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41篇
  免费   542篇
  国内免费   533篇
化学   581篇
晶体学   13篇
力学   4348篇
综合类   62篇
数学   520篇
物理学   179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94篇
  2015年   237篇
  2014年   415篇
  2013年   282篇
  2012年   439篇
  2011年   462篇
  2010年   389篇
  2009年   439篇
  2008年   394篇
  2007年   326篇
  2006年   280篇
  2005年   379篇
  2004年   434篇
  2003年   332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88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137篇
  1996年   120篇
  1995年   150篇
  1994年   144篇
  1993年   110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对DH36钢在温度从293~800 K、应变率为0.001和0.1 s-1的拉伸塑性流动特性进行实验研究,通过端口形貌图对变形前后的试样进行了微观分析,结果表明:(1)在实验温度范围内,0.001和0.1 s-1的应变率下,第三型应变时效现象出现,随应变率的增加,时效发生的温度区域移向更高温度;(2)第三型应变时效的发生与合金原子在晶界和晶粒中大量的第二相析出强化有关联;(3)建立包含第三型应变时效现象的统一本构模型,通过比较该模型能够较好的预测DH36的塑性拉伸流动应力。  相似文献   
992.
曾利民  曾汉 《爆炸与冲击》2013,33(5):531-536
冲击加速度计校准的传统方法有绝对法、相对法和比较法。综合相对法和比较法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校准冲击加速度计的新方法类比法。其标准加速度传感器可采用绝对法直接溯源到国家基准,并在同条件冲击作用下通过标准加速度传感器和被校加速度传感器互换,根据冲击力或动应变测量结果对被校加速度传感器幅值灵敏度、线性度与频率响应等技术参数进行校准,从而弱化了冲击力或动应变测量结果对冲击加速度校准的影响,测量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993.
安全壳内部爆炸和恐怖袭击可能导致放射性物质的泄露,会造成严重的灾难。运用非线性有限元 软件LS-DYNA,采用分离式建模方法和流构耦合算法,建立钢筋混凝土安全壳有限元模型,对钢筋混凝土安 全壳遭受内部爆炸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了内爆炸冲击波作用下安全壳内的动力响应,并与Henrych公式和 TM5-1300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比例距离为3.258m/kg1/3、爆炸源距基底48m 的内爆作用下,数 值模拟能保持较好的精度。  相似文献   
994.
王桥医  方敏  陈娟  赵勇 《摩擦学学报》2013,33(5):495-500
综合运用摩擦润滑理论、流体力学理论、轧制理论,建立了考虑动态辊缝非稳态润滑过程多因素耦合轧制界面力学模型.该模型综合运用了基于非稳态润滑过程的界面摩擦模型、工作辊运动模型、辊缝应力分布模型构成的界面薄膜约束多因素耦合模型.系统分析了非稳态混合润滑状态下,当压下率和表面粗糙度为定值时不同时刻工作区压应力和摩擦应力的分布情况,以及压下率为定值时工作区压应力、摩擦应力随表面粗糙度和后张应力变化的情况.结果表明:在压下率和表面粗糙度为定值时,当具有较大的后张应力时,工作区压应力和摩擦应力却较低,同时压应力梯度和摩擦应力梯度也相当小,摩擦应力在入口和出口边缘处达到最大,当后张应力减小时,辊缝间压应力和摩擦应力增加,压应力梯度和摩擦应力梯度较大;在压下率为定值而表面粗糙度为变量时,当后张应力较大时,表面粗糙度对工作区中的压应力和摩擦应力影响非常大,辊缝间压应力和摩擦应力随着表面粗糙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后张应力较小时,表面粗糙度对工作区中的压应力和摩擦应力影响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995.
邵兴 《力学与实践》2012,34(1):99-100
指出理论力学教材用几何法证明速度合成定理时存在的错误,从概念和几何两方面给予分析.提出了合理的位移分解图.  相似文献   
996.
朱克勤 《力学与实践》2012,34(1):108-111
第23届世界力学家大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Theoretical andApplied Mechanics简称ICTAM)将于2012年8月19—24日在北京召开,这是四年一届的世界力学家的盛会.今年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力学家将汇聚北京,宣读和交流他们在力学理论和应用的各个领域所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作为力学界的“奥林匹克大会”首次在中国举行,表明中国力学研究的成果已经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关注和认可.  相似文献   
997.
《力学与实践》2012,34(2):103-104
在人类进化、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历史长河中,始终伴随着力学发展的踪迹.力学的经验和知识是人们通过观察外部世界现象和生产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在此基础上,通过科学实验、逻辑推断与理性思维,总结成科学的原理和定量的规律,这是力学学科发展的基本模式,世界的和中国的力学学科发展历程都是如此.《中国力学学科史》以下简称《学科史》一书,在世界力学学科发展的大背景下,概括了中国力学学科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998.
根据弹性力学课程中楔形体受重力和液体压力,以及楔形体在楔顶或楔面受力时的基本解答,利用圣维南原理和叠加原理,对工程中常见的矩形变截面悬臂梁(坝体)的应力解答进行求解.同时,应用有限单元法对所得结果进行校核,进而讨论该方法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999.
冯辉荣 《力学与实践》2012,34(6):46-49,87
考虑实际坡度条件下, 提出了基于压力传感器的汽车重心与安全车速实时监测系统的多元力学模型. 建立了考虑车辆重心高度、路面纵横双向坡度及路面半径等因素的车辆安全车速控制力学模型, 并在三维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监测与报警机理, 可为汽车安全系统提供安全车速与重心计算的多维力学模型, 为研制汽车安全车速实时监测系统提供了必要参数与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力学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仪器和师资不足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效果.本文发展了一套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力学虚拟实验系统,不仅能仿真实验结果,而且能仿真实验仪器和实验操作过程.系统可实现光弹性、电子散斑干涉、几何云纹、投影条纹、数字图像相关以及应变片实验共6个实验的仿真模拟.力学虚拟实验系统可作为常规实验力学教学的重要补充,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实验力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