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0篇
  免费   281篇
  国内免费   118篇
化学   66篇
晶体学   16篇
力学   352篇
综合类   17篇
数学   131篇
物理学   86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01.
本文利用广义函数导出阶梯轴扭转自由振动的微分方程,然后应用作者引入的 W 运算符得出建立阶梯轴扭转自由振动的特征方程的一般简易方法.  相似文献   
102.
戴婷 《广州化学》2015,40(1):13-18
分析比较了仪器化多轴冲击标准ISO 6603-2和简支梁冲击标准ISO 179-2的异同,着重讨论了这些标准在测试技术上的不同要求,探讨了试验机性能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并提出了对试验机测控系统软硬件设计的技术要求。提出实验人员要了解不同类型冲击试验标准的差异,在实际测试过程中根据具体测试目的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测试数据的精确度、曲线的质量保障和测试标准有关,还和试验机的性能有关,要求实验人员熟知试验机的核心技术参数,同时了解所选测试标准对试验机的要求,选择满足测试需求的试验机。  相似文献   
103.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conventional triaxial compression tests for a soil, a trilinear elasto-plastic model is proposed to simulate the stress-strain softening curve. According to this curve, the constitutive relation between the bulk strain and two pr…  相似文献   
104.
惯性系统三轴综合测试转台总体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框架形式、总体布局、轴承的种类和布置方式等方面,讨论了惯性系统三轴综合测试转台总体设计中的若干问题,从设计、制造和使用等方面阐述了各种总体布局形式的优缺点,并提出了自己的相应看法,最后讨论了目前惯导测试设备研究领域需要研究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5.
介绍了一种高能材料动静态变温三轴压缩试验装置,在熔点以下温度,通过对国产单质炸药TNT在中等应变速率(2-4/s)及准静态(3×10-3/s)条件下三轴压缩力学性能的测试,得出TNT的杨氏模量E、泊松比ν和屈服极限Y,以及当加载速率和温度改变时这些参数的变化规律。并提出三轴应力状态下屈服极限的一种确定方法。该三轴压缩试验装置以及三轴压缩应力状态下力学参数的测试、分析、处理系统为研究高能材料力学性能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技术和手段。  相似文献   
106.
通过定义考虑拉伸保载效应的CFI因子(creep-fatigue interaction factor),将拉伸蠕变损伤和疲劳损伤进行非线性耦合. 根据断裂实验的观察,针对拉伸主 导的裂纹萌生、扩展及破坏的多轴疲劳问题,给出了一个基于临界面方法的能量型高温多轴 疲劳寿命预测模型. 所给出的模型可对不同温度、不同载荷特点、不同保载时间的多轴疲劳 寿命进行预测,模型的材料参数不依赖于温度和载荷. 并且此方法可以很方便地推广到其它 因素主导破坏的高温多轴疲劳寿命预测. 通过拟合高温合金Udimet720Li单轴带保持时间的 低循环疲劳(low cycle fatigue, LCF)寿命试验数据,得到了材料常数. 结合黏 塑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对高温双轴带保载循环载荷下Cruciform试件的寿命进行了 预测,预测结果基本落在2倍分散带内,达到工程的要求,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7.
多体系统动力学从非树系统派生出树系统的计算需要进行切断铰的处理。切断铰约束方程的形成是进行多体系统程序编写时的重要部分,其处理过程复杂,需要一定的技巧。本文引入了约束正交补轴的概念,详细介绍了几种典型(旋转铰、万向节、棱柱铰、旋转棱柱组合铰)切断铰位移约束方程、速度约束方程、加速度约束方程的形成方法,并给出了详细的程序化过程,该方法适用于任何类型的切断铰。最后给出相应算例,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能快速、正确地形成切断铰约束方程。  相似文献   
108.
界面特性对短纤维金属基复合材料蠕变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MMC)的单纤维三维模型(三相),利用粘弹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影响金属基复合材料的蠕变行为的因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中主要讨论了界面特性和纤维取向角对金属基复合材料的蠕变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界面特性诸如厚度、模量和应力指数都对纤维最大轴应力和稳定蠕变率产生影响:稳态蠕变率随界面模量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当高于基体模量时基本保持不变;纤维轴应力的变化与蠕变率正好相反。稳态蠕变率随界面厚度、应力指数的增加而增大;而轴应力则随之减小。同时不同的纤维取向也影响金属基复合材料蠕变时的轴应力分布和稳态蠕变率。  相似文献   
109.
用含有偏心率因子的直链塑性铰叠缩模型来分析金属圆柱管轴向压缩能量吸收,根据能量原理推导了瞬时载荷,从而获得压缩过程的载荷-位移曲线.讨论了偏心率对平均压缩载荷和载荷-位移曲线形貌的影响.实验结果与模型分析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10.
HOMOGENIZATION—BASED TOPOLOGY DESIGN FOR PURE TORSION OF COMPOSITE SHAFT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homogenization theory and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 mathematical models for designing the corss-section of composite shafts by maximizing the torsion rigidity are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To obtain the extremal torsion rigidity, both the cross-section of the macro scale shaft and the representative microstructure of the composite material are optimized using the new models. The micro scale computational model addresses the problem of finding the periodic microstructures with extreme shear moduli. The optimal microstructure obtained with the new model and the homogenization method can be used to improve and optimize natural or artificial materials. In order to be more practical for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cellular materials rather than ranked materials are used in the optimal process in the existence of optimal bounds for the elastic properties. Moreover, the macro scale model is proposed to optimize the cross-section of the torsional shaft based on the tailared composites. The validating optim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s are very effective in obtaining composites with extreme elastic properties, and the cross-section of the composite shaft with the extremal torsion rigidity. The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10172078 and 101020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