间采样”和“均匀相位采样”的关系, 并根据两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补偿多普勒频移和虚拟天线阵列的算法, 即对采样信号进行插值、均匀相位抽取以后, 再进行均匀时间采样. 然后分析了算法对高速移动通信系统性能的改善作用, 并提出了算法的硬件实现结构. 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算法的干扰抑制能力和误码性能, 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虚拟天线阵列算法能够改善飞机、高铁上的高速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976.
研究了不同粗糙度下的非均匀和分区均匀不稳定表面粗糙导体目标在太赫兹波段的散射特性。区别于采用经验公式的建模方法,提出把随机粗糙面的建模理念应用到太赫兹波段的非均匀和分区均匀不稳定表面粗糙导体目标的建模中,用描述粗糙面的均方根高度和相关长度两个物理量来调节目标表面的粗糙度变化。提出表面粗糙目标的分类形式并给出具体模型,然后用随机高斯粗糙面来模拟非均匀和分区均匀不稳定粗糙目标的表面,再采用物理光学和等效电流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仿真计算,分别对不同入射角、不同频率和不同粗糙度的非均匀和分区均匀不稳定表面粗糙导体目标的太赫兹波散射特性进行分析,最后得出了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977.
设计了基于交叉耦合铁氧体非线性传输线高功率射频微波产生系统,系统由脉冲形成线、非线性传输线以及高功率匹配负载(或组合振子辐射天线)组成。由100kV高压电源和高压微波电缆构成单传输线高功率脉冲形成线,形成线输出脉冲幅度35kV,脉冲半宽60ns。高压脉冲经过非线性传输线的脉冲压缩和调制,与高功率匹配负载相连时,实验得到了峰峰值31kV、中心频率308 MHz、3dB带宽为13%的射频振荡脉冲;与组合振子天线相连时,实验得到了中心频率380MHz、3dB带宽为12%的宽谱辐射。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978.
大气击穿对高功率微波天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9,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功率微波大气传播过程中,天线附近的功率密度最大,容易发生强电离或大气击穿,由此产生“尾蚀效应”等非线性衰减,因此,传输过程中产生的大气击穿限制了高功率微波天线的最大发射功率。通过分析天线近场模型,研究了矩形口径天线和圆口径天线的近场轴向功率密度分布,得到了不同口面场分布下天线的最大归一化功率密度及其最大值所处的位置,并结合大气击穿功率密度阈值计算出锥照圆口径天线的最大发射功率约为148.47 GW。  相似文献   
979.
利用分子雷达研究吗啡对PC12细胞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雷达是一种能够在分子层次对活细胞内生物过程进行实时、原位观察的探测技术。本文利用分子雷达研究了吗啡对PC12细胞的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吗啡对PC12的作用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吗啡能引起细胞内[Ca^2 ]瞬时升高和波动,并且能导致细胞核浓缩和线粒体膜电势丧失。  相似文献   
980.
本文设计了一种编码相位梯度超表面,用于实现太赫兹频段的雷达散射截面(RCS)缩减。依据Pancharatnam-Berry(PB)几何相位原理在超表面单元中引入相位梯度,设计出1 bit编码的两个元素“0”和“1”,使得两者的反射相位差接近180°。通过遗传算法得到编码相位梯度超表面中编码元素的最佳排列,实现了太赫兹波宽带RCS缩减。对编码相位梯度超表面进行建模分析,结果表明,在0.87~1.725 THz的宽频段内,设计的1 bit编码相位梯度超表面能实现大于10 dB的RCS缩减,最大缩减值达到31.26 dB。此外,分析了x和y极化波的入射角度变化对编码相位梯度超表面性能的影响,在0°~30°范围内,其性能稳定。以上结果表明,该类超表面在雷达隐身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