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0篇
  免费   704篇
  国内免费   2163篇
化学   4203篇
晶体学   14篇
力学   309篇
综合类   233篇
数学   330篇
物理学   177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316篇
  2013年   310篇
  2012年   244篇
  2011年   246篇
  2010年   265篇
  2009年   253篇
  2008年   569篇
  2007年   425篇
  2006年   380篇
  2005年   433篇
  2004年   388篇
  2003年   342篇
  2002年   293篇
  2001年   253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131篇
  1997年   132篇
  1996年   127篇
  1995年   122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3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基于Flory-Huggins理论,建立理论模型研究水合作用与pH调控两性离子聚合物(ZP)刷的相变行为.理论模型考虑ZP的水合作用,以及ZP刷体系中的静电作用.研究发现,在不同pH条件下,ZP刷的体积分数随着水合作的减弱而的增加.随着pH的变化,ZP刷构象随着水合性转变行为明显改变,这是由于pH调控ZP链单体带有过多的净电荷(正电荷或负电荷),致使ZP链内出现静电排斥导致ZP刷溶胀.另外,当ZP链单体呈现过多的净电荷,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ZP刷体系静电势,影响ZP刷的相变行为.通过考察体系自由能,我们还发现,ZP刷体系自由能呈现了极大值,随着pH值的变化,自由能呈现的极大值随之改变,由此表明了体系的不稳定性,进而导致ZP刷体系发生相变.  相似文献   
992.
纳米二氧化钛(TiO2)由于具有卓越的生物相容性和优异的物理性能,因此有望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且应用前景广阔.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深入地研究了金红石型TiO2纳米层(110)表面与脱氧核糖核酸(DNA)不同碱基在界面之间的吸附性能及相互作用的原子机制.通过分析结合能和功函数的计算结果发现,TiO2纳米层(110)表面对DNA碱基的吸附强度显著增强,比典型二维纳米材料的吸附强度大两倍以上.进而,通过研究电子能带结构和态密度计算结果,阐明了二者在界面之间的吸附机制,其起源于吸附体系显著降低的能级和C、N和/或O的2p轨道与费米能级附近Ti原子的3d轨道的强烈杂化.纳米TiO2为DNA传感器和测序仪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极具潜力的候选材料.  相似文献   
993.
DNA是构建纳米技术和生物传感技术新设备的良好构建体。DNA生物传感器由于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特点,近年来获得了飞速发展。研究发现,金属纳米粒子(MNPs)、碳基纳米材料等一系列纳米材料在传感器设计中提高了电化学DNA传感器的传感性能。本文侧重介绍了场效应晶体管、石墨烯、碳纳米管等新型纳米传感材料,以及基于这些材料的DNA生物传感器的最新进展,最后展望了DNA生物传感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4.
利用锌诱导小球藻,通过提取分离和纯化,获得锌结合类金属硫蛋白(MT-like蛋白)。通过透析过程,研究模拟胃、肠道消化液中MT-like蛋白对Cd2+的结合作用。结果表明,在模拟胃液中MT-like蛋白处于脱金属状态,与Cd2+的结合能力弱。而在肠消化液中,MT-like蛋白能与Cd2+结合,20 mg·L-1 MT-like蛋白与100μg·L-1 Cd2+的结合率可达46.0%。研究发现,在模拟胃、肠液中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都会降低MT-like蛋白对Cd^2+的结合能力。研究结果对进一步开发MT-like蛋白作为Cd2+的生物解毒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5.
基于在pH 3.6的HOAc-NaOAc介质中,抗坏血酸对溴酸钾、溴酚蓝、锰(Ⅱ)催化体系具有显著的活化作用,建立了测定抗坏血酸的方法。线性范围为10~125μg/25 mL,检出限为3.44×10-5g.L-1,用于药品、饮料中抗坏血酸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96.
Polystyrene (PSt) microspheres with diameter of 375 nm to be used as the seeds for seeded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were prepared via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using potassium persulfate (KPS) as initiator in ethanol-water mixed solvents. Emulsifier-free seeded emulsion copolymerization of styrene (St) with acrylonitrile (AN) was carried out in the presence of poly(ethylene glycol) monomethoxymonomethacrylate (PEGm) macromonomer as reactive stabilizer and 2,2'-azobisisobutyronitrile (AIBN) as initiator to obtain submicron-sized PEGm graft poly(styrene-coacrylonitrile) (PEGm-g-PSAN) composite particles with unique morpholog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indicated that St and AN together contributed to forming the unusual morphology. The concentration of St and AN, total monomer concentration, initiator type and the monomer adding method remarkably affected the morphology of the composite polymer particles.  相似文献   
997.
 利用静电分离器对正负电子束团在垂直方向上的相对轨道偏差进行了扫描,并用数字示波器对束流轨道的变化进行监视,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上完成了垂直方向上的束束作用偏转效应的观察与测量。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可为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改进工程(BEPCⅡ)的对撞调节提供参考依据。把束团之间相对位置偏差的测量转换为对束流偏转角度的测量是可行的,也是有效克服束流位置探测器分辨率不足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998.
应用一种反映分子局部微环境描述子--原子电性相互作用矢量(vector of atomic electronegative interaction,AEIV)和原子杂化状态指数(Atomic Hybridation State Index, AHSI)对饱和脂肪酮类化合物的55种分子中的153个13C NMR谱建模模拟,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得到定量结构波谱关系(QSSR)模型的复相关系数RMM=0.997, 标准偏差为SDMM=7.155. 采用留一法交互检验的结果是RCV=0.993,SDCV=10.195. 并随机抽出三部分分子进行检验,得到的相关系数分别是RMM1=0.996,RMM2=0.996,RMM3=0.999. 研究结果表明使用AEIV和AHSI所建模型预测能力是相当稳定的.  相似文献   
999.
高峰值功率多注速调管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峰值功率速调管因其作为高功率微波源而受到各国的重视。采用单电子注方案的高峰值功率速调管存在许多难以克服的问题,如工作电压很高,输出效率偏低,系统体积偏大等。对高峰值功率多注速调管进行了初步的研究,重点研究了S波段50 MW多注速调管的电子光学系统和高频互作用系统。研究表明,在与单注速调管相同的功率电平下,多注速调管的工作电压明显降低,输出效率明显提高,同时,这种管型也存在结构复杂、电子注聚焦和消除非工作模式困难等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以对-三氰基乙烯基-N,N-二烷基苯胺为模型化合物,开展共轭π电子体系分子内光致电子转移及电荷分离的研究。通过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探讨了这类分子的电荷分离作用以及在DMSO-H_2O中的簇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