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8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1210篇
化学   3592篇
晶体学   13篇
力学   22篇
综合类   56篇
数学   17篇
物理学   12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84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179篇
  2004年   190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61.
Manganese-substituted lanthanum hexaaluminates were prepared by the sol-gel method. The effect of water content on the catalyst preparation was examined. Large water content caused a rapid decrease in the surface area. When the R (R is the mole ratio of H2O/ Al(OC3H7)3) is equal to 1.5, the catalyst retains a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13.5 m2 g−1 and shows higher activity in CH4 combustion.  相似文献   
62.
The attractive utilization route for one-step catalytic oxidation of dimethyl ether to dimethoxymethane was successfully carried out over the H3PW12O40(40%)/SiO2 catalyst, modified by Cs, K, Ni, and V. The Cs modification of H3PW12O40(40%)/SiO2 gave the most promising result of 20% dimethyl ether conversion and 34.8% dimethoxymethane selectivity. Dimethoxymethane could be synthe- sized via methoxy groups decomposed from dimethyl ether through the synergistic effect between the acid sites and the redox sites of Cs modified H3PW12O40(40%)/SiO2.  相似文献   
63.
用量子化学 AMI方法优化了 1 -苯基二苯并膦二磺化产物 ( PDBPDS)和三磺化三苯基膦 ( TPPTS)的几何构型 .比较两种化合物的空间结构和电子结构发现 ,在氢甲酰化铑膦催化反应体系中 ,PDBPDS的配体性能优于 TPPTS.首次研究了以 PDBPDS为配体的铑膦催化剂对丙烯氢甲酰化反应的催化性能 ,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膦铑物质的量比和搅拌速度对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 2 .0 MPa,1 0 0℃ ,膦铑物质的量比为 35 ,搅拌速度为 5 0 0 r/min及 V( H2 ) /V( CO) =1 /1的条件下 ,催化活性可达到 2 80 0 g(丁醛 ) /[g(铑 )·h],正异构产物物质的量比为 1 2 .3,在相同条件下与传统的三磺化三苯基膦 ( TPPTS)为配体的铑膦催化剂相比 ,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提高了 2倍 .反应结束后 ,有机相和水相分离简单 ,有机相铑浓度仅为3.6× 1 0 - 8mol/L,有效地解决了铑流失问题 ,表明 PDBPDS是极具开发前景的新型水溶性配体  相似文献   
64.
煤油共处理油品的族组成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兖州烟煤与催化裂化油浆共处理制备的油品的族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实验条件下油品主要由烷烃和芳烃组成 ,杂原子化合物含量一般仅为 0 5 %~ 2 0 %。原料煤与油浆比例、反应温度、催化剂对油品族组成具有重要影响 ;随初始氢压不同 ,对油品族组成的影响不同 ;在 4MPa初始压力条件下 ,反应气氛 (氢气、氮气 )对煤油共处理和纯油浆制备油品的族组成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5.
催化不对称Michalel加成反应的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杜大明  花文廷 《有机化学》2002,22(3):164-173
总结了近年催化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的新方法,包括手性金属络合物催化 的反应,呈手性Lewis酸性的手性金属络合物促进的不对称加成,手性冠醚络合物 催化的反应及其它催化反应。  相似文献   
66.
相转移催化法合成糖苷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苷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中草药和天然药物中的许多抗病活性化合物也是糖苷化合物。根据糖苷化合物分子结构中的配糖体与糖环碳原子相连的原子类型可把糖苷化合物分为氧苷、氮苷、硫苷和碳苷等。未作特殊说明的糖苷化合物均指氧苷,且配糖体为羧酸的糖苷化合物亦称为糖酯。有关糖苷(酯)化合物和其合成方法的研究很多,其中应用相转移催化法较为常见。我们曾用相转移催化法合成过许多糖酯化合物并对其生理活性进行研究报道。本文在原合成糖酯的基础上通过相转移催化法,选用不同于文献报道催化剂及溶剂体系,  相似文献   
67.
本文继采用含硫配体(-SH,-SR)对高分子保护金属胶体的配位俘获之后,采用锚联在SiO_2表面的较含硫配体配位能力弱的P,N配体分别与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保护的胶体钯在室温下反应,在P/Pd大于3.5,N/Pd大于7时,可以实施对保护金属胶体的配位俘获,证实了配位俘获法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经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溶液中残留的金属钯的量小于0.36 ppm(P/Pd=3.5)。经电子能谱证实,锚联膦胺配体与金属钯之间存在配位作用,这是实施保护胶体负载化的关键。透射电镜分析表明,在整个配位俘获的过程中,无论是在载体上或是在溶液中,胶体钯的颗粒大小与分布均保持不变。因此,配位俘获法是一种能控制多相催化剂中金属颗粒大小与分布的有效方法。由此合成的钯催化剂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良好的选择性和稳定性,在对Cis,Cis-1,3-环辛二烯的选择性加氢中,其活性仅比均相的PVP-Pd胶体催化剂稍低,选择性达100%。在周转数达12,000次/个钯原子后,其催化活性仍保持不变,随着P/Pd比的增大,催化活性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68.
铁改性的Mo/ZSM-5催化剂上NO的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Mo/ZSM-5, Fe/ZSM-5和不同Fe和Mo摩尔比的Fe-Mo/ZSM-5样品, 并以氨为还原剂对其NO选择性催化还原活性以及反应条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Fe-Mo/ZSM-5样品的NOx转化率明显比单独的Mo/ZSM-5和Fe/ZSM-5的高. 当n(Fe):n(Mo)为1.5时, Fe-Mo/ZSM-5样品具有最佳催化性能, 其NOx转化率在430 ℃时达到了96%, 并且能在高空速和不同O2气浓度的条件下保持高的催化活性. 同时采用XRD和XPS技术分别对催化剂的体相结构和表面性质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当n(Fe):n(Mo)=1.5时, Fe和Mo元素之间以及与载体HZSM-5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 并且其表面的Mo3d的含量最高. 这可能与其高的催化活性有关. 另外还发现, 在反应过程中Fe-Mo/ZSM-5催化剂表面的氮氧物种主要是吸附态NO, 因此可以推测NO的催化还原反应机理是, 在催化剂表面上, 吸附态NO与吸附NH3物种直接反应生成氮气, 而非经过氧化为NO2的途径.  相似文献   
69.
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催化氧化法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催化氧化法可通过多种途径来加强传统的化学法处理效果,目前已成为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的一项重要新技术。本文介绍了光催化氧化法、均相氧化法、多相氧化法(包括电催化氧化法)以及超临界水氧化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特点,并对其在有机废水中的应用情况和发展前景作了扼要评述。  相似文献   
70.
1INTRODUCTIONTherehasbeenconsiderableattentionfocusedonthestudyofpalladiumcomplexinorganicsynthesis,catalyticprocesses,chemicalreactivity,spectroscopyandstructuralanalysisandfunctionalmaterials[1].Manypalladacycleshavebeenappliedinthepreparationofliquid-crystallinecomplexes[2],andsomeofthemshowantitumoractivity.Theincreasingimportanceofsuchcyclo-organometalliccomplexleadsustoinvestigatethecyclicPdcomplexeswithenhancedchemicalandthermalstability,fromwhichdetailedspectroscopicandstructural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