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2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1094篇
化学   2281篇
晶体学   37篇
力学   31篇
综合类   10篇
数学   14篇
物理学   26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152篇
  2021年   216篇
  2020年   197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针对目前热电池内部装配缺陷检测效率低、准确度不高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可精准分割内部电池堆图像并能够准确识别缺陷种类的方法。首先采用水平、垂直积分投影法对目标电池堆边缘特征进行提取,利用局部自适应对比度增强算法对局部不清晰部分进行细节纹理增强;然后研究了缺陷结构的灰度特性,计算提取出缺陷特征参数;最后使用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和CART(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决策树对特征参数分类识别,并根据分类准确度进行权重分配,将加权融合后的结果作为检测的最终判据。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2 000个样本的检测准确度达98.9%,为热电池的X射线缺陷检测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992.
温度对尖晶石LiMn2O4中锂离子嵌脱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涛  庄全超  吴超  崔永丽  方亮  孙世刚 《化学学报》2010,68(15):1481-1486
运用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商品化尖晶石LiMn2O4电极在1 mol/L LiPF6-EC(碳酸乙烯酯):DEC(碳酸二乙酯)电解液中―10~30 ℃范围内的阻抗谱特征、固体电解质相界面(SEI)膜阻抗、电子电阻和电荷传递电阻等随温度的变化. 研究结果表明, 尖晶石LiMn2O4电极的阻抗谱特征与温度有关, 随温度的升高, 与活性材料电子电导率相关的半圆和与SEI膜相关的半圆会发生重叠而成为一个半圆. 通过选取适当的等效电路拟合了实验所得的电化学阻抗谱数据, 测得尖晶石LiMn2O4电极在1 mol/L LiPF6-EC:DEC 电解液中, 锂离子迁移通过SEI膜的离子跳跃能垒平均值为15.49 kJ/mol; 电子电导率的热激活化能平均值为24.21 kJ/mol; 嵌入反应活化能平均值为53.07 kJ/mol.  相似文献   
993.
以Fe(NO3)3·9H2O、LiNO3、NH4H2PO4和蔗糖为原料,在超临界CO2流体中反应合成,进而经二次焙烧制得LiFePO4/C。 结果表明,在超临界CO2流体中经50 ℃反应24 h,在350和600 ℃焙烧后制得粒径分布在0.5~1.0 μm的纯LiFePO4/C,该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的放电比容量达156.6 mA·h/g,经50次循环后容量几乎没有衰减。  相似文献   
994.
应用水热-溶胶凝胶法合成了Li2MnSiO4正极材料.由XRD、FTIR、固体NMR及恒流充放电等方法表征、分析样品的相组成、晶体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的样品主相为Li2MnSiO4,同时存在少量Li2CO3杂质.该材料的首次放电容量可达190mAh·g-1,但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由于结构坍塌、分解导致其容量衰退明显.  相似文献   
995.
Li0.33MnO2 cathode material was synthesized by solid state reaction. The material showed a small coherent domain size about 10 nm determined by X-ray diffraction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were studied in different potential windows of 3.5―2.0 V and 4.3―2.0 V. An irreversible transformation to spinel phase was observed in the initial several cycles, which was more prominent on cycling at 4.3―2.0 V.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showed that the Li+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the material was about 2×10–9 cm2/s. Li0.33MnO2 showed a reversible discharge capacity of 140 and 200 mA·h/g in the potential windows of 3.5―2.0 V and 4.3―2.0 V, respectively. But the capacity retention at 4.3―2.0 V was poor due to the thicker spinel layer formed on the material surface.  相似文献   
996.
以热处理方法由单质硫与超导炭黑制备硫含量为59%的硫-超导炭黑复合材料.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测试表明,单质硫均匀地分散在高比表面积的超导炭黑中.如于电解液中添加室温离子液体,则可有效减弱复合材料中多硫化物在电解液的穿梭效应,提高硫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充放电测试表明,该硫-超导炭黑复合材料在含有离子液体的电解液中循环50周后,容量仍保持483.6mAh/g.  相似文献   
997.
本文介绍利用X光吸收光谱技术分析能源材料,并以此分析技术,了解材料中目标吸收元素之价数、d轨域电子密度与局部环境变化,深究能源材料之材料物化特性,以藉此解释其电化学特性,甚至做进一步之性能提升.文中,分别以燃料电池电极之电化学纳米触媒与锂电池电极材料为例,说明X光吸收光谱技术之分析能力,并与材料之电化学特性建立关联.  相似文献   
998.
以碳凝胶作导电骨架,合成硫/碳凝胶复合物.XRD、SEM等表征显示,该复合材料完全保持了碳凝胶的形貌,颗粒大小在10μm以下,硫吸附在碳凝胶内部空隙中呈无定形态,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以0.1C放电,该材料首圈放电容量达到1311mAh/g.0.2C循环充放,首圈放电容量为1107.1mAh/g,30周充放电后,放电容量仍不低于800mAh/g.  相似文献   
999.
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合成了Li2Fe1-xMnxSiO4/C(x=0, 1/4, 1/3, 1/2)复合材料. 用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 通过恒流充放电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 结果表明, 在室温、1.5~4.8 V电压范围内, 于C/16倍率下进行充放电测试时, Li2Fe3/4Mn1/4SiO4/C具有较高的首次放电比容量(201.0 mA·h/g), 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00.
在1 mol/L LiPF6/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甲乙酯(体积比1∶1∶1)电解液中,采用恒流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法(CV)、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散射光谱(EDS)、电化学阻抗谱(EIS)等测试技术,研究了添加剂硫酸亚乙酯(DTD)对锂离子电池性能及石墨化中间相碳微球(MCMB)电极/电解液界面性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电解液中引入体积分数0.01%DTD后,MCMB/Li电池可逆放电容量从300 mA·h/g提高至350 mA·h/g,电池总阻抗降低,循环稳定性提高。CV测试发现,在首次还原过程中,DTD在电极电位1.4 V左右(vs Li/Li+)发生电化学还原,参与了MCMB电极表面固体电解质相界面膜(SEI膜)的形成过程。 同时,DTD对LiMn2O4电极性能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