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4篇
化学   1488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56篇
综合类   27篇
数学   499篇
物理学   70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203篇
  2021年   198篇
  2020年   260篇
  2019年   197篇
  2018年   172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208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21.
对于工学硕士的《数理统计》教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滕素珍 《大学数学》2003,19(4):22-25
工学硕士的《数理统计》教学 ,要根据工学硕士的培养目标和数理统计课程的特点编写教材、确定讲授内容和授课方式 .力求使学员掌握处理随机数据的思考方法 ,培养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和善于应用知识的能力 .改革《数理统计》教学 ,实现和普及多媒体教学是时代发展的趋势 .  相似文献   
22.
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多元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聚类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教师高等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对数据的聚类分析结果提出教师应注重启发性教学并善于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利用主成分分析将原先众多的评价指标用三个指标代替,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3.
应用物理类专业电磁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瑞皋  柯善哲  吴寿锽  马光群 《物理》2004,33(3):218-222
应用物理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物理学应用型人才,物理学应用型人才是具备实验物理学家和工程师双重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物理学应用型人才应着重技术创新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应编写区别于物理学专业的、适应应用物理类专业特点的课程教材,应用物理类专业《电磁学》教材遵循电磁理论发展顺序的体系能体现理论发展的规律,符合普通物理的特点、要求和教学目标,文章论述了应用物理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指导思想,介绍了我国第一套适应应用物理专业的面向21世纪的《电磁学》教材的特点。  相似文献   
24.
牛顿环中心暗斑大小对测量结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牛顿环中心暗斑大小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并给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5.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认识与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介绍了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认识与体会。  相似文献   
26.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应渗透STS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鑫  肖化  张军朋 《物理实验》2006,26(1):21-23,26
介绍了STS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指出了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渗透STS教育是培养适合科技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综合型人才的重要手段,阐述了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渗透STS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7.
财经类院校数学建模的教学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桂元 《大学数学》2002,18(6):13-15
针对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特点 ,介绍了在财经类院校开展数学建模活动的意义、方法和步骤 ,总结了开展数学建模竞赛的经验 .  相似文献   
28.
重新审视建筑历史理论教学的目标、内容、教学方式和手段,通过对国内几座有影响的建筑院校的调研,比较各个院校在这些问题及途径上的异同,分析其利弊,以期促进建筑历史与理论课程体系教学的建设和改革.  相似文献   
29.
机器人焊接已成为焊接自动化技术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文中通过阐述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的组成原理和主流软件,认为须在焊接自动化专业构筑起机器人离线编程的相关课程体系,才可将机器人离线编程技术引入焊接自动化专业。以此提升焊接自动化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相似文献   
30.
介绍了虚拟技术在实验教学改革中的作用与意义,探讨了电子信息系统实验教学改革的新思路与实现措施,并总结了实验教学改革的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