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4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175篇
化学   130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769篇
综合类   37篇
数学   45篇
物理学   38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岩石是由多种矿物组成,其反射率光谱吸收特征与矿物含量之间存在紧密联系,矿物光谱在特定波段处的光谱吸收特征是定量估算含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提升岩石光谱吸收特征定量反演矿物含量的准确度与精度,以白云母为研究对象,分析岩石光谱在2.2 μm附近的光谱吸收特征及其白云母含量,采用Savitzky-Golay平滑滤波和连续统去除法对岩石光谱反射率进行处理,进而提取光谱吸收特征参数(吸收深度、吸收宽度、吸收面积),分析岩石光谱在2.2 μm附近吸收特征与白云母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中采用单一吸收特征建立统计模型、多维吸收特征建立偏最小二乘法(PLS)和多层感知器(MLP)模型,对岩石中白云母含量与光谱吸收特征参数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一种非线性预测岩石中矿物含量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岩石光谱在2.2 μm附近的光谱吸收特征中,吸收深度与白云母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最高。基于单一吸收特征的统计模型中,二次曲线模型对吸收深度拟合的效果最佳,R2为0.935 0,RMSE为0.063 0,岩石光谱的吸收深度随白云母丰度满足二次曲线变化,岩石中白云母的含量越高,岩石光谱吸收深度值越大;基于多维光谱吸收特征的PLS模型相较于MLP模型拟合的效果更佳,其R2为0.947 7高于MLP的0.901 2,RMSE为0.002 7低于MLP的0.005 1;整体上,多维模型优于单一维度模型,PLS模型反演能力最佳,该模型在预测白云母含量上具有运算量小、精度高的特点。通过分析岩石在诊断特征处的光谱吸收特征,为其矿物组分的含量等进行定量反演提供理论参考,为矿产资源监测与评估提供快速高效便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72.
为探究围压条件下伟晶辉长岩的能量释放与破坏模式的关系,利用霍普金森压杆和LS-DYNA数值模拟软件对伟晶辉长岩开展了不同围压和不同冲击速度下的动态力学性能测试,分析其在不同围压和应变率下的能量释放特征及破坏规律。结果表明:高围压下,试样无明显塑性变形阶段,且围压状态对高应变率下的动态抗压强度有抑制作用,当冲击气压高于0.4 MPa时,动态抗压强度的增长趋势放缓;应变率和围压对伟晶辉长岩的能量与破坏模式有显著影响。随着围压的升高,试样的反射能占比增大,而透射能占比减小;能耗密度随应变率的增加而增大,当应变率为95 s-1时(对应的冲击气压为0.4 MPa)出现拐点,同时高围压下的能耗密度大于低围压下的能耗密度。对于处于围压下的试样,其破坏断面多带有一定的角度,通过LS-DYNA有限元软件模拟了试样在围压下的动态破坏过程,发现中低围压下试样多呈剪切破坏,而高围压下试样有多条剪切裂纹发育贯通,呈复合破坏模式。  相似文献   
73.
干燥和水饱和花岗岩的动态断裂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楼沩涛 《爆炸与冲击》1994,14(3):249-254
利用霍布金森压杆实验研究了干燥和水饱和花岗岩试件的动态应力应变关系。实验得到了干燥和水饱和花岗岩试件的平均动态拉断强度,表明水饱和花岗岩试件和干燥花岗岩试件的抗拉强度与加载速率具有不同的关系。对实验中实测试件层裂片的厚度进行了计算分析,对岩石类介质的动态断裂准则提出了初步见解。  相似文献   
74.
黑龙江省矿产分布情况和开发概况以及矿业开发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矿业开发过程中引起的诸多生态破坏和地质灾害及其引起的危害 ,已引起高度重视 ;本文在综合论述黑龙江省矿区发展所带来各项利弊后提出了具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5.
Anand  L 白以龙 《力学进展》1991,21(4):538-543
<正> 在大塑性变形下,以狭窄剪切带形式表现的局部化不稳定性是必不可免的。这样的剪切带一旦形成,它们就要继续发展,以至带中的应变可以变得非常大。所以,剪切带是大塑性变形的一种重要的机理,同时它们又经常是最终韧性断裂的重要先兆和所在位置。自70年代初期以来,对剪切局部化现象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1989年11月14—15日,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在华盛顿资助和组织了一个小型讨论会,以评估当前对“局部化塑性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76.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岩石抗剪试验机,并指出了现有岩石抗剪试验设备存在的问题和缺点。  相似文献   
77.
平面坡体渐进破坏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平面坡体渐进破坏模型旨在通过在坡体稳定性分析中引进渐进坡坏的概念,来较合理地考虑岩土材料的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在稳定性分析中的不同作用。通过与其它稳定性分析方法进行比较以及实例应用研究,证明该计算模型可用于初步判断坡体稳定状态并估算其破坏变形范围。这一研究也说明了水对边坡破坏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8.
断层破碎带中的透镜体及透镜体力学效应研究在文献中不多见。但是许多断层尤其是扭性断层中的透镜体非常发育,这些透镜体往往控制断层破碎带的强度大小和变形破坏机理,是工程岩体中必须重视的工程地质力学问题。作者经研究认为:(1)透镜体类型多种;(2)透镜体周边一般具断层泥线或泥膜分布;(3)透镜体内具有节理裂隙系统;(4)透镜体周边可以当作结构面或软弱结构面看待;(5)透镜体本身可以作为一个复合结构体看待。在原位力学试验中也揭示了断层泥透镜体在原位剪切试验和单轴压缩试验中的若干力学行为,其表现是:(1)透镜体周边具有结构面力学效应;(2)断层泥透镜体控制着强度大小、变形破坏机理。  相似文献   
79.
液体炸药滑移内爆加载下钢管的变形与层裂破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液体炸药滑移内爆加载方式,研究了不同炸药厚度和外壳条件下20钢圆管的内聚变形和破坏特征。实验中,钢管发生了较大径向应变,应变值大致随炸药厚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大。在炸药厚度不低于3mm时钢管变形均匀,轴对称较好;药厚小于3mm时其变形不再是基本轴对称收缩,管子表面出现扭转褶皱。各种装药厚度下,均未观察到预期的层裂破坏。对未层裂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80.
本文运用瞬态激振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火炮保险器杠杆轴过早破坏的原因,并通过实验给予验证,在此基础上,并提出了修改意见,为部队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