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21篇
化学   228篇
数学   5篇
物理学   28篇
  2013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蒋险峰  王夺元 《化学学报》1992,50(4):391-396
本文研究了增溶于胶束内部的HA诱导的DPBF光敏氧化动力学。测定了DPBF在不同胶束中光敏氧化总速率常数, 分别为5.12×10^9(SDS), 2.31×10^9(Triton X-100)和6.21×10^9L/mol.s(TDPB)。实验证明胶束可有效猝灭单重态氧却不猝灭HA的激发三重态, 从而导致DPBF光敏氧化双分子反应可按假一级动力学规律处理, 可求出表观速率常数为1.52×10^-^3s^-^1(SDS)或1.54×10^-^3s^-^1(Triton X-100), 相应的半寿命为7.5min, 这些结果为HA在水溶液中的光动态行为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2.
本文应用Corning一价阳离子选择电极与氯离子选择电极组成无液接可逆电池,测定电池在283.15K~318.15K间七个温度下的标准电动势及其温度系数,计算KCl从纯水到相应的DMF-H~2O混合溶剂的标准转移Gibbs自由能ΔG 和标准转移熵ΔS ,得出ΔG 和ΔS 随混合溶剂中DMF的摩尔分数x~DMF及温度T的变化规律.发现KCl的ΔS随x~DMF变化的趋势和NaCl的相反.从离子溶剂化作用及其对溶剂结构的影响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63.
在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观察到了芘的激基缔合物荧光, 其荧光强度与单体荧光强度比值对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关系曲线中有一峰值。指出表面活性剂单体分子在水溶液中呈绕曲状构型, 对应上述峰值的表面活性剂浓度为其临界胶束浓度。  相似文献   
64.
张维冰  史景江 《化学学报》1993,51(10):943-949
本文以统计热力学的观点, 对流动相和固定相分别采用定标粒子理论和点阵模型研究HPLC过程中溶质分子与流动相分子、固定相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得到了描述分子间相互作用与K'之间定量关系的关联方程, 并通过实验对该方程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65.
In an arbitrary Lorentzian manifold, we fix a spacelike submanifold P and a timelike submanifold . We interpret P as (the surface of) a light source at a particular instant of time, and we interpret as the history of (the surface of) a receiver. We prove the following version of Fermat's principle. Among all lightlike curves from P to , the lightlike geodesics which are perpendicular to P and spatially perpendicular to are characterized by stationary arrival time. Here, the arrival time is defined with the help of an arbitrary time function on . Moreover, we show that the second variation of the arrival time at a stationary point is characterized by a Morse index theorem.  相似文献   
66.
表面活性剂溶液预胶束的形成及其聚集数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永才  叶建平  吴世康 《化学学报》1992,50(11):1080-1084
本工作利用不同荧不探针研究SLS溶液中预胶束的形成,并采用动态和稳态的荧光衰变和猝灭的方法对SLS预胶束的分子聚集数 作了测定.还研究了在大于cpc条件下不同SLS浓度时、芘荧光精细结构中I~1/I~3的比值.提出在预胶束形成后,随SLS浓度变化,预胶束的结构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67.
姚群  周亚新  潘道皑  钮泽富 《化学学报》1991,49(10):949-956
建立A-B键中某价电子的键强参数的概念, 表达价分子轨道i上一人电子对A-B键中化学结合力的贡献。从理论上说明它是i-电子云对A及B核的"拉力"以及对其它电子的"推力"的"净效应"大小, 就CO, N2, O2说明其所反映的"成键性质"与UPS的实验数据相一致。就几个均匀环状化合物证明其有很好的"加和性"。多中心键的F1与其中"双中心"键的f1之和相等。其所反映的"成键"性质MO的对称性及电荷密度分布图的定性结论完全一致。表达式所反映的键强度与键长及"键电荷"的大小顺序相适应。  相似文献   
68.
罗丹明6G与罗丹明B之间的能量转移和吖啶橙形成聚态的现象用于研究长链烷基硫酸钠(C~nH~2~n~+~1OSO~3Na,n=12,14和16)在水溶液中预胶束的生成。结果表明,烷基链的长度影响这些表面活性剂形成预胶束的能力,碳数的增加使预胶束形成浓度降低。  相似文献   
69.
70.
耿志远  王永成  赵存元 《化学学报》2001,59(12):2050-2055
用量子化学的密度泛函理论(DFT)在6-311G水平上对硅烯及其取代物与甲烷的C-H键进行插入反应的势能面进行了系统地研究。用IRC方法对过渡态进行了验证。并用组态混合模型讨论了反应势垒(△E^≠)和反应热(△H)与SiXY的单-三态激发能△Est的关系。我们发现,硅烯SiXY的△Est是控制反应的主要因素,取代基的电负性越大,取代基越多,π电子给予越强,SiXY的△Est就越大,插入反应的活化能就越大,放热就越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