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3篇
  免费   568篇
  国内免费   382篇
化学   84篇
晶体学   25篇
力学   1493篇
综合类   75篇
数学   129篇
物理学   1007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61.
从连续介质力学理论看,当材料发生屈服后处于上屈服面,对处于上屈服面的材料进行再加载,将沿着上屈服面,依然发生塑性流动,不可能存在弹性响应。Asay则认为冲击压缩后的材料并非处于上屈服面,由此对处于冲击压缩态的材料进行卸载或再加载,可以观测到弹-塑性转变。国内部分人认为,实验观测到的弹性响应可能是LiF窗口(其冲击阻抗低于Al或其他高阻抗样品的冲击阻抗)反射的稀疏波所致。为了澄清对上述问题的观点,通过低阻抗样品的冲击实验,在消除冲击波在样品/窗口界面反射的稀疏波干扰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62.
高聚物PMMA的受力变形行为与粘弹-塑性本构理论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聚物PMMA实验测定了不同(T,ε)的单轴加卸载循环的应力-应变曲线。讨论了应力促进热激活塑性变形的活化粘壶理论和塑性变形的发展规律。提出由SLS或MS与活化粘壶作串联耦合的粘弹-塑性本构理论模型,给出了微分和积分形式的本构方程组,用于拟合求解加卸载循环的应力-应变曲线,获得良好吻合的结果。详细讨论了PMMA在加载过程中的受力变形行为,包括起始加载的粘弹性变形,ε_v和ε_p的互相挤占,屈服点,以及屈服后应变软化和硬化的抗衡过程。对应变软化-硬化效应提出一种新的起因于粘弹变形内禀滞后效应的理论解释,并定名为粘弹软化-强化效应。对所包含的粘弹变形成分,从E_v的移位因子和归一化应力-应变主曲线两方面,讨论了可能存在的率温等效关系。  相似文献   
63.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国产聚碳酸脂材料的拉伸力学行为,得到了这种材料在不同应变速率下的真实应力—应变曲线。实验结果表明:聚碳酸脂为应变率敏感材料,在达到峰值应力之前,泊松比接近0.5,出现颈缩之后,其泊松比远超过极限值0.5,作为光塑性模型材料,应将应变控制在5.8%以内。  相似文献   
64.
纯铝和铝合金的低周冲击疲劳行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报导工业纯铝和硬铝在掌规低周疲劳和低周冲击载荷下的力学行为,包括应力应变回线,循环硬(软)化及疲劳寿命等,试验结果表明,硬铝既是一种高强度轻金属材料,同时也是一种疲劳脆性材料,过载能力偏低,在构件设计和使用中需予注意。  相似文献   
65.
简述了绝热剪切现象及其涉及的领域,指出了绝热剪切研究的意义和它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对绝热剪切研究物现状作了扼要的总结。  相似文献   
66.
本文报导了用计算机控制的衍射仪(CuKα辐射)测量的金属有机化学汽相沉淀(MOCVD)方法生长的Ⅱ-Ⅵ族应变层超晶格的X射线衍射曲线,观察到了超晶格结构的多级卫星峰,且卫星峰的强度随角度呈周期性变化.对这种卫星峰形成包络的衍射曲线,用X射线运动学衍射理论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这种讨论有助于理解X射线衍射曲线中卫星峰的形成.同时用光致发光和包络峰宽度的方法估算了样品的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67.
程淑红  李志全 《应用光学》2007,28(5):619-622
埋入式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作为大型土木结构健康监测的智能元件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讨论了埋入式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的传感机理,设计了埋入式光纤光栅应变测量系统。从力学角度阐述了光栅传感探头的结构和制作工艺。采用可调谐F-P滤波器对光栅信号进行解调,解决了应变与温度交叉敏感问题。系统对应变的测量范围为0~1500με。通过理论分析证实了系统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8.
使用自制拉伸装置和显微拉曼系统测定了形变下多晶氧化铝纤维的荧光R1和R2谱线,发现两条谱线均随纤维拉伸应变的增大而变宽,并获得了纤维应变与谱线宽化值之间的定量关系。从纤维的结晶晶格结构和形态学微结构定性地解释了谱线的宽化行为。也测定了谱线频率与多晶氧化铝纤维温度间的定量关系,频率温度系数值近似等同于单晶氧化铝的值。最后,研究了激发光偏振方向相对于纤维轴向的不同夹角对谱线频率的影响,并由此得出,氧化铝晶粒有相对纤维轴向取向的倾向。  相似文献   
69.
针对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接收信号弱且信噪比低这一问题,提出了应用DSP技术来抑制噪声,提高Bragg峰值波长检测精度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498阶Kaiser窗低通FIR数字滤波器能够显著提高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的信号检测精度.采用DSP技术可以较好地解决光纤光栅传感器的波长解调这一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70.
The stress-strain behavior and copper are studied by the molecular dynamics incipient yield surface of nanoporous single crystal (MD) method. The problem is modeled by a periodic unit cell subject to multi-axial loading. The loading induced defect evolution is explored. The incipient yield surfaces are found to be tension-compression asymmetric. For a given void volume fraction, apparent size effects in the yield surface are predicted: the smaller behaves stronger. The evolution pattern of defects (i.e., dislocation and stacking faults) is insensitive to the model size and void volume fraction. However, it is loading path dependent. Squared prismatic dislocation loops dominate the incipient yielding under hydrostatic tension while stacking-faults are the primary defects for hydrostatic compression and uniaxial tension/compres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