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化学   33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5篇
物理学   3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纸面上的圆珠笔迹,因其颜色深、纸面反射率低等诸多原因,在FTIR显微镜上用反射方式直接对其检测效果很差。在FTIR显微镜上加用ATR物镜,利用物镜与纸面笔迹接触的ATR检测原理,得到了圆珠笔迹和纸纤维的混合红外光谱,扣除纸纤维的红外光谱,使用差谱法得到圆珠笔迹的红外光谱,谱图中的3个强吸收峰分别是1 581,1 361和1 172 cm-1,这些峰都来源于三苯甲烷类染料,另外1 724 cm-1的羰基吸收来自于圆珠笔油墨中油剂类的醇酸树脂,使用3D-Mapping软件显示了1 581 cm-1在纸面上的强度分布。这种检测方式既得到了清晰的红外光谱图,提供了丰富的笔迹信息,又保护了被检样品的原始性。  相似文献   
62.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对不同产地、不同牌号及同一牌号不同型号的122种黑色签字笔字迹进行了种类鉴别.以乙腈一水以体积比60比40作为提取剂,分别对122种黑色签字笔字迹进行了提取,根据提取效果的不同,分为可溶(63种)和不可溶(59种)两大类.然后对黑色签字笔字迹进行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定,根据红外光谱图中特征峰数目的不同,吸收峰的峰位及峰面积比或峰高比的异同进一步进行区分,从而达到对黑色签字笔字迹油墨进行种类鉴别.对红外光谱测定的有关因素如:与溴化钾混合及压片的试样制备,写有字迹纸张的质量,以及不同波长及时间的紫外光照等也作了试验.  相似文献   
63.
波谱多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分析方法的基点是单点数据(标量),如某一物理或化学的信号与分析体系中待测物质浓度存在一对应数量关系,分析工作者即可借此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现代分析化学的特征之一,是各种新型波谱分析仪器的应用。这类仪器以“谱”的形式提供分析讯号,构  相似文献   
64.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黑色签字笔墨迹的种类和形成时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用反相离子对色谱法鉴定黑色签字笔墨迹种类及形成时间的研究进行了探讨。实验中,分析黑色签字笔墨迹中有色成分的流动相为V(甲醇)∶V(水)=60∶40含四丁基氢氧化铵、检测波长为580 nm。并对49种不同产地、不同牌号的黑色签字笔墨迹进行了种类分析。依据色谱图中色谱峰的数目、保留时间、峰形等数据,将其分为8大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黑色签字笔墨迹中各种染料成分相对含量随形成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反相离子对色谱法是一种鉴定黑色签字笔墨迹种类及形成时间异同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65.
以黑色中性笔字迹为研究对象,共收集10个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样本56份,结合化学计量学的方法对黑色字迹样本的显微红外谱图和显微分光谱图进行处理.对显微红外谱图进行聚类分析和相似度比较,以区分不同成分的字迹;利用聚类分析,可将56份样本中的47份按成分不同分为6大类;利用相似度的概念,可对谱图的差异性进行量化;显微分光谱图主要进行色差计算,以区分不同色度的字迹;利用色差计算公式,计算两样品间的色差,共得1 596份色差数据,色差小于1的数据为31份,占全部比对样品的1.9%;将显微红外和显微分光分析结果进一步结合比对,可发现红外谱图聚为一类的样本之间有较大的色差,而色差很小的样本其红外谱图有较大差异,从而可将56份黑色字迹区分,为字迹的鉴定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66.
彭俊 《化学教育》2009,30(11):75-76
对电解浓氯化铜溶液时,阴极出现"黑色"现象的原因做了初步的探究,得出其"黑色"并非是由微小铜粒产生的,而是生成的亚铜离子与溶液中的铜离子和氯离子形成的络离子所致.  相似文献   
67.
签字笔墨迹的光老化及书写时间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日光和紫外光对黑色签字笔字迹样本进行了光老化处理,通过区带毛细管电泳法分析了签字笔字迹墨水提取液,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记录了190~600 nm波长范围内的物质吸收峰,用电泳图中不同波长不同迁移时间的电泳峰面积之比对老化时间作图,得出了墨水中不同染料间含量的相对变化关系相对于老化时间的变化规律。同时也对自然老化的签字笔样品随书写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8.
朱孝斌 《化学教育》2007,28(1):29-29,33
详细记录了在“钠”一节的课堂教学中,当演示实验出现异常现象时,作者未按预设轨道进行常规教学,而是和学生共同探究,最终得出钠在空气中燃烧,不仅与氧气反应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而且也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黑色的碳和白色的碳酸钠。  相似文献   
69.
二氧化钛是最重要的光电半导体材料之一, 纳米二氧化钛作为最重要的光催化剂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是无法吸收可见光而导致太阳能利用效率低下. 拓展二氧化钛的光谱响应范围是提高其太阳能利用效率的关键. 最近发展的可以有效吸收可见光的黑色二氧化钛受到广泛关注, 我们针对黑色纳米二氧化钛材料展开了一系列工作, 发展出多种黑色二氧化钛材料的制备方法, 获得了太阳能高吸收、 高效光催化的材料. 本文综合了我们的部分研究工作, 概述了所制备黑色纳米二氧化钛的物化性质、 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并提出了该材料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0.
提出一种结合分层聚类和判别分析对笔迹成分进行分类检验的方法。利用激光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仪对收集的市面上常见的130支黑色签字笔笔迹样本进行检测。对测量数据进行Savitzky-Golay卷积平滑和Z-score标准化处理,利用组间连接法、组内连接法和离差平方和法三种分层聚类方法对数据进行分类,将三种聚类方法所得分类结果作为判别依据进行判别分析,检验聚类方法的正确率。结合聚类树状图与正确率,最终选择在分类数为4时原始分类结果正确率为100%、留一交叉验证分类结果正确率为98.5%的离差平方和法,提出了适用于黑色签字笔笔迹拉曼光谱数据的分层聚类方法和判别验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