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65篇
  免费   3762篇
  国内免费   5695篇
化学   5850篇
晶体学   141篇
力学   2690篇
综合类   531篇
数学   4183篇
物理学   10227篇
  2024年   132篇
  2023年   401篇
  2022年   452篇
  2021年   474篇
  2020年   361篇
  2019年   452篇
  2018年   354篇
  2017年   499篇
  2016年   540篇
  2015年   604篇
  2014年   1262篇
  2013年   972篇
  2012年   1084篇
  2011年   1290篇
  2010年   1192篇
  2009年   1337篇
  2008年   1858篇
  2007年   1107篇
  2006年   1038篇
  2005年   959篇
  2004年   994篇
  2003年   896篇
  2002年   719篇
  2001年   722篇
  2000年   509篇
  1999年   389篇
  1998年   354篇
  1997年   340篇
  1996年   268篇
  1995年   324篇
  1994年   290篇
  1993年   250篇
  1992年   268篇
  1991年   196篇
  1990年   229篇
  1989年   232篇
  1988年   69篇
  1987年   67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8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59年   3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3 毫秒
21.
 普朗克常数是现代物理学中最重要的物理常数之一,它成为区分宏观客体和微观客体的界限。普朗克常数的发现,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第一次表明了辐射能量的不连续性,这是现代物理学中富有革命性的事件。由于它的发现,物理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这个理论物理学的新概念导致了量子理论的建立。普朗克常数发现前经典物理面临的困难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的各分支已相当成熟,建立起了系统的理论,在应用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在和实验进一步对比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经典物理的范畴内无法解决的困难。黑体辐射19世纪末,人们用经典物理学解释黑体辐射实验时,出现了著名的所谓“紫外灾难”。  相似文献   
22.
一种利用电光效应测量微小转角的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黄研  佘卫龙 《光子学报》2006,35(1):133-137
利用线性电光效应发展出一种新的、高准确度的微小转角测量法.根据W.L. She等人提出的线性电光效应耦合波理论,求得出射光强与入射光强比值(即出射率)对入射光方向的依赖曲线,利用该曲线,通过测量出射率可以确定入射光的方向.并根据此原理,设计了一套简单的装置,该装置可以测量出物体微小转角的变化量,同时测量范围及准确度都可通过外加电场和入射光波长加以调节.对此微小转角测量法作了理论分析,在LiNbO3器件上,得到测量范围大于3′,准确度为3.5″的设计结果.  相似文献   
23.
卢道明 《中国物理 C》2006,30(7):603-605
根据Pegg-Barnett位相定义, 计算了一种新的奇偶非线性相干态的位相概率分布函数, 利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它们的位相统计性质. 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新的奇偶非线性相干态的位相特性与通常奇偶相干态的位相特性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24.
Au/SiO2纳米多层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质表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多靶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Au/SiO2纳米颗粒分散氧化物多层复合薄膜.研究了在保持Au单层颗粒膜沉积时间一定时薄膜厚度一定、变化SiO2的沉积时间及SiO2的沉积时间一定而改变薄膜厚度时,多层薄膜在薄膜厚度方向的微观结构对吸收光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具有纳米层状结构的Au/SiO2多层薄膜在560nm波长附近有明显的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峰,吸收峰的强度随Au颗粒的浓度增加而增强,在Au颗粒浓度相同的情况下,复合薄膜光学吸收强度随薄膜厚度的增加而增强.但当金属颗粒的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金属颗粒相互接触,没有观察到纳米层状结构,薄膜不显示共振吸收峰特征.用修正后的M-G(Maxwell-Garnett)理论对吸收光谱进行了模拟,得到了与实验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25.
 很久以来,人们对光就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研究。光的本性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长久以来困扰了很多有智之士。光的波动说笛卡儿(R.Descartes,1596~1650)就光的本性问题,在1637年提出两种假说。一种假说认为,光是类似于微粒的一种物质;另一种假说认为光是一种以“以太”为媒质的压力。虽然笛卡儿更强调媒介对光的影响和作用,但他的这两种假说为17世纪的微粒说和波动说的争论埋下了伏笔。17世纪中期,意大利的格里马第(F.Grimaldi,1618~1663)首先注意到衍射现象,这是光的波动理论的萌芽。  相似文献   
26.
我们研究一维自旋1/2链中的非近邻相互作用的影响。和近邻相互作用相比,非近邻的相互作用强度一般会较弱,因而在以前的许多方案中,这种长程的相互作用被忽略了。本文首先估计由被忽略的非近邻相互作用所引起的量子逻辑门的误差。我们得到的结果是,这项误差不仅和非近邻相互作用的强度有关,更依赖于一维自旋链所包含的粒子数,忽略非近邻相互作用有可能会对可集成量子计算造成影响。我们进一步研究如何消除或者压缩这种长程的相互作用所造成的影响。我们提出了一个量子计算方案。在这种方案中,次近邻的相互作用的影响被完全消除,从而我们可以使量子逻辑门的精度得以提高。我们也讨论了这种方案在超导量子计算体系里面的物理实现问题。  相似文献   
27.
猜想是对所要研究的问题依据已有材料、条件和知识,进行实验、观察、分析、比较、联想、类比、归纳、推理等,作出符合一定的经验与事实的推测性想象的思维方法.牛顿指出:“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猜想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猜想也是数学发展的动力,数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往往起源于立意深邃的猜想,正是无数数学家们的猜想,数学科学才发展到当今的现代数学。由于猜想可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合情推理能力,更能体现高考的选拔功能,因此近几年猜想题倍受高考命题老师的亲睐,成为高考数学题的一个新亮点.本文试对这类题型及解法作一综述,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
史彭  王占民 《物理实验》2002,22(2):21-22,28
论述了有效自由度的计算方法及有效自由度量值在分析测量结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9.
Recently, research on left-handed materials (LHMs) has attract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s. The LHMs are a kind of metameterial which have negative permittivity and negative permeability, which lead to negative refractive index in a frequency range. The LHMs that have been available so far are in the microwave range and are usually composed of classical particles, such as split-ring resonators. Some quantum phenomena such as spontaneous emission of atoms in the LHMs which are considered to be 'classical background' have also been investigated. Many potential applications of LHMs have been proposed, such as superlenses which, in principle, can achieve arbitrary subwavelength resolution.  相似文献   
30.
We calculate the binding energies of Ni, Cu, Xe, Cs, Pt, Au, Np, Pu isotope chains using two interaction parameter sets NL-3 and NL-Z, and compared the relative errors of the even-even nuclei with those of odd-even nuclei and odd-odd nuclei. We find that the errors of binding energy of odd-even and odd-odd nuclei are not bigger than the one of even-even nuclei. The result shows that comparing with even-even nuclei, there is no systematic error and approximation in the calculations of the binding energy of odd-even and odd-odd nuclei with relativistic mean-field theory. In addition, the result is explained theoretical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