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4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175篇
化学   130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769篇
综合类   37篇
数学   45篇
物理学   38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黄建南  叶明理 《力学学报》2007,15(6):779-783
某花岗岩矿岩土体主要有填土、粉质粘土、淤泥及淤泥质土、含泥中粗砂、粘土、残积砂质粘土,其下为花岗岩基岩。边坡最大高度75m,其中残积土层以上的土质边坡高度约50m。本文运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该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潜在的破坏模式及各个滑动部分的安全系数。分析结果表明,本边坡存在3个潜在滑动面,其中两个为浅层滑动面,另一个为深层滑动面。两个浅层滑动面的稳定系数在1.13~1.17,处于临界状态。深层滑动面稳定性系数在1.29,目前尚处在相对稳定状态。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如下加固措施:(1)对滑坡体进行削坡处理;(2)在其滑动面下方设置抗滑台阶;(3)采用预应力锚索框架梁结合肋柱进行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42.
爆炸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梁的动力响应及破坏形态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基于Timoshenko梁理论建立的非线性动力有限元法作了改进。根据压区理论得到混凝土的平均剪应力和平均剪应变关系,建立了能反映箍筋的抗剪作用的材料模型;此外,对结构在爆炸荷载作用下可能出现的各种响应现象进行了描述,以准确地预测梁破坏时不同位置截面上钢筋和混凝土的受力、变形及破坏情况。应用改进的材料模型,对爆炸荷载作用下的五个钢筋混凝土试验梁的动力响应和破坏形态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数值方法能较好地模拟钢筋混凝土梁的弯曲、弯剪和剪切等破坏形态。  相似文献   
43.
大理岩非分叉断裂的随机分形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了大理岩沿晶、穿晶及沿晶穿晶偶合断裂的随机分形模型,该模型能与大理岩的整体晶态结构自洽,且模型的分维值与测量值有很好的吻合。  相似文献   
44.
应用数值试验方法,推进岩石力学实验的教学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把岩石破坏过程分析数值模拟系统RFPA引入岩石力学实验课程的教学,进行岩石变形 与破裂过程的数值试验. 数值试验可以再现许多物理实验所不能观察到的力学现象(例如 岩石破裂过程中的应力场),从而使学生对岩石的变形与破坏过程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提高岩 石力学实验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5.
破碎岩石渗透性的试验测定方法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传统的试验仪器和方法仅能测试岩石破坏前的渗透系数,文中介绍了一种自行设计并已获国家专利的破碎岩石压实渗透仪,依靠其与MTS815.02岩石力学伺服系统连接匹配。利用MTS的两套闭环系统施加轴压和孔压,可测试压力作用下岩石破碎后的渗透系数,对破碎砂岩进行高压下的渗透测试进一步说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利用该方法得出的测试结果。对破碎岩体中渗流问题研究及灾害防治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6.
粘塑性损伤模型模拟准超塑性单轴拉伸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了Chaboche粘塑性本构模型的大变形隐式算法,用损伤(DM)和无损伤(NDM)模型模拟准超塑性单轴拉伸。发现变形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均匀变形、颈缩发展、断裂破坏阶段。DM可准确模拟前两个阶段变形,NDM只能较好地模拟均匀变形阶段,表明DM可以较精确地描述稳定发展的动态过程。由于有限元方法只能描述连续介质,因此对于断裂破坏阶段,NDM模拟载荷大于试验结果,DM的载荷小于试验结果,这是由高应变速率敏感性造成。DM能够描述试验中出现地多处颈缩现象,局部应变速率分布随时间演化反映了颈缩发展程度。严重颈缩部位的距离代表着超塑性变形能力,距离越大,抗颈缩能力越好。  相似文献   
47.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力和位移的线性组合控制岩石试验的新方法。该方法已在一台自制的伺服实验系统上和一台MTS实验系统上得到了实现。用这种方法能够简便地求出通常难以求出的具有Ⅱ类特性岩石的全应力-应变曲线,而且能够变化出如广义应力松驰等其它实验类型,从而能够对时间依赖性进行深入的研究。由于其易于采用的特点,它在研究岩石破裂乃至摩擦等弱化过程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8.
煤在瓦斯一维渗流作用下的初次破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作者观察了煤在瓦斯一维渗流作用下的初次破坏,发现破坏煤体呈球冠状;临界破坏瓦斯超压取决于卸载条件,煤型的强度、半径和长度,以及煤型所受的侧压,但与瓦斯吸附特性无关。对实验例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煤体的破坏属于拉伸破坏;卸载速率的增高,侧向围压的减小与煤型几何半径的增大将使得煤体在瓦斯渗流作用下更易于破坏。  相似文献   
49.
极值型风荷载作用下大型结构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在极值型风荷载作用下大型结构的可靠性。结构的破坏以结构刚度矩阵奇异为依据,首先列举结构的主要破坏模式,其次利用增量载荷法求出的结构的安全余量方程,然后将极值型风荷载正态化,计算出各主要破坏模式的破坏概率,并用二阶窄界限理论计算大型结构的可靠性。最后以一大型输电塔为例进行了可靠性计算  相似文献   
50.
岩石爆破的粉碎区及其空腔膨胀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张奇 《爆炸与冲击》1990,10(1):68-75
本文根据爆炸冲击波的理论分析,讨论了柱形装药和球形装药的粉碎区半径、炮孔近区的压缩比、爆破空腔及其空腔的发展时间。通过分析,给出柱形装药的爆炸近区参数。计算结果表明:2号铵梯岩石炸药柱形装药在岩石介质中产生的粉碎区半径一般是炮孔半径的1.65~3.05倍,球装药在岩石介质中产生的粉碎区半径是球形装药半径的1.28~1.75倍;柱形装药在孔壁处的冲击波波长与炮孔半径属于同一量级;粉碎区内的平均压缩比为1.05~1.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