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7篇
  免费   485篇
  国内免费   438篇
化学   371篇
晶体学   31篇
力学   2387篇
综合类   25篇
数学   177篇
物理学   969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76篇
  2014年   222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186篇
  2011年   201篇
  2010年   199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85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8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微机械纳米接触连续方法的建模和计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解决微机械中"微碰撞"、"纳米接触"问题,建立了纳米接触的刚性球-面模型,根据Hamaker3个假设和Lennard Jones势,利用连续方法推导出球同平面第1和第N层原子之间的作用力表达式,仿真出粘着力同原子层之间的关系,得出影响纳米接触的主要原子为接触区域少数几层原子的结论,从而为纳米接触、纳米摩擦的进-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2.
聚乙烯/碳黑导电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并验证了聚乙烯/碳黑(PE/CB)导电复合材料的网络导电性能和产生正温度系数(PTC)特性的原因,分析了加工过程、温度和辐射交联等后处理过程对其导电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3.
杨立云  杨仁树  许鹏 《实验力学》2012,27(6):757-763
首次把焦散线实验方法应用于非透明介质在爆炸载荷作用下的断裂问题的研究.在采用DDGS-Ⅱ型多火花式高速摄影和反射式焦散线光路系统基础上,改进了镜面移植的试件加工方法,实现了较大面积的镜面移植;设计了可多角度调节的爆炸加载架,引进切槽控制爆破技术,满足了爆生裂纹穿过镜面区的要求和摄影记录测量要求.并应用该实验方法,进行了两种非透明介质(人造石和PVC)爆炸致裂的焦散线实验,得到爆生裂纹在人造石和PVC试件扩展过程中不同时刻的焦散线照片,分析了人造石试件中爆生裂纹的运动学和力学行为特征.爆炸加载反射式焦散线实验方法拓展了焦散线实验的应用范畴,为研究非透明介质的爆炸动态断裂问题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994.
节理岩体爆生裂纹扩展动态焦散线模型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动态焦散线测试系统,模拟含节理岩体断裂爆破过程,进行了PMMA模型透射式动态焦散线实验,着重研究了爆炸初始裂纹与节理面夹角不同的情况下,裂纹尖端动态强度因子的变化规律、裂纹穿过节理面的扩展规律、以及炮孔与节理距离不同时裂纹穿过节理扩展的规律。实验结果分析表明,爆生裂纹穿过节理面时,裂纹尖端的动态强度因子和裂纹扩展速度显著下降,穿过节理面后,强度因子又增强;裂纹穿过节理面时,裂纹会沿节理面偏离一段距离后沿原方向继续扩展。实验结果还表明,炮孔与节理间距适宜的情况下,裂纹才会穿过节理继续扩展,间距太小和过大都不利于裂纹的扩展。  相似文献   
995.
爆炸荷载作用下弹性与阻尼支承梁的动力响应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为了提高梁的抗爆能力,目前通常是从材料、截面形状等方面考虑.通过在梁端部设置弹性和阻尼支承来提高梁的抗力.为此,应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端部弹性与阻尼支承梁的动力方程,通过长作用时间和短作用时间两个爆炸动荷载的典型算例,分析了端部弹性与阻尼支承对梁动态响应的影响,并指出在短作用时间动荷载作用下在梁端部设置弹性与阻尼支承可有效提高梁的抗力.  相似文献   
996.
土与结构界面接触问题研究进展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立云  杜修力  李亮 《力学进展》2009,39(5):588-597
针对土与结构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土-结构界面接触问题,本文从界面接触力学特性及界面接触模拟两个方面的研究展开评述.分析了接触面(带)的力学特性和变形分布规律方面的试验方法和取得的成果,讨论了现有试验方法的不足;随后,对土-结构界面接触行为的两类模拟方法--接触面单元方法和接触力学方法进行了讨论;最后提出了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997.
爆炸载荷作用下铝蜂窝夹芯板动力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行设计的冲击摆实验系统对铝蜂窝夹芯板在爆炸载荷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了系统实验研究,给出了面板和铝蜂窝不同区域的不同变形模态,得到了不同炸药当量对铝蜂窝夹芯板动态响应的影响规律,证实了铝蜂窝夹芯板产生较大塑性变形时,比一般的结构具有更好的能量吸收特性.并利用LS-DYNA对其动力响应进行了数值仿真,考察了炸药起爆、接触界面及上表面接触力对夹芯板变形影响的全过程,得到了板中心的最终变形和芯层的变形模式,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98.
钨纤维复合材料穿甲弹芯侵彻时的自锐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荣光  黄德武 《爆炸与冲击》2009,29(4):351-355
对钨合金穿甲弹和钨纤维/Zr合金金属玻璃基复合材料穿甲弹进行了靶场对比侵彻实验。穿甲弹侵彻过程中,钨合金弹芯头部形成蘑菇头、头部晶粒被径向压扁;钨纤维复合材料弹芯头部在侵彻过程中,发生了绝热剪切破坏,具有自锐行为,且在弹芯头部形成很薄的边缘层,仅在这层中金属玻璃基体破碎,钨纤维断裂,温度升高,质量消蚀。钨纤维复合材料穿甲弹的侵彻能力明显高于钨合金穿甲弹。  相似文献   
999.
在前人的实验基础上,针对中高强钢纤维钢筋混凝土板接触爆炸破坏效应进行了94炮野外化爆实验,详细介绍了实验参数设计,系统分析了不同装药量及结构参数条件下钢纤维钢筋混凝土板接触爆炸破坏特征,即爆炸成坑、临界震塌、爆炸震塌、临界贯穿和爆炸贯穿。得出了钢纤维钢筋混凝土板接触爆炸5种典型破坏形态及其相应的破坏参数指标值,对爆炸成坑和结构震塌的主要影响因素得出了初步结论,为爆炸局部破坏分级及结构抗局部破坏设计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超弹性夹芯覆盖层的水下爆炸防护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橡胶夹芯覆盖层在船模受水下爆炸时的防护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以钢制加筋方盒模型为实验对象,针对有、无覆盖层2种情况开展了一系列5 kg当量的水下爆炸对比实验。对加速度、应变及壁压等物理量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超弹性覆盖层能有效降低结构受冲击波时的响应峰值。而壁压对比揭示了由于流固耦合,作用在结构上的总入射冲量大幅度降低。频域分析表明,覆盖层的作用可以用一个低通滤波器进行类比,对于50 Hz以上的高频信号衰减明显,但对于低于50 Hz的低频信号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