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2篇
  免费   635篇
  国内免费   2122篇
化学   1753篇
晶体学   50篇
力学   1786篇
综合类   131篇
数学   679篇
物理学   1070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323篇
  2013年   231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260篇
  2010年   303篇
  2009年   299篇
  2008年   271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240篇
  2005年   231篇
  2004年   251篇
  2003年   200篇
  2002年   225篇
  2001年   172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大多数线型高聚物浓溶液的流动行为呈现非牛顿性,线型顺1,4-聚丁二烯(LBR)亦然,而环化顺1,4-聚丁烯(CBR)的浓溶液在浓度达17.8%时仍表现为牛顿流体。CBR溶液的临界缠结浓度明显地高于LBR,CBR分子链间的缠结效应比LBR弱得多,这是CBR的分子链结构特征所致。  相似文献   
92.
对高乳化剂浓度下的相反转发展过程的流变行为进行了应力扫描、动态频率扫描实验表征.结果表明,乳化剂浓度较高时,体系发生完全相反转;体系在相反转点前为W/O结构,其粘度几乎不随剪切应力的改变而改变,表现为牛顿流体行为;体系在相反转点后为O/W结构,具有很高的粘弹性,并且在较高剪切应力下表现为典型的假塑性.这是由于高分子水基微粒间通过其表面覆盖的表面活性剂与水形成氢键而产生了一种静态结构,此结构在较高剪切应力作用下破坏而导致假塑性.  相似文献   
93.
In recent years the direct electron transfer of redox protein on electrode surface has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s1. Different kind of modified electrode and various supporting films for immobilization of proteins had been proposed. But most of them are ba…  相似文献   
94.
界面改性剂对刚性粒子增韧尼龙6熔体流变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界面改性剂对高岭土增韧尼龙6熔体流变行为的影响,并与硅烷偶联剂KH550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KH550的加入明显降低了高岭土填充尼龙6熔体的粘度和弹性,而界面改性剂显著地增强了它的粘度和弹性.这一差别应归因于同KH550相比,界面改性剂更有效地增强了高岭土与尼龙6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和其自身的回弹性能.同时,界面改性剂的用量对高岭土填充尼龙6流变行为具有很大影响.当界面改性剂的用量为高岭土和尼龙6总量的2%时,界面改性剂在高岭土表面上趋于“饱和”,再增加界面改性剂的用量,对流变行为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5.
吴强  杜淼  彭懋  左敏  郑强 《高分子学报》2007,(3):223-229
采用小角激光光散射(SALLS)并结合动态流变学方法,考察了气相法二氧化硅(SiO2)粒子的加入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丙烯腈无规共聚物(PMMA/SAN)共混体系相行为的影响,得到了添加SiO2粒子前后的相图,发现SiO2粒子对基体相行为的影响与基体的组成有关.对PMMA/SAN(60/40)体系,加入SiO2粒子后相分离温度上升,但并未改变相分离机理,仍为亚稳单相分解过程(spinodal decomposition,SD);而对于PMMA/SAN(30/70)体系,加入SiO2粒子后却降低了体系的相分离温度.该现象可能是SiO2粒子和基体组分界面间组成与PMMA/SAN共混物基体组成的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96.
球磨-溶剂热诱导法合成WS2纳米棒及其摩擦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行星式高能球磨机,将WS2与S粉末混合球磨,得到纳米片状结构的前驱体,然后添加分散剂聚乙二醇(PEG)用溶剂热诱导的方法使纳米片状前驱体发生结构转变,制备了棒状结构的WS2纳米材料。用XRD、SEM、TEM等方法对WS2纳米棒进行了形貌和结构表征,并对其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性能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7.
在 0 .0 5 mol/L p H4.2的 HAc- Na Ac- PHP(邻苯二甲酸氢钾 )缓冲溶液中 ,用硫堇分子自组装膜修饰金电极对邻氨基酚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发现 ,邻氨基酚在 - 0 .1 V左右出现一可逆氧化还原峰 ,在 0 .38V( vs.SCE)左右产生一阳极峰。两峰均由邻氨基酚的氧化还原引起 ,较正处的阳极峰表现出吸附波的性质 ,该峰较灵敏 ,适于伏安测定。该峰的峰电流与邻氨基酚的浓度在 1 .0× 1 0 - 6 ~ 5 .0× 1 0 - 4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 r =0 .9991 )。该方法可用于邻氨基酚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98.
载药微乳液相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图研究实现纳米药物载体可控制备的方法.采用微乳液控温相图绘制装置绘制了硬脂酸聚烃氧(40)酯(S-40)/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F-68)/单硬脂酸甘油酯(GMS)/水体系的拟三元相图,基于电导率测定值确定了微乳液的结构(W/O、双连续相和O/W),该体系同时存在液晶区域.乳化剂S-40/F-68的质量比为7:3.研究了脂溶性药物维甲酸(RA)对微乳液相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RA的加入对微乳液的相行为影响较小.基于相图研究结果制备了维甲酸固体脂质纳米粒(RA-SLN),亚微米粒度分析仪(PCS)测定的平均粒径和透射电镜测试都表明RA-SLN为10 nm左右的球状粒子.  相似文献   
99.
龙德武  刘传银  赵鸿雁  陆光汉 《分析化学》2002,30(10):1250-1253
运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铜(Ⅱ)-三氮唑偶氮(2-[2,3,5-三氮唑偶氮]-5-二甲氨基苯甲酸,TZAMB)络合物与脱氧核糖核酸(DAN)的相互作用。在pH2.5(0.05mol/L)邻苯二甲酸氢钾(PBS)缓冲溶液中,DNA与Cu(Ⅱ)-TZAMB络合物形成一种电惰性结合物,使Cu(Ⅱ)-TZAMB络合物的还原峰电流减小。通过循环伏安法、盐效应以及紫外-可见吸收谱证实了是由Cu(Ⅱ)-TZAMB络合物与DNA形成一种插入式的电惰性结合物而使其峰电流下降。根据这种峰电流下降可以测定DNA,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0.
通过示差扫描量热(DSC)、广角X射线衍射(WAXD)、小角X射线散射(SAXS)研究了聚己内酯(PCL)/聚乙烯基甲基醚(PVME)共混体系中PCL的结晶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共混聚合物中PCL的结晶度几乎不随体系的组成而发生变化.共混物中PVME的存在没有改变PCL的晶体结构,但是随着PVME含量的增加,片晶之间的距离则大,这主要是由于非晶层增厚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