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0篇
  免费   224篇
  国内免费   164篇
化学   712篇
晶体学   15篇
力学   21篇
综合类   16篇
数学   56篇
物理学   89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Spectral quantities of cyclopropane, cyclobutane, cyclohexane, and of several derivatives, have been calculated by a semiempirical all-valence electron SCF-CI MO method. In cyclopropane, HOMO is practically localized in the carbon-frame, and LVMO is purely so. In cyclobutane, these two MO's are based on C-H bonds, while cyclohexane holds an intermediate position. Despite the overall similarity-experimental and computed-of the spectra of these molecules, assignments are non-parallel. Like cyclopropane, cyclobutane can extend conjugation, but to a diminished degree; cyclohexane behaves in this respect like an acyclic alkane. An interpretation of this gradation, in terms of the nature of high-lying MO's, is proposed.  相似文献   
22.
邱月  李根容  龙梅  李沿飞  夏之宁 《色谱》2019,37(9):990-995
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塑料食品接触材料中13种紫外吸收剂的超高效合相色谱法。以甲醇为溶剂对塑料食品接触材料样品进行超声提取,经C18固相萃取柱净化,过0.22 μm有机滤膜,采用超高效合相色谱仪分析。选择ACQUTY UPC2 HSS C18 SB色谱柱(150 mm×3.0 mm,1.8 μm),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流动相,异丙醇为改性剂进行梯度洗脱,在最优色谱条件下,13种紫外吸收剂能够在4 min内实现有效分离。结果表明,在各自线性范围内,13种紫外吸收剂的线性关系良好,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不低于0.9985,检出限(S/N=3)为0.05~0.15 mg/kg,加标回收率为86.8%~115.7%,相对标准偏差为0.73%~5.61%。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同时大大减少了有机溶剂的消耗,可用于塑料食品接触材料中13种紫外吸收剂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23.
夏广新  张容霞  索瑾  朱毅  沈敬山  嵇汝运 《分析化学》2003,31(10):1183-1186
对咪喹莫特的红外(IR)、紫外(UV)、质谱(MS)、氢-氢相关谱(^1H--^1H COSY)、碳氢相关谱(HMQC)、碳氢远程相关谱(HMBC)予以解析并进行了报道。对所有的^1H NMR、^13C NMR谱的信号进行了归属;讨论了质谱的主要碎片离子的可能的裂解方式和红外特征吸收峰所对应的官能团的振动形式。  相似文献   
24.
H_2TPP与AgNO_3在乙醇中的光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 5,10 ,15,2 0 -四苯基卟啉 (H2 TPP)的乙醇溶液与AgNO3的乙醇溶液混合后 ,在光照条件下的化学反应。谱图显示H2 TPP发生络合反应 ,生成其二价银络合物Ag(Ⅱ )TPP。银胶能加快该反应的速度。  相似文献   
25.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高山红景天根及其浸膏的有效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高山红景天根不同部位及其浸膏中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红景天甙、酪醇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在276nm处具有最大吸收峰,红景天甙对照品溶液的线性回归方程为A=0.00529c+0.00189,r=0.99997(n=8),线性范围为7.97~71.71mg/L,平均回收率为98.08%,RSD为2.60%(n=5).测得高山红景天原药材内层部分、外皮层部分和总体混合物部分主要有效成分(红景天甙和酪醇)的含量(以红景天甙计)分别为2.789%,2.385%和2.617%,其浸膏中主要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6.384%,13.80%和6.700%.并用HPLC法验证了该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该法可用于红景天属植物原药材及其浸膏中主要有效成分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6.
The misuses of veterinary drugs can result in the accumulation of residues in food of animal origin that can make its way to the final consumer. Herein we describe a simple method for the accurate determination of beta-lactams, quinolones, sulphonamides, and tetracyclines in fish, poultry, and red meat. No extraction cartridges were used; instead, the extraction process consisted of the addition of an organic solvents, shaking, centrifugation, and dilution. An extensive validation process demonstrated an excellent linearity (R2 ≥ 0.99) for 23-drug residues. The recovery of drugs in different matrices at two concentration levels (n = 6) was in the range of 82–119%. The method was proved to be repeatable and reproducible with intra/inter-day measurements (RSDs lower than 20%). The quantification limits of drug residues were in the range of 0.8 to 45.3 ug/kg, which is well below the maximum residue limits set by most regulatory authorities. This method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 routine analysis of 20 fish, poultry, and red meat samples (n = 60).  相似文献   
27.
本文报道了一种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CZE)分离与测定对氨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及磺胺类药物的新方法.电泳条件为:用 20mmol/L硼砂-20mmol/L H_3PO_4-20 mmol/Lβ-环糊精-4%乙醇(pH 7.0)作电泳液,L-抗坏血酸为内标,280nm为检测波长,样品由电进样方式(10kV/10s)引入毛细管(51.2 cm×50μm i.d.,有效分离长度为 38.5 cm).在24.5°C下,6 min内三者可达基线分离(电泳电压 25kV),且在一定范围内可进行定量分析,保留时间(Tr)及A_(样品)/A_(内标)的RSD值分别小于1.0%和5.0%.本法的建立为研究这三者共存于高等动物及微生物体内时的生理作用提供了一种可共选择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8.
利用电动势法得到了牛血清白蛋白(BSA)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相互作用的结合等温线. 通过四阶导数紫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相互作用过程中芳香族氨基酸残基微环境极性的变化. 通过研究发现, 随着SDS浓度的逐渐增大, SDS在BSA上的平均结合数(v)逐渐增大, 色氨酸(Trp)残基所处微环境的极性在减弱后保持基本不变, 酪氨酸残基所处微环境的极性在明显增强后稍有减弱, 苯丙氨酸残基所处微环境的极性略有增强. 结果表明, 当v由0增大到14时, SDS主要结合在BSA的Trp-213附近并逐渐形成聚集体, 从而诱导BSA由结构域ⅡA 开始逐渐展开. 此后, SDS呈正协同作用的特点与BSA 结合, v急剧增大. 当v约为302 时, SDS在BSA上的结合基本达到饱和, BSA的构象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29.
利用电动势法得到了牛血清白蛋白(BSA)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相互作用的结合等温线. 通过四阶导数紫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相互作用过程中芳香族氨基酸残基微环境极性的变化. 通过研究发现, 随着SDS浓度的逐渐增大, SDS在BSA上的平均结合数(v)逐渐增大, 色氨酸(Trp)残基所处微环境的极性在减弱后保持基本不变, 酪氨酸残基所处微环境的极性在明显增强后稍有减弱, 苯丙氨酸残基所处微环境的极性略有增强. 结果表明, 当v由0增大到14时, SDS主要结合在BSA的Trp-213附近并逐渐形成聚集体, 从而诱导BSA由结构域ⅡA 开始逐渐展开. 此后, SDS呈正协同作用的特点与BSA 结合, v急剧增大. 当v约为302 时, SDS在BSA上的结合基本达到饱和, BSA的构象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30.
利用电动势法得到了牛血清白蛋白(BSA)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相互作用的结合等温线. 通过四阶导数紫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相互作用过程中芳香族氨基酸残基微环境极性的变化. 通过研究发现, 随着SDS浓度的逐渐增大, SDS在BSA上的平均结合数(v)逐渐增大, 色氨酸(Trp)残基所处微环境的极性在减弱后保持基本不变, 酪氨酸残基所处微环境的极性在明显增强后稍有减弱, 苯丙氨酸残基所处微环境的极性略有增强. 结果表明, 当v由0增大到14时, SDS主要结合在BSA的Trp-213附近并逐渐形成聚集体, 从而诱导BSA由结构域ⅡA 开始逐渐展开. 此后, SDS呈正协同作用的特点与BSA 结合, v急剧增大. 当v约为302 时, SDS在BSA上的结合基本达到饱和, BSA的构象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